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武
一、指導思想:
為了落實音樂課程標準中樂器進課堂的要求,將葫蘆絲引入學生課堂,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學習一件簡單的樂器。學生們在學習葫蘆絲的過程中,能夠了解葫蘆絲這種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民族樂器,提高審美情趣,產(chǎn)生美感享受,陶冶情操。
二、學情分析:
本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本節(jié)課的授課班級是七年級,他們從六年級就開始學習葫蘆絲,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葫蘆絲吹奏指法,但是學生音樂素養(yǎng)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還需要對不同的樂曲多練習。葫蘆絲在演奏時對氣息、演奏技巧都有嚴格的要求,演奏技巧練習能讓學生對葫蘆絲產(chǎn)生更多的學習興趣,不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但技巧練習跟氣息和手指靈活度有很大關系,操練起來困難較大,所以要對氣息、手指、演奏技巧多加練習。
三、教學內(nèi)容:
1.葫蘆絲演奏技巧練習——虛指顫音和腹顫音練習。
2.學習葫蘆絲樂曲《望春風》。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葫蘆絲演奏,使學生了解葫蘆絲這種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民族樂器,提高審美情趣,產(chǎn)生美感享受,陶冶情操,傳承民族樂器演奏技巧、弘揚民族文化。
2.過程與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采用音階的長音、吐音練習,提高學生的氣息控制能力和演奏能力。通過聆聽教師示范演奏、學生視唱旋律、視奏等手段,學會葫蘆絲獨奏曲《望春風》。
3.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虛指顫音和腹顫音的演奏技巧,并能在演奏樂曲中應用。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葫蘆絲氣息練習,學習葫蘆絲樂曲《望春風》
難點:葫蘆絲技巧練習“虛指顫音和腹顫音練習”。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示范演奏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葫蘆絲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導入本課,并請學生說出聽后的感受。
2.課前練習:
A.音階的長音練習:長音是葫蘆絲演奏最基本的練習,練習好長音能使氣息更穩(wěn)定、提高氣息的控制能力,也可以練習學生對音階的熟練程度,從而為演奏奠定基礎。
5- - -|6- - -|7- - -|1- - -|2- - -|3- - -|4- - -|5- - -|6- - -|
5- - -|4- - -|3- - -|2- - -|1- - -|7- - -|6- - -|5- - -||
B.吐音練習:吐音練習可以練習舌頭的靈活性,從而為演奏快速的曲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1)5- 6-|7- 1-|2- 3-|4- 5-|6- 5-|4- 3-|2- 1-|7- 6-|5---||
2)55 66|77 11|22 33|44 55|66 55|44 33|22 11|77 66|55 55||
3)55 55|66 66|77 77|11 11|22 22|33 33|44 44|55 55|66 66|
66 66|55 55|44 44|33 33|22 22|11 11|77 77|66 66|55 55||
C.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3.講授葫蘆絲演奏技巧“虛指顫音和腹顫音”。
a.教師講解葫蘆絲演奏技巧“虛指顫音和腹顫音”的演奏方法。
b.教師示范葫蘆絲演奏技巧“虛指顫音和腹顫音”。
c.教師指導學生練習葫蘆絲演奏技巧“虛指顫音和腹顫音”。
4.練習曲:通過練習曲來練習葫蘆絲演奏技巧“虛指顫音和腹顫音”。
a.虛指顫音練習曲
5- - -|5- - -|3- - -|3- - -|2- - -|2- - -|1- - -|1- - -|
3- - -|3- - -|6- - -|6- - -|2- - -|2- - -|1- - -|1- - -|
b.腹顫音練習曲
1 - 2 - |1 - 3 - |5 - 6 - |5 - - - |2 - 3 - |2 - 6 - |
1 - 2 - |3 - - - |3 - 2 - |3 - 6 - |5 - 2 - |3 - - - |
5 - 7 - |2 - 5 - |6 - 1 - |6 - - - |6 - 1 - |6 - 3 - |
2 - 6 - |1 - - - ||
5.學習葫蘆絲獨奏曲《望春風》
a.教師做示范演奏《望春風》。
b.教師指導學生在這首樂曲中如何使用“虛指顫音或腹顫音”。
c.教師彈琴,學生視唱樂譜、視奏。
d.學生分組練習,教師指導。
e.教師彈琴,學生演奏全曲。
6.學生通過自學,分組進行展示。
7.拓展:
1)授課教師用薩克斯吹奏《望春風》,讓學生感受西洋樂器與民族樂器在演奏同一首曲目時有什么不同的風格特點。
2)教師拓展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的相關知識。
七、總結:(略)
鶴崗市第二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