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自從迅翁的《阿Q正傳》問世以來,主人公阿Q就一直受到無數(shù)讀者的諷刺、批評、嘲笑、蔑視,似乎他一身毛病,一無是處,是世界上最糟糕、最混賬的人,儼然成了精神勝利法的代言人。其實,世界是復雜的,人也是多面體的,事情都要兩面看,如果不先入為主,不預設立場,仔細看看阿Q的那些所作所為,他還是很有些優(yōu)點和長處的。
能屈能伸。阿Q長于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是一等一的戰(zhàn)術(shù)大師。他雖沒學過兵法,但頗有韜略,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跑不及就跪地求饒;得意時當爺爺,倒霉時做孫子,再不行就裝死。始終抱定一個宗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以,他成了小字號勾踐,而不是一根筋的項羽。
勤快能干。阿Q不論啥活都會做,長工短工均能干,誰來叫就跟誰走,多少給倆錢就行。田里家里,舂米壘墻,撐船犁地,收割播種,叫阿Q干啥就干啥,從來不挑不揀,任勞任怨,是未莊公認的第一勞模。未莊人給他的獲獎評語是:阿Q真能做!
吃苦耐勞。“啜菽飲水,鶉衣百結(jié)”的阿Q,吃百家飯,家無隔夜糧,饑一頓飽一頓,身上是補丁摞補丁,衣衫襤褸,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一年四季住在破廟里,卻從不抱怨生活艱辛,人生磨難。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顏回有一比,很有點“君子憂道不憂貧”的高風亮節(jié)。
大膽追求愛情。阿Q對吳媽一見鐘情,就不掖掖藏藏,不扭扭捏捏,不在情書上酸文假醋、海誓山盟,也不語言挑逗、打情罵俏,想好了便開門見山,大膽表白,“我要和你困覺”,直奔主題,不要任何鋪墊,直搗黃龍,何其痛快淋漓!
樂觀陽光。阿Q雖家徒四壁,一無所有,但始終保持良好心態(tài),知足常樂,有一碗老酒喝就能興奮半天,從來不會發(fā)愁,再苦再累再屈辱再倒霉,他都能用精神勝利法來對付。因而他不會失眠,不會抑郁,不會焦慮,不會佛系,不會油膩,不為自己的顏值自卑,也不為未來的前途發(fā)愁。
本質(zhì)善良。阿Q如果劃成分,應算是流氓無產(chǎn)階級。不過,他這個流氓沒有害過人,也沒有為非作歹、橫行鄉(xiāng)里,無非平時喜歡打打鬧鬧,搗點小亂,搞個惡作劇,最多偷個寺院里的蘿卜,摸摸小尼姑的光頭,基本上算是人畜無害。
理想主義。阿Q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他雖一貧如洗,一文不名,卻善于做夢,富于理想,對革命前景充滿憧憬。八字還沒一撇,他便大膽幻想:革命成功后,元寶,洋錢,洋紗衫,秀才的寧式床,錢家的桌椅,都是我的;還有趙司晨的妹子,鄒七嫂的女兒,假洋鬼子的老婆,秀才的娘子,我要誰就是誰。
視死如歸?!扒Ч牌D難惟一死”,人生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對待生死,在阿Q這里就輕輕松松地得到了解決。他不知道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也不會背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甚至沒聽說同鄉(xiāng)秋瑾的“秋風秋雨愁煞人”,卻能不僅很瀟灑地在判決狀子上畫了一個不太圓的圓圈,而且在奔赴刑場的路上,高喊一聲“二十年后又是一個……”獲得一片喝彩。
今年是阿Q問世的期頤之年,重讀《阿Q正傳》,找點由頭,作篇小文,也算是對Q兄一種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