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昀 溫渠英 蘭珍
(福建省立醫(yī)院急診外科,福州,350001)
頸椎骨折伴頸髓損傷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死亡率,患者病情相對嚴重,對其日常生活與生命質量均有嚴重影響,尤其對睡眠質量有嚴重影響,需要實施有效護理干預來改善患者預后,提高睡眠質量[1]。本次研究探討焦點解決護理對頸椎骨折伴頸髓損傷患者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福建省立醫(yī)院收治的頸椎骨折伴頸髓損傷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4.52±6.53)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致骨折15例,高處墜落致骨折13例,骨質疏松致骨折12例,長期勞累致骨折1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5.55±6.54)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致骨折14例,高處墜落致骨折14例,骨質疏松致骨折11例,長期勞累致骨折11例。2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有明確的外傷史者;2)存在頸部活動受限者;3)具有手術指征者。
1.3 排除標準 1)存在手術禁忌證者;2)存在頸椎手術史者;3)存在血液疾病或者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 主要為加強用藥指導,定期進行護理查房,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相關指標,做好靜脈給藥護理。
1.4.2 觀察組則進行焦點解決護理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評估時需要根據(jù)其自身體質資料進行評估,在治療過程中要與患者加強溝通交流,了解其想法、潛質及資源等,保證其能夠配合護理工作順利開展[2]。引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進而改善睡眠狀況,提高睡眠質量。對患者實施護理之后對其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對其表現(xiàn)進行肯定,進而提高其配合的積極性,提升其對治療的信心??隙ú⒅С只颊叩呐?,在實現(xiàn)現(xiàn)階段的目標之后明確下一目標,得到患者最大的支持,促進其盡快康復[3]。
1.5 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進行睡眠質量的評估[4]。2)負性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患者的焦慮情緒[5]。
2.1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的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AS評分及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分)
頸椎骨折伴頸髓損傷患者接受手術之后受到自身病情及預后效果的影響,增加其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概率,若不能及時進行疏導會降低依從性,難以保證預后效果。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并與其加強溝通交流,可幫助其緩解心理壓力,疏通心理障礙,提高治療的積極性與配合度,加快康復速度。
焦點解決護理是新型護理模式,護理評估以及護理措施均具有較為明顯的個體針對性,有助于及時有效地解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獲得護理人員的一致認可[6]。焦點解決護理通過與患者積極交流,并對其實施心理護理可重點轉移患者的思考,讓其將自身現(xiàn)狀的沮喪及不滿情緒轉移至積極解決未來問題方面,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通過與患者構建相同的期望目標可提高患者的積極性與配合度,進而不斷激發(fā)其自身的潛力,加快疾病康復速度,改善疾病預后效果。另外,焦點解決護理主要目標為解決問題,在護理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患者,激發(fā)患者個體潛能,并挖掘其自身資源,通過患者自身的優(yōu)勢,從細微之處入手對其進行改變,與其共同建立有效的護理對策,在整體上改變患者,最終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7]。
綜上所述,焦點解決護理可顯著改善頸椎骨折伴頸髓損傷患者的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在本類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