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曉
月季花與玫瑰花都是常用的藥用花卉,又都屬薔薇科植物,特別是干燥后,外形相似,極易混淆,功效也有異同,使用時注意區(qū)別。
月季花為六大名花之一,又稱月月紅、四季花,花期綿長,自5-11月開花連續(xù)不斷,怒放的鮮花,千姿百色,交相輝映,黃色的花蕊,綠色的花萼,點綴其間,馥郁芳香,沁人心肺,被譽為“花中皇后”,深受人們喜愛,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每年夏、秋季,采摘半開的花朵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即可入藥,其性溫,味甘,含有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香茅醇、牻牛兒醇、橙花醇、丁香油酚和苯乙醇等,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消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來腹痛、跌打損傷、血瘀腫痛、癰疽腫毒等癥?!度荼静荨份d月季花:“通經(jīng)活血化瘀,清腸胃濕熱,瀉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癰毒。治肺虛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潰爛,癰疽腫毒,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薄冬F(xiàn)代實用中藥》亦記載月季花:“活血調(diào)經(jīng),治月經(jīng)困難,月經(jīng)期拘攣性腹痛。外用搗敷腫毒,能消腫止痛。”
月季花的特征是:形狀為類球形,直徑約1.5~2.5厘米,花托為長圓形,花萼5片,卵形,暗綠色,周邊被粗腺毛,花瓣長圓形,呈覆瓦狀排列,淡紫紅色或紫紅色,有多數(shù)雄蕊,黃色,聞之氣清香,口嘗味淡,微苦。
玫瑰花又稱筆頭花、刺玫花,為薔薇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其色艷清香,常令觀賞者流連徘徊,故又稱“徘徊花”,有“天之驕子”的美譽。
玫瑰花不僅供觀賞,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經(jīng)。據(jù)測定,含有玫瑰油,主要為香茅醇,其次為橙花醇、丁香油酚、槲皮苷、鞣質、有機酸、β-胡蘿卜素等成分,具有理氣解郁、和血散瘀的功效,主治肝胃氣痛、新久風痹、吐血咯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赤白帶下、乳癰腫毒等癥?!侗静菡x》載:“玫瑰花香氣最濃,清而不濁,柔肝醒胃,益氣活血,宣通窒滯而絕無辛溫剛燥之弊,斷推氣分藥之中,最有捷效而最為馴良者,芳香諸品,殆無其匹?!?/p>
玫瑰花的特征是:干品略呈球形或不規(guī)則團塊,直徑約1~2.5厘米,花托半球形,花萼亦5片,但為披針形,黃綠色或棕黃色,被有細柔毛,花瓣寬卵形,亦呈覆瓦狀排列,但為紫紅色或黃棕色,也有多數(shù)雄蕊,為黃褐色,聞之有濃郁的香氣,口嘗味微苦,有點澀。
月季花與玫瑰花的性狀有相同之處,又各具不同特征,只要仔細觀察即可區(qū)別,且功效亦有所差異,不可混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