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朵
摘要: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復習課上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而且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理清理論內容的前因后果。思維導圖式教學彌補了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不足,不僅使學生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更加積極活躍,同時也能使學生們更加牢固地掌握小學語文復習階段的知識點。鑒于小學語文的基礎特性,打好穩(wěn)固的基礎知識復習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復習指導工作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復習階段
一、引言
在嚴格意義上,思維導圖屬于一種思維運轉的輔助工具,同時也是拆分相關理論系統(tǒng)的一種手段。通過該種思維工具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習者在思維上具有較為明確的系統(tǒng)分類,有助于理解與記憶。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上,思維導圖的應用還相對缺乏系統(tǒng)性的指導,為確保該種方法能夠在學生的學習與復習活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現(xiàn)階段需要對其制定相關方面的實施策略。
二、設計思維導圖的相關原則
根據(jù)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平均認知水平,在思維導圖的設計工作中,需要以此進行有效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從思維導圖的理論劃分、重點闡述內容、思維遞進模式等方面具有較好理解。[1]一般情況下,設計思維導圖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即:
第一,突出核心部分。小學語文的學科知識體系中都具有較為明顯核心部分,根據(jù)課文類型的不同、中心思想的不同,思維導圖的核心設計需要進行相應的制定,通過簡短的文字描述,使課文突出核心內容。
第二,模塊劃分明確。思維導圖在知識模塊的劃分工作中,需要確保其有序性,并且能夠層次分明進行理論內容的闡釋,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思維上的遞進關系進行理論內容方面的理解。
第三,尊重學生的思維特性。思維導圖具有強烈的個人思維特點,在前期的教學指導工作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構建上的示范,在后續(xù)的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導圖方面的構建。
三、相關教學思路與策略
(一)合理設置總結類演繹思維導圖
總結演繹類的思維導主要針對文章材料的內容結構與中心思想,通過演繹思維的應用,對閱讀材料的發(fā)展與思想演變進行解構,最終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使學生進行理解。在應用該類型的思維導圖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演繹發(fā)散思維的應用,即根據(jù)文章內容的分支或者情節(jié)的發(fā)展進行部分章節(jié)內容的總結,由此在一定程度幫助學生理清課程文章的寫作特點、結構特點與核心思想等。思維導圖的運用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學習思維,從而在復習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較好的記憶與邏輯思維。[1]
在該思維導圖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學生提出時間、地點、人物與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方面的設計要求,如圖1所示。
在通過閱讀材料多角度的理論區(qū)分,使學生能夠有效認識文章內容的主體思想。比如,在《爬天都峰》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起因、經過與結果等要素,使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劃分,并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展示,同時在此基礎上加入“事件”、“敘述方法”等方面的思維模塊,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拆分文章的層次結構,由此幫助學生建立較好的文章閱讀習慣,以及思維導圖較好的應用模式。
(二)內容分層并加強推進式記憶思維導圖的應用
中段復習課程的設置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在總結教材章節(jié)內容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梳理,加深自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該階段也是實施思維導圖教學的關鍵節(jié)點。小學語文主要從音標開始進行教學,其次逐步深入文字語言的應用、古典詩詞翻譯、閱讀理解以及作文等方面教學。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理論方面的應用具有較大差異,教師在進行不同章節(jié)的理論內容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理論內容的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在應用過程中可結合圖形記憶方式使學生能夠建立良好的記憶模式。課程內容的展開主要通過范文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在結合課文的基礎上進行陌生詞匯、語句以及課外閱讀文章方面的學習,該過程對于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而言,該過程較難以對課程理論進行明確分類,從而造成理解與應用上苦難。因此,教師在該方面的教學工作中,需要結合思維導圖的內容劃分特點以及思維遞進上的關系,使學生能夠在明確的課程內容體系中,逐步加深對課程理論內容的理解。在該種思維導圖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遞進+發(fā)散”方面的思維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在環(huán)節(jié)的思維導圖設計上,具有較為嚴謹?shù)乃季S遞進模式。[2]
在學生的指導工作中,教師可選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作為指導,即該文章中周恩來總理是一個什么人物形象,經過了或者發(fā)生了什么事,使其發(fā)生了轉變,最后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與文章表現(xiàn)形式等。
結語:
綜上,小學中段復習課程的教學指導工作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指導工作中,一方面需要結合思維導圖的類型,另一方面需要結合教材內容的實際情況,使二者能夠進行良好結合。
參考文獻:
[1]朱柯珂.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252.
[2]曾麗珠.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中旬刊),2017
青海省西寧市勞動路小學 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