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霞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安全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近年來,幼兒被誘拐的悲劇頻頻發(fā)生,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了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身安全事故發(fā)生,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幼兒園開展防拐騙教育及演練活動,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
3-6歲幼兒的心理、生理發(fā)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是不完善、不健全的。幼兒缺乏生活經(jīng)驗,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對陌生人往往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很容易上當受騙。除此之外,成人監(jiān)管的疏忽大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家長因為看手機、談工作,導致幼兒丟失的新聞屢見不鮮,此類事情的發(fā)生與家長缺乏責任心有直接關系。
拐騙者正是抓住了幼兒天真爛漫的特點,以及家長疏忽的漏洞,常常采用權(quán)威誘惑法、物資利誘法、帶路引路法等將幼兒拖向“深淵”。幼兒園、家庭作為幼兒成長發(fā)展的主要環(huán)境,應當開展各種有效活動幫助幼兒樹立防范意識,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第一,在教育教學中開展防拐騙安全活動。教師應當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巧妙地抓住教育時機,將防拐騙知識傳授給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談話、講故事等方法幫助幼兒分析被“拐騙”的危害,讓幼兒了解被拐騙的嚴重性,從而知曉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逐步樹立并堅定防范意識。
第二,在模擬演練活動中強化防拐騙意識。對幼兒來說,模擬演練活動是最有效、最直觀的教育方式。在演練活動中,幼兒切實體驗被拐騙的過程,可以對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判斷,從而清楚認識到如何避免和擺脫誘騙。一次演練活動結(jié)束后,我詳細詢問了部分幼兒當時的心理:有的幼兒忘記了要防范警惕壞人;有的幼兒起初能判斷出拐騙者,但禁不住花言巧語,最后被成功“洗腦”;還有的幼兒本身防范意識很強,可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跟著一起出去玩,從眾心理驅(qū)使他進入了被拐騙的行列……
第三,在日常游戲中滲透防拐騙知識。游戲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游戲來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游戲、防拐騙知識搶答賽等活動,從而加深幼兒對防拐騙知識的了解。
家庭鞏固、強化安全教育。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應有效利用家庭教育的便利、隨機等特點,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從而鞏固和強化幼兒的防范意識。家庭可以開展與幼兒園類似的教育活動,如模擬活動、角色扮演、知識問答等,不僅能幫助幼兒強化理解防拐騙知識,還會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
家園協(xié)作共同促進安全教育的實施。幼兒教育是在家庭和幼兒園的雙重環(huán)境中開展的,家園協(xié)作的教育合力尤為重要,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是,家園教育具有一致性、同步性,這需要教師和家長做好密切的溝通,共同協(xié)作促進幼兒的成長。為幫助家長解決安全教育困惑,教師可以通過定期開展家長座談會、家園聯(lián)誼會、舉辦教育沙龍等方式,向家長傳授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方式,增強家長的安全責任意識。
防拐騙安全教育至關重要,教師、家長要提高責任意識,為幼兒建起一座堅實、安全的城堡,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