張增社
【摘 ? 要】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要借助閱讀帶動整體基礎知識的學習,落實核心素養(yǎng)觀之中關于“閱讀帶動整體基礎知識學習、合作交流帶動語言思維創(chuàng)新發(fā)展、深入挖掘形成審美與文化的傳承”的教育格局,適時改變教學思想,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重要目標來開展課堂教學。本文針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的開展方向進行了探索,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應用做三點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重視“培育學生關鍵能力”,具體在小學語文學科上,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要重視語言基礎知識教育、語言思維發(fā)展培育、重視學生審美能力以及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教育等。在這個基本思想下,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活動的設置,下文就針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的開展方向進行了探索。
一、閱讀帶動整體基礎知識的學習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高年級閱讀要借助閱讀帶動整體基礎知識的學習,落實核心素養(yǎng)觀之中關于基礎知識的教育要求。首先,教師要明確教給學生隨文識字、識詞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給生字標注讀音和意思,并且在書頁的旁邊寫下聯(lián)系上下文對詞語的解釋;其次,教師要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基礎知識的自主拓展學習,所謂自主拓展就是要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根據(jù)文章中的生字詞等進行拓展學習,可以記錄在筆記本上。例如,六年級下冊的《十六年前的回憶》在隨文識字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滿臉橫肉”這個詞,然后就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在筆記本上進行詞語感情色彩(貶義詞)的標注,然后進行造句仿寫,形成活學活用。另外,閱讀要帶動寫作背景等基礎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感覺疑惑,所以教師就要發(fā)給學生導學案,讓學生了解這個時期的時代背景,并且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了解李大釗的人物經(jīng)歷,實現(xiàn)對文學背后歷史學、社會學的基礎知識的拓展與鋪墊。
二、合作交流帶動語言思維創(chuàng)新發(fā)展
學生在小學階段正式開始系統(tǒng)的語文學習,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并逐漸培養(yǎng)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因此基于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要在合作交流中帶動語言思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對課文結構進行分析,理清課文的基本線索,線索清晰了才能夠進行深度學習。還是以《十六年前的回憶》閱讀教學為例,首先,教師組織學生合作討論:文章圍繞“回憶”可以分成幾個部分?這樣,學生就會整理出“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三部分。其次,教師要針對重點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合作交流。例如,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三個時間段內(nèi)父親的主要對話、表情態(tài)度等可以形成表格,在表格對比之中,觀察父親的品質(zhì)與態(tài)度。最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側面分析,組織學生交流探索“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三個時間段內(nèi)母親、法官、憲兵等次要人物的表情態(tài)度都體現(xiàn)出了哪些行為與思想??傊?,教師要通過合作學習來組織學生從文章結構出發(fā),進行人物分析、情境分析或者是景色描繪特點的分析,在這樣全面的合作交流探索下,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將會更為透徹,能夠從線索出發(fā),分別從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進行分析,提升了文學思維的全面發(fā)展。
三、深入挖掘形成審美與文化的傳承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要深入挖掘閱讀材料,形成審美與文化的傳承教育格局。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文學作品之中處處有美,包括語言美、人性美和技巧美。例如,在學習了《草原》之后,學生很容易理解文章的語言美、文字美;學習了《那個星期天》之后,學生很容易理解人性之中的母子情深;學習了《魯濱遜漂流記》之后,會理解原來簡單的日記形式也是一種寫作技巧。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這種文學美背后的文化傳承,例如在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的《那個星期天》的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回憶自己童年失望、期盼的感受,然后體驗文中“媽媽”的辛苦與看到“兒子落淚”后的表現(xiàn),感受母親的不容易與濃厚的愛。進而進行文學拓展,請學生思考關于母子之愛的文學作品有哪些,有深刻印象的來說一說情節(jié)。在這樣的深度拓展下,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母愛的歌頌有了深刻的體會??傊?,從書上的字里行間汲取所學的知識,從文中的只言片語中領會深意,閱讀的習慣將會陪伴學生的一生,尤其是在學習一門語言時,閱讀審美與文化傳承顯得更為重要。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要形成“閱讀帶動整體基礎知識的學習、合作交流帶動語言思維創(chuàng)新發(fā)展、深入挖掘形成審美與文化的傳承”的教育格局,適時改變教學思想,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重要目標來開展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陳世嬌.最新小學語文高效閱讀課堂教學探究[J].學苑教育,2020(06).
[2]于化吉.變“閱讀”為“悅讀”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讀寫算,2020(11).
[3]王玉玫.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學苑教育,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