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花
從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單元設計及選文來看,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相當顯著。一方面,雙線組織閱讀單元的編排有助于“教讀—課內自讀—課外閱讀”的“三位一體”閱讀教學體系的構建;另一方面,統(tǒng)編教材選文更具經典性、時代性和生活化,有助于以其為引子,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更能清晰地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積極地推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實現(xiàn)課外閱讀資源與統(tǒng)編教材閱讀教學內容的完美整合,實現(xiàn)學生閱讀量的提升和閱讀面的拓展,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優(yōu)勢
1. 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在以往的單篇閱讀教學中,雖然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給予了一定的引導,但缺乏系統(tǒng)性,單篇課文的學習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知識多元化的需求。
小學生最初的知識內化來源于習得新知后的模仿。以“1+X”的模式進行閱讀教學,即以一篇帶多篇的群文閱讀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對主題相同或相近的文章以同異對比的方式,進行更具開放性和系統(tǒng)性的閱讀,這樣有助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提升學生主動構建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 有助于學生未來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強。
信息時代,在對學生學習能力、語文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閱讀面,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升,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奠定基礎。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1. 充分認識統(tǒng)編教材對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的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是在先進的、科學的閱讀教學理念指引下,對以往的教材版本進行改革,這對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首先,統(tǒng)編教材中的文本選材更加多樣化。如統(tǒng)編教材在三年級下冊中,收錄了古詩詞、寓言、說明文、記敘文等多種體裁的文章,在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文本閱讀的同時,也為群文閱讀活動的多角度開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在閱讀量方面進行了更具開放性的編排?!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應多讀書,讀好書。統(tǒng)編教材除了有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外,還在一些文章的課后訓練環(huán)節(jié)設有與文本主題相類似的“閱讀鏈接”。這些“閱讀鏈接”是課文內容的良好補充,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而且還能使學生通過單篇的學習來帶動多篇的學習,從而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路,發(fā)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文章選材方面,很多文章都來源于節(jié)選,這有助于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等閱讀教學的實施。
最后,統(tǒng)編教材每個單元閱讀文本的選擇更加注重比較閱讀的方式,這有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拓展。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不僅收錄了我國古代寓言和現(xiàn)代寓言,同時還收錄了國外的寓言,學生在對不同類型的寓言故事的比較閱讀中,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提升,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學完這一單元后,學生普遍都能得到一個共識:寓言故事題材廣泛,形式活潑,雖然一般都比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著深刻的道理,讀完發(fā)人深省。
2. 根據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特點科學設置群文閱讀議題。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閱讀議題的設置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起著引導的作用。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中的文本,從不同方面進行閱讀議題的科學設置,并在閱讀議題的引導下,有效開展群文閱讀。
如在教學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時,教師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閱讀議題的設計。一方面,教師可以從單元的內容著手,從《從軍行》《青山處處埋忠骨》《軍神》等文章中提煉軍人精神這條主線,并以此為閱讀議題,開展群文閱讀,幫助學生對軍人、軍魂及戰(zhàn)斗精神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在對《古詩三首》進行教學時,針對古代詩詞這一文體形式進行閱讀議題的設計,選擇一些有關從軍、軍事等內容的古詩詞進行群文閱讀,使學生了解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戰(zhàn)士的心理及情感的變化,從而深化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古詩詞的理解。
3. 科學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文本的選擇,提升閱讀效果。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文本的選擇對于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圍繞群文閱讀的議題,科學地進行閱讀文本的選擇。
筆者曾執(zhí)教公開課“寓言雙胞胎”,以教材中的《邯鄲學步》這一寓言為引子,相機讓學生學習了《東施效顰》《照貓畫虎》?!逗悓W步》讓學生明白了文中主人公的愚蠢之處在于盲目地學習他人,不僅沒有學到別人的本事,反而還把自己原來的本事給弄丟了。通過對比、求同,學生發(fā)現(xiàn)原來這三個寓言故事的寓意都差不多,都是在說不能盲目地學習他人。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以這一節(jié)課為引子,探索了散文、記敘文等“雙胞胎”,從而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路。
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善于捕捉議題,并能根據議題,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閱讀文本的選擇,從而在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滿足不同閱讀基礎的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這樣才能有效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更加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以及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統(tǒng)編教材非常重視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這非常有利于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而且對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是完全符合《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需要。
總之,要想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師應以統(tǒng)編教材為抓手,利用統(tǒng)編教材中單元內容的編排特點,科學地進行群文閱讀議題的設置和閱讀文本的選擇,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群文閱讀,實現(xiàn)學生閱讀量的提升和閱讀面的有效拓展,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福建省松溪縣實驗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