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玨
有些人不看藥品說明書吃藥,以為藥品說明書是為醫(yī)生準備的,為了省事兒,“一把藥一起吃”者大有人在。其實,藥品說明書除了寫明用藥劑量和服藥次數(shù),還會注明最佳用藥時間。只有吃對劑量,選對服藥時間,才能保障藥品充分發(fā)揮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不能擅自縮短服藥時間或不規(guī)律地服藥,以免藥物濃度過高引起藥物中毒或副作用太強,或濃度過低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1.晨服:指早晨起床后早餐前1小時服藥。常見的藥物有甲狀腺激素藥(左甲狀腺素鈉),抗高血壓藥(如氨氯地平、纈沙坦),糖皮質(zhì)激素藥(如潑尼松、地塞米松),抗結(jié)核藥物(利福平、異煙肼),在清晨頓服。抑郁癥常常是晨重晚輕,清晨時癥狀表現(xiàn)更為明顯,抑郁藥(氟西汀、帕羅西?。└m宜在清晨服用。利尿劑(呋塞米、螺內(nèi)酯、氫氯噻嗪)也適合晨服,以免夜間排尿次數(shù)增加。
2.空腹:指在三餐前1小時~2小時或餐后兩小時左右服藥,例如:抗結(jié)核藥(利福平)、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左氧氟沙星)、腸溶片類藥物。這些藥物在胃液中不易崩解,只有在腸道中才會被吸收,所以一般要求空腹服藥。很多人認為,吃藥時保持空腹,吃完藥就可以立馬去吃飯,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和做法。
3.飯前:即三餐前30分鐘~60分鐘。一般對胃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藥物或者需要作用于胃部的藥物,選擇飯前服用。常見的藥物有降糖藥(如格列齊特、格列美脲、西格列?。葛つけWo劑(復方谷氨酰氨肽),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祛痰藥(標準桃金娘油、桉檸蒎),頭孢類,止瀉藥,其他如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治療藥依帕司他等。
4.飯時:指飯前片刻或餐后片刻服用;飯中指與食物同服,可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或者增加藥物療效。如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進餐吃第一口時,將此藥嚼服,類似藥物還有助消化藥(米曲菌胰酶)、生物靶向治療藥(伊馬替尼)、抗病毒藥(更昔洛韋)。
5.飯后:指飯后30分鐘~60分鐘,非甾體類抗炎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頭孢呋辛酯。
6.睡前:指睡覺前15分鐘~30分鐘服用。如前列腺治療藥(特拉唑嗪)以避免體位性低血壓,鎮(zhèn)靜催眠藥(艾司唑侖、唑吡坦),平喘藥(孟魯司特),短效的他汀類降脂藥(洛伐他汀、辛伐他?。?。
1.一日一次:每日清晨或者晚上一次,并保持每天的同一時間服藥。
2.一日兩次:一般每日早餐、晚餐時段各一次,相隔時間約12個小時。
3.一日三次:嚴格來說,一日三次是指晝夜24小時分三個時間段服藥,即每8個小時服用一次。但在實際生活中,為了病人更好地依從,一般建議病人睡眠以外分3段確定給藥間隔。一般建議早、中、晚餐前或餐后服藥。但某些藥物,如帕金森治療藥、抗菌藥物、抗癲癇藥的說明書會明確規(guī)定服藥時間,如“每8個小時服藥一次”,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
4.一日多次:盡量在24個小時內(nèi)均分,并且與作息時間相協(xié)調(diào)。
不要用茶水、飲料、牛奶等送服藥物,否則可能會影響藥物的有效成分及吸收。
1.服藥期間避免飲酒。服用大部分頭孢類抗菌藥、替硝唑、甲硝唑、呋喃唑酮等一周內(nèi)不可飲酒,否則會引起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的雙硫侖樣反應。
2.牛奶中有許多營養(yǎng)成分,比如說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鈣、鐵、鋅等微量元素,會影響多種藥品的吸收。除非一些兒科用藥的藥品說明書上有說明允許,不然牛奶最好不要與藥物同服,兩者最少間隔1個小時以上,以免產(chǎn)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治療貧血的鐵制劑、甲狀腺激素藥左甲狀腺素鈉、強心類藥物地高辛、抗骨質(zhì)疏松藥阿侖磷酸鈉、抗帕金森病藥美多巴等,服用這些藥物時若以牛奶吞服或半小時以內(nèi)飲用牛奶,牛奶可在藥物表面和胃黏膜上形成一層薄膜,影響藥品吸收,降低藥效。
3.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阿司匹林等解熱鎮(zhèn)痛藥對胃黏膜的刺激,也會影響甲狀腺素藥如左甲狀腺素鈉的吸收,導致藥效減弱。
4.茶葉中含有許多礦物質(zhì)、多種生物堿和鞣酸,這些物質(zhì)與許多藥品都能發(fā)生相互作用,影響藥品的吸收,降低藥效,因此不宜用茶水送服藥物,尤其是濃茶,也不建議服藥后立即喝茶。
5.葡萄柚汁會影響多種藥物的吸收,影響藥物的肝臟代謝,提高藥物的血藥濃度,因此他汀類降血脂藥、免疫抑制劑(環(huán)孢素A)等不宜和葡萄柚汁同服。
除了特殊情況,送服藥物均宜用溫熱的白開水。干吞藥片可能會灼傷食管,而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藥物穩(wěn)定地溶解吸收。另外,服用某些藥物(如苯溴馬隆、磺胺類等),還應大量飲水。具體飲水情況請參考藥品說明書中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