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朱 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要做盡管做,結(jié)果都一樣。——電影《印度之行》臺詞
時間是個偉大的作者,它總會寫出圓滿的結(jié)局來。——卓別林
時間最終會把一切希望與欲望都消解掉,對此,有人悲觀絕望,有人樂觀豁達,請結(jié)合實際,談?wù)勀愕目捶ā?/p>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3.不得少于 800 字。4.不得抄襲、套作。
人類也許有信心征服一切,不過需要足夠的時間??墒?,生命有限,最終一切都會歸結(jié)于消亡,包括人自己。在時間的長河里,有著無窮的希望,也充滿著無盡的失望,甚而是絕望。人的意義就是在這樣的矛盾中得以升華的,生活中的看似無望也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結(jié)局確實都一樣,可做與不做,時間會表明其中的不同,這也是時間給予生命的自主選擇權(quán)利:活出自我,在無盡虛空的時間中留下獨特的印記;或者相反,讓一切歸于虛無。
兩則材料,其一表明的是無論你怎樣努力,最終跟任何人都沒有差別——死亡,是每個人的結(jié)果。其二強調(diào)的是,只需用心去做事,時間自然會給予你“圓滿”的回報。從中,我們需要捕捉這樣幾個關(guān)鍵詞——“盡管做”“結(jié)果一樣”和“偉大的作者”“圓滿的結(jié)局”——展開聯(lián)想與思考,提煉出自己的觀點。
(1)向死而生,努力鍛造出生命在時間里的價值
人在時間面前渺小又無力,但正因渺小、無力,個人的拼搏與奮斗,才會在漫長的時空中熠熠生輝。這折射出生命的價值,也從反面證明了時間會給不同的人以不一樣的印跡。
(2)砥礪耕耘,以敬畏之心衡量時間
時間最終確實會證明一切,但也會毫不留情地消解一切。個人在生命的旅程中,認(rèn)認(rèn)真真地走好每一步,不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敬畏時間,專注耕耘,不問結(jié)果,時間自然會給出最好的回饋。
(3)于悲觀中見深刻,在樂觀里去淺薄
人生有限,最終歸于沉寂,但在這樣的絕望中,人類從未放棄追求,在渺茫的希望中探索生之意義,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而樂觀者,總寄希望于未來,用強大的自信去圓人生夢,卻往往失之淺薄,缺少敬畏,陷入自負自大之境。
(1)中國文學(xué)中的時間略談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流逝如滔滔河水,夜以繼日,一刻不息,警醒著人們“時不我待”,生無所息。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生命有限,知識無限,因而追求知識并不能成為人生唯一目標(biāo),生命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比如陪伴親人,比如親近大自然,比如運用所學(xué)知識做有意義的事,學(xué)以致用。
辛棄疾:“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瑁烤灰?、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在無情的時間里,一切人與物,均歸之于空,怕花開得早,眼前早已落紅無數(shù),長令人嗟嘆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史鐵生:“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p>
(2)西方文學(xué)中的時間生命哲學(xué)
時間意識是20世紀(jì)現(xiàn)代主義小說家一種極端的自覺意識。
??思{《喧嘩與騷動》:人類也許可以征服一切,但只有時間是人無法征服的,甚至根本沒有人跟時間較量過。如果你覺得自己在與時間的戰(zhàn)斗中取得了勝利,也僅僅是一種幻想,“這只表是一切希望與欲望的陵墓”。人,無非是其不幸的總和而已。你以為有朝一日不幸會感到厭倦,可是到那時,時間又變成你的不幸了。
帕斯(詩人、諾獎獲得者):在傳統(tǒng)詩人那里,空間的概念是主要的,比如中世紀(jì)的但丁,“在但丁中,空間吸收了時間,只有空間,是可見的永恒之形式”。“在漢詩中,時間也附屬于空間,佛教中空的無上體驗,對詩人王維來說就與取消了時間的空間有關(guān)。例如,‘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就是佛感悟空的類似現(xiàn)象?!迸c永恒的空間不同,西方的現(xiàn)代時間已經(jīng)讓我們成了流浪者,無休止地被驅(qū)逐出自身。在這里,時間維度意味著一種動蕩漂泊,意味著一切不安定因素的根源。
卡夫卡:生命就像我們上空無際的蒼天,一樣的偉大,一樣的無窮。我們只能通過“個人的存在”這細狹的鎖眼諦視它;而從這鎖眼中我們感受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
(3)青春中的時間表達
①昨天是一張作廢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而今天則是你唯一擁有的現(xiàn)金。
②青春就是一種藝術(shù),它承載著少年的理想,包容著孩子氣的任性,吸收著流逝的時光。
③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xiàn)在。
④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永遠有人十七歲。
⑤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夠成功立業(yè)的人,都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而致默默無聞。
寫作示例1
把握自身定位,賦生命以價值
◎浙江省蒼南縣靈溪中學(xué)(三禾高中)林晟煜
時間將腐蝕所有,乃至凋零人為之奮斗的一生,甚至是幾代人努力的成果;可時間終無法毀滅心靈最美好的運作。
時間賦予生命以過程,卻無法干預(yù)塑造精神之內(nèi)核。一如王小波所說,“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固然,時間瞬息,生命的緯度卻有著無限延長的可能。在有限的權(quán)限里延展可塑生命的無限意義,便是世間難能可貴的人生哲學(xué)。
而今社會,除去空氣里彌漫的污染物,更有無形的輿論在肆意橫行。本已短暫的生命被社會輿論所占據(jù)、消耗,甚至被迫貼上標(biāo)簽,會抹去生命的獨立創(chuàng)造性。這將是一場浪費生命的悲劇。故而,有清華北大碩博生投身基層服務(wù)大業(yè),自然不得不背離長輩親人為他們立下的“鐵飯碗”“高薪或官場”的目標(biāo)。但他們毅然前往深山老林抑或孤煙大漠,與庸俗勢力為敵,為自己的生命,為社會劃下獨特的印記。
一列綠皮火車,載著高校生劉智卓從繁華的上海進入甘肅省大漠深處。24小時的火車、6小時汽車顛簸,意味著往后的治沙生涯必然更加艱難。當(dāng)人們以為這群白凈的大學(xué)生只是鬧著玩時,卻沒料到他們沒日夜地在烈日下扎麥草格子、沙柳障,戰(zhàn)退了約2000畝黃沙。在無邊際的沙漠中,這群人格外渺小,但他們正以青春的時光續(xù)寫生命的華章。隨著治沙扶貧事業(yè)初顯成效,劉智卓也因此獲得“最美大學(xué)生”的稱號。不僅如此,他還支教、建立基金會……劉智卓服務(wù)基層、青春報國的奮斗底色深深烙在了沙漠,更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人生短暫,肉體終會腐蝕,有的人卻于這瞬息之間迸發(fā)出永恒的光芒。阿多尼斯宣言——生命并不短暫,短暫的是人。在目迷五色、眾生喧囂的時代,人生極易被虛度,新青年應(yīng)直擊與洞察現(xiàn)實,探求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挖掘生命的多樣性。而如若將人的結(jié)局僅僅歸結(jié)于死亡,目光短淺地將可貴的生命踐踏成機械式指針走過的一生,毫無精神上的建樹與心靈上的追求,那將是何等的悲哀!因此,與庸俗、膚淺的價值觀相抗?fàn)?,敏銳而真切地領(lǐng)悟社會所需應(yīng)是人類的大明智。
我們不能一想到時間有限便悲苦不堪,期期艾艾地度過一生,而是應(yīng)當(dāng)將自己置身于社會洪流中,放下對時間流逝的無力感與恐懼感,做出正確的抉擇。時間會抹去一切存活的跡象,卻動搖不了精神的立場。我們應(yīng)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追隨社會前進的方向。
堅持自我底色,直擊心靈最強烈的渴望,學(xué)會思考青年人于時代的站位,以彰顯生命的意義——讓自己的人生坐標(biāo)與社會根本所需相契合,讓心靈去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
★點評★
時間無情又強大,卻無法侵蝕人們的精神,這一立論有著明亮的色彩,為生命平添了強勁的希望。面對現(xiàn)實世界的種種困境,著眼于青年的獨特選擇,上一輩跟下一代的思想對立,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沖突,表明了新時代青年人的堅定選擇和奉獻社會的決心與勇氣,令人對社會有了強烈的期待。難得的是,最終把思想提升到了人生定位:放下對時間流逝的無力與恐懼,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化解時間對生命的侵蝕、消解,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人生意義。此外,語言流暢,簡潔而有力,結(jié)構(gòu)完整,論證有力,使得文章具備了較為鮮明的特色,給人思想上的啟示。
寫作示例2
參與者,亦是審判者
◎浙江省蒼南縣靈溪中學(xué)(三禾高中)董晉瑤
時間,在你靜謐默思抑或是奮筆疾書時,仿若靜止;可當(dāng)你抬頭,那表上的數(shù)字卻分明地昭示著它的流逝——讓人在奮進中緊張,在絕望中又心存希冀。
對于時間,有人悲觀絕望,有人樂觀豁達。貪戀享樂的眾生不吝于把大量時間浪費,認(rèn)為其廉價而又無用,而后又悔恨不已,循環(huán)往復(fù),漸陷悲觀,直到絕望。我的生活即是一例。假期沉迷于小說、視頻,那些制定好的計劃在那時早已被拋之腦后,恍然間才發(fā)覺時間已過去大半。懊悔,沉迷,再懊悔,又沉迷,反反復(fù)復(fù)……這樣的狀態(tài)致使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懷疑人生。也有人,在本應(yīng)肆意妄為的年紀(jì)卻被告知余額不足,便開始調(diào)整心態(tài),樂觀面對,學(xué)會分秒必爭,讓自己在最后離開的時候了無遺憾。
腦海中映出卓別林說的話:“時間是個偉大的作者,它總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jié)局來?!碑?dāng)你在為目標(biāo)奮斗,為此耗費大量時間并樂此不疲時,這位參與者,將發(fā)著光的光陰灑向人間,目睹著人間百姓在光亮緩慢消逝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它不會憐惜那些無知愚蠢的人,他們終將為那些揮霍掉的時間買單;而你,會被看到,會被肯定,也會有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輪椅上的巨人作家史鐵生對于時間也有他自己的見解:“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睒酚^地講,活出生命的精彩,是每個人逃脫宿命論的唯一途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泵總€人的壽命不同,追求不同,可最終無一不是趨于死亡。有人是精神腐爛連帶著肉體的死亡,也有人即使肉體不再,但在時間的長河里,他的事跡與精神被沖刷得熠熠生輝。暫不提彪炳史冊的偉人,生活中的普通人也一樣有著閃光的精神。年過六旬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無償為患癌家屬提供抗癌廚房,后收取少量費用,是為了讓病人家屬安心,在這方小天地十幾年如一日地堅守至今;秦皇島17歲少年因救三女而犧牲……這些事跡被社會所熟知,人們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著善良、互助的文化熏陶。通過“個體”這細狹的鎖眼,我們感受到的比看到的更多。
面對時間,我們嗟嘆不已,卻又心存不甘。我們青年,在這樣的矛盾中,要珍惜當(dāng)下,積極拼搏,相信時間會是一位公正的審判者!
★點評★
行文活潑,富有生活氣息,融入了自己的體驗,可親可信。引證手法成熟,材料多元而互補,展示了相對深刻的思想,再加上較為精準(zhǔn)的評述,“活出生命的精彩,是每個人逃脫宿命論的唯一途徑”“暫不提彪炳史冊的偉人,生活中的普通人也一樣有著閃光的精神”,顯示出較強的思考力,拓展了文章的內(nèi)涵。最后,立足于青年應(yīng)當(dāng)有的人生態(tài)度,賦予生活強烈的希望,引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