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
漢·司馬相如
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
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賞析】這首詩,用“陌上楊柳”、“塘中鯽鰣”和“天公霹靂”等幾組自然景物和現(xiàn)象,寫盡了驚蟄時節(jié)的春色春景。妙筆生花,令人嘆絕。
《驚蟄二月節(jié)》
唐·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賞析】元稹的這首詩給人描繪了一幅驚蟄時分的絕美畫卷:驚蟄之時,陽氣逐漸上升,整個大地上都彌漫著春天的美景。盛開的桃花如蜀錦般美艷,那翱翔在天空的老鷹悄然遠去,近處的樹枝上有斑鳩鳥在唱歌;樹上的嫩芽在爭相生長,處處充滿了生機活力。春光雖好,但是時光短暫,催促人們抓緊這大好時光進行春耕春播,不要誤了農(nóng)時。
《聞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余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賞析】此詩狀描南方驚蟄境況,不見明媚春光,卻滿目蕭索枯槁,表達了作者心中的郁悶。
《西江月·春雷》
清·陸求可
半夜雷車驚蟄,初春雨腳穿江。
梅花應已滿山香,急駕蘭橈畫槳。
一帶青山如沐,半灣綠水停航。
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連紙帳。
【賞析】驚蟄時節(jié),半夜聽到有隱隱的雷聲。早晨看到春雨落到江中,滿山的梅花應該也盛開了吧。值此之際,迫不及待地匆忙劃了一條小船,到江中觀賞兩岸青山如黛,直至半途中的水灣處才停下船只。此時原先的小雨變成了雪花,渺渺茫茫下個不停。照這樣下下去,到明天可就水天一色天地難分了。
《春雨早雷》
唐·張說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
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樹藹懸書閣,煙含作賦臺。
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美人宵夢著,金屏曙不開。
無緣一啟齒,空酌萬年杯。
【賞析】此詩描述驚蟄時節(jié)春景漸濃,春風帶雨,柳絲泛黃,讀之極為傳神。
《答陳珽主簿》
宋·劉克莊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綺紈。
果能磨鐵硯,真可歃銅盤。
君壯雷驚蟄,吾衰月闕團。
家貧無寶貝,珍貺欲酬難。
【賞析】作者在詩中盛贊陳挺主簿,贊揚對方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不曾沾染紈绔的惡習。說話辦事干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如同驚蟄時的響雷令我驚嘆。我雖想拿最珍貴的寶貝酬謝你,叵耐家貧找不出值錢的東西,真是作難??!
《山房》
宋·陳允平
軒窗四面開,風送海云來。
一陣催花雨,數(shù)聲驚蟄雷。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此際衣偏濕,熏籠著麝煤。
【賞析】詩人于驚蟄日到附近山中春游,中途遇到下雨,便到一處山間廢棄的小房避雨。借此對這間小房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和描述:小房四面都有窗戶,石凳上有蝸牛爬過的痕跡,灶臺上有螞蟻結(jié)隊行走。因為衣服被淋濕了,還找到剩余的木炭烤了一會兒。
《秦樓月·浮云集》
宋·范成大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
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賞析】這首詩把驚蟄時的物候都說出來了:時屆驚蟄,雷聲隱隱,綠楊隨風,濃杏拂墻,燕支重色,處處呈現(xiàn)出春日景色。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賞析文字整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