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宋曉娟,李海燕,王娟,葉敏強
(江蘇省連云港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江蘇 連云港 222001)
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是對流層臭氧生成的重要前體物[1-3],為理清臭氧生成潛勢較高的VOCs物種,掌握其濃度水平和變化規(guī)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自2018年開始在重點地區(qū)實施VOCs監(jiān)測工作,之后通過每年的例行監(jiān)測、加密監(jiān)測和自動監(jiān)測,構建并逐步完善了全國光化學監(jiān)測網(wǎng)。2020年7月,江蘇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印發(fā)了《全省揮發(fā)性有機物強化監(jiān)測方案》,強調要嚴格落實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措施,切實提升數(shù)據(jù)質量。因此,探索準確、高效的VOCs分析方法,保障VOCs監(jiān)測結果的可靠性,是精準決策的重要依據(jù)。
由于環(huán)境空氣中VOCs物種較多,不同物種對應的最佳分析方法往往不同,一般分為3個類別:(1)乙烷、乙烯、乙炔等沸點很低的低碳類物種,經蘇瑪罐采樣濃縮后,通過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GC-FID)進行分析[4];(2)13種醛酮類,經2,4-二硝基苯肼(DNPH)小柱吸附,解吸后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分析[5-7];(3)其余物種,經蘇瑪罐采樣濃縮后,通過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進行分析[8-9]。這些方法雖然定量準確,但費時費力,采樣煩瑣,對儀器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現(xiàn)利用罐采樣-低溫濃縮-氣相色譜-質譜法實現(xiàn)在低溫下開啟程序升溫,對低碳類物質具有較強的保留作用,很好地解決了低碳物質的分析難點。同時,對12種醛酮類化合物(甲醛除外)能夠獲得比傳統(tǒng)方法更低的檢出限,一次進樣可實現(xiàn)116種VOCs的分析,且無須安裝中心切割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等配件,節(jié)省人力、物力,但甲醛的分析方法還須進一步完善。
1.1.1 儀器
7890B-5977A型氣相色譜-質譜儀(配冷柱箱,美國Agilent公司);AB-1MS型色譜柱(60 m×0.32 mm×1.0 μm,美國Abel公司);7200型大氣預濃縮儀(美國Entech公司);4600A型氣體稀釋儀(美國Entech公司);3100A型清罐儀(美國Entech公司);CS1200ES4恒流量采樣器(美國Entech公司);硅烷化蘇瑪罐(6L,美國Restek公司)。
1.1.2 試劑
外標標準氣體:70種VOCs[57種臭氧前體物(PAMS)和13種醛酮類,1.0×10-6,1 L,美國Linde公司];65種美國環(huán)保署(EPA)有毒物質(TO)系列(TO-15)(1.0×10-6,1 L,美國Linde公司)。內標標準氣體:溴氯甲烷、1,4-二氟苯、氯苯-d5、對溴氟苯(1.0×10-6,1 L,美國Linde公司)。輔助氣體:高純氮氣、高純氦氣(純度>99.999%,南京特種氣體廠股份有限公司)。
1.2.1 預濃縮儀條件
取樣體積400 mL,冷阱除水(CTD)濃縮模式。
一級冷阱:除水溫度-40 ℃,解吸溫度10 ℃,烘烤溫度150 ℃,烘烤時間15 min。
二級冷阱:捕集溫度-100 ℃,除二氧化碳(CO2)溫度-50 ℃,解吸溫度220 ℃,烘烤溫度220 ℃,烘烤時間15 min。
三級冷阱:聚焦溫度-175 ℃,解吸時間2.5 min。
1.2.2 氣相色譜儀條件
進樣口溫度:220 ℃;載氣流量:1.5 mL/min;分流比:20∶1;程序升溫:-35 ℃(保持4 min),以8 ℃/min升到50 ℃(保持1 min),再以5 ℃/min升到120 ℃(保持2 min),最后以8 ℃/min升到200 ℃(保持3 min)。
1.2.3 質譜儀條件
離子源:電子轟擊惰性離子源;離子源溫度:230 ℃;四極桿溫度:150 ℃;傳輸線溫度:250 ℃;調諧方式:全氟三丁胺自動調諧;儀器性能檢查:BFB調諧;溶劑延遲:3 min;掃描方式:分段全掃描,3~4.9 min掃描范圍為23.5~27.5 u,4.9~44 min 掃描范圍為28.5~270 u。
1.3.1 標氣配制
配制標準使用氣:通過氣體稀釋儀將70種VOCs和65種TO-15用高純氮氣混合稀釋成10.0×10-9和20.0×10-9兩個體積分數(shù)的氣體,分別充入2個蘇瑪罐中。將內標標準氣體稀釋成體積分數(shù)為100×10-9的氣體,充入1個蘇瑪罐中。
樣品進樣體積設為400 mL,當內標氣體進樣體積為400 mL時,對應體積分數(shù)為蘇瑪罐內氣體本身體積分數(shù)(100 ×10-9),而內標實際進樣體積為20 mL,相當于通過減小進樣量對內標進行了稀釋,稀釋后內標體積分數(shù)為5.0×10-9;外標氣體進樣體積分別為:20 mL(10.0×10-9),40 mL(10.0×10-9),40 mL(20.0×10-9),100 mL(20.0×10-9),150 mL(20.0×10-9),200 mL(20.0×10-9),同理,通過體積換算,得到外標標氣的體積分數(shù)系列分別為:0.50×10-9,1.00×10-9,2.00×10-9,5.00×10-9,7.50×10-9,10.0×10-9。
1.3.2 樣品采集與分析
罐清洗:采集環(huán)境空氣的蘇瑪罐不能與廢氣混用,一般加熱清洗6個循環(huán),抽真空至6.67 Pa以下,每清洗20個隨機抽取一個做空白檢驗。清洗后的蘇瑪罐可于室溫下存放20 d,采樣前測量罐壓力,若真空低于-101 346 Pa則不能使用,并對蘇瑪罐進行密閉性檢查。
采樣:恒流量采樣器在使用前應進行流量校準,采集一段時間的平均樣品后,蘇瑪罐應留有一定的真空度,罐壓一般為-16 891~6 756 Pa,否則重新校準采樣流量??諝鈽悠芬话?0 d內分析完畢。
分析:預濃縮儀內標接口接內標標準使用氣,外標接口接PAMS和TO-15混合標準使用氣,1號進樣位接空白罐(高純氮氣,99 974 Pa),采集樣品接至自動進樣器。通過保留時間和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譜圖檢索進行定性,內標法進行定量。
1.4.1 空白樣
實驗室空白和全程序空白目標物濃度均應低于方法測定下限,否則應從罐空白、氣體稀釋儀、預濃縮系統(tǒng)、氣質聯(lián)用儀等方面查找原因。
1.4.2 平行樣
實驗室平行樣:每10個樣品或每批次(<10個樣品/批)分析一個平行樣,目標物的相對偏差應≤30.0%。
現(xiàn)場平行樣:常規(guī)監(jiān)測期間,每月采1個現(xiàn)場平行樣;加密監(jiān)測期間,每批次采1個現(xiàn)場平行樣。目標物的相對偏差應≤30.0%。
1.4.3 校準曲線
校準曲線:至少使用2個濃度點的標準使用氣,通過改變進樣體積繪制校準曲線,校準曲線至少有5個濃度點,目標物相對響應因子的相對標準偏差(RSD)應≤30.0%。
連續(xù)校準:每24 h分析一次校準曲線的中間濃度點或低濃度點,測定結果與初始濃度值的相對偏差應≤30.0%。
1.4.4 內標穩(wěn)定性
樣品內標的保留時間與最近繪制校準曲線中內標的保留時間偏差應≤20 s,定量離子峰面積變化為60%~140%。
2.1.1 預濃縮條件優(yōu)化
在三級冷阱預濃縮中,一級冷凝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樣品中的水汽,二級冷凝主要去除CO2的干擾,三級冷凝主要對目標物進行濃縮。其中,三級冷凝的聚焦溫度對目標物的響應影響較為明顯。在一級和二級冷凝優(yōu)化好的基礎上,開展條件實驗,對三級冷凝的聚焦溫度進行了優(yōu)化。
聚焦溫度分為以下幾種:-100,-120,-140,-150,-160,-170,-175和-180 ℃。由于低碳物質更難冷凝,因此主要對低碳物質的聚焦溫度進行了優(yōu)化,現(xiàn)以乙烷、乙烯、乙炔、丙烯和丙烷5種物質(5×10-9)為例,繪制響應值的變化趨勢(圖1)。由圖1可見,-100 ℃時任何VOCs都不能被冷凝。隨著溫度繼續(xù)降低,丙烯和丙烷逐漸出現(xiàn)響應信號,乙炔大約要降至-150 ℃才有穩(wěn)定的響應信號,乙烯和乙烷最難冷凝,至少到-160 ℃才會有穩(wěn)定信號。為切實保證所有組分均獲得最大程度的聚焦,最終將聚焦溫度設為-175 ℃,溫度繼續(xù)降低,組分的響應變化不大,但對液氮的消耗更高。
圖1 三級冷凝聚焦溫度對VOCs響應值的影響
2.1.2 氣相色譜-質譜條件優(yōu)化
氣相色譜法分析VOCs通常以35~40 ℃為起點開啟程序升溫,如《環(huán)境空氣 揮發(fā)性有機物的測定 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59—2015)中推薦的條件為:35 ℃(保持5 min),以5 ℃/ min升溫至150 ℃(保持7 min),以10 ℃/ min升溫至200 ℃(保持4 min)[10]。該方法可以實現(xiàn)大部分VOCs的測定,但乙烷、乙烯和乙炔3種物質沸點很低,常規(guī)的升溫程序無法在柱頭保留,不能出峰。
現(xiàn)利用冷柱箱以<0 ℃的低溫開啟程序升溫,根據(jù)3種物質的峰形及響應值變化,不斷優(yōu)化得到最佳程序升溫的起點為-35 ℃。即升溫程序為:-35 ℃(保持4 min),以8 ℃/ min升溫至25 ℃(保持0 min),以5 ℃/ min升溫至120 ℃(保持0 min),以8 ℃/ min升溫至20 ℃(保持3 min)。根據(jù)程序升溫的優(yōu)化結果,對116種VOCs標準氣體(5.00 ×10-9)進行分段全掃描,標準總離子流圖見圖2(序號對應的物質名稱見表1)。
圖2 116種VOCs的標準總離子流圖
由圖2可見,116種組分峰形良好(其中48,61,88和98為內標物質),在全掃描模式下,目標物的質譜圖與NIST譜庫進行比較,離子碎片數(shù)和相對豐度基本一致,匹配度均>90%,能夠保證定性準確和定量可靠。
2.2.1 校準曲線
根據(jù)1.3.1所述標準系列,由低濃度至高濃度進行測定,以目標物濃度與內標物濃度之比為橫坐標,目標物響應值與內標物響應值之比為縱坐標,繪制了116種VOCs的6點校準曲線。采用響應因子均值法進行線性擬合,線性方程見表1,116種VOCs相對響應因子的相對標準偏差(RSD)為4.4%~23.7%,均符合質控要求。
2.2.2 檢出限
根據(jù)《環(huán)境監(jiān)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HJ 168—2020),對本方法的檢出限進行了測定。將5.0 ×10-9標準氣體進樣20 mL(當樣品進樣體積為40 mL時,相當于體積分數(shù)為0.25×10-9),連續(xù)進行7次測定,根據(jù)以下公式計算方法檢出限,并以4倍檢出限作為測定下限。
MDL=t(n-1,0.99)×S
式中:MDL——方法檢出限;t(n-1,0.99)——自由度為n-1,置信度為99%時的t分布,當n=7時,t(n-1,0.99)=3.143;S——n次平行測定的標準偏差。
由表1可知,116種VOCs的檢出限為0.03×10-9~0.10×10-9,均≤0.10×10-9。其中12種醛酮類(乙醛、丙醛、丙烯醛、丁醛、丁烯醛、丙酮、2-丁酮、甲基丙烯醛、戊醛、己醛、苯甲醛、間甲基苯甲醛)的檢出限均低于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檢出限[5]。
2.2.3 精密度和加標回收率
為評價方法的穩(wěn)定性,將10.0×10-9標準氣體進樣40 mL(當樣品進樣體積為400 mL時,相當于體積分數(shù)為1.0×10-9),日內重復進行7次測定,并且連續(xù)7日進行測定,分別計算該方法的日內精密度和日間精密度。由表1可知,116種VOCs日內響應值的RSD為3.0%~19.6%,日間響應值的RSD為1.5%~26.8%,即方法的穩(wěn)定性符合質控要求。
將樣品罐連接至自動進樣器,進樣體積為400 mL,先檢測樣品濃度,然后在2號位連接VOCs混合標氣(10×10-9),與樣品罐同時進樣,標氣罐與樣品罐進樣體積分別為40 mL和400 mL,相當于樣品加標量為1×10-9,由此計算目標物的加標回收率。由表1可知,116種物質的加標回收率為72.0%~118.0%,符合質控要求。
用蘇瑪罐采集連云港市某區(qū)域的空氣樣品,連續(xù)采樣24 h,根據(jù)上述方法,進樣400 mL進行分析,總離子流圖見圖3(序號對應的物質名稱見表1)。由圖3可見,在前處理條件和儀器參數(shù)下,環(huán)境空氣樣品無水和CO2的干擾,VOCs物種出峰清晰,能夠準確定量。定量結果表明,116種VOCs中共檢出47種,總體積分數(shù)為26.2 ×10-9,范圍為0.03×10-9~5.12 ×10-9,其中,乙醛、丙酮、丙烷、乙烷、氯甲烷、乙烯、正丁烷等VOCs物種的體積分數(shù)均>1.0 ×10-9。
表1 116種VOCs的測定方法參數(shù)
續(xù) 表
續(xù) 表
建立了一種利用蘇瑪罐采樣,低溫濃縮-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進樣分析環(huán)境空氣VOCs的方法。通過條件優(yōu)化,以-35 ℃的初始柱溫成功保留住低碳組分,實現(xiàn)了用一根色譜柱同時分離116種VOCs組分。實驗結果表明,用內標法定量其線性良好,相對響應因子的RSD均<30%。精密度和加標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能夠保證方法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116種VOCs的檢出限均≤0.10×10-9,能夠滿足環(huán)境空氣的監(jiān)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