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土司制度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初探

    2021-06-01 09:45:23王琨李良品
    廣西民族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

    王琨 李良品

    【摘 要】元明清時期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施土司制度,促進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成為中華民族“自在”共同體的歷史進程,并為中華民族“自覺”共同體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土司制度推行過程中,國家權力深入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逐步實現(xiàn)全國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諸方面的“大一統(tǒng)”。西南土司地區(qū)各族民眾在共同拓展中華疆域、共同發(fā)展祖國經(jīng)濟、共同推動社會發(fā)展、共同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文中簡稱“四個共同”)的過程中,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土司制度推動了中華民族由“自在”共同體向“自覺”共同體的轉變,加速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歷史進程。

    【關鍵詞】西南少數(shù)民族;土司制度;中華民族;共同體

    【作 者】王琨,長江師范學院管理學院檔案館員;李良品,長江師范學院政治與歷史學院教授,重慶民族研究院專職研究人員。重慶涪陵,408100。

    【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1)01-0030-0009

    從《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宋史·蠻夷傳》到《明史·土司傳》《清史稿·土司傳》,表面上反映的是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傳記從“西南蠻夷傳”變成“土司傳”,這種對少數(shù)民族稱呼的變化,其內在蘊含的是唐宋時期羈縻制度嬗變成為元明清時期土司制度、中央政府治理西南少數(shù)民族策略嬗變的客觀事實,以及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歷史進程,佐證和彰顯了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和各民族共創(chuàng)中華的宏大敘事。從傳世歷史文獻看,不乏土司制度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記載,但爬梳歷史文獻,專門探討這個問題的學者至今尚無。筆者有2篇論文從改土歸流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角度作過分析。1

    王明珂認為,“結合‘中國人(核心)與‘四裔蠻夷(邊夷)而成‘中華民族的我群認識”[1]130,這是晚清及民國初年中國知識分子對中華民族的自我建構。歷史事實也告訴我們,在元明清實施土司制度的長時段中,我國西南地區(qū)有20多個少數(shù)民族實施過土司制度,他們從我國內地邊緣和國家沿邊的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從“西南蠻夷”(西南各少數(shù)民族)的身份轉變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身份的歷史演進,是通過長達600年之久的土司制度以及后來推行的改土歸流而漸進完成的。在這個身份地位轉換過程中,中央政府和西南地區(qū)各民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國家之制的土司制度卻起著強制性的推動作用。

    元明清三代依靠這套國家制度體系治理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其目的在于使各地土司代表中央政府對轄區(qū)民眾實行統(tǒng)治,以實現(xiàn)中央王朝“以夷治夷”的目標,也就是“政治上利用各少數(shù)民族中舊有的貴族分子進行統(tǒng)治;經(jīng)濟上讓原來的生產(chǎn)方式繼續(xù)保留,通過當?shù)刭F族分子進行貢納的征收?!盵2]366這套宏觀的制度架構雖然隨著王朝更迭時有調整,但在客觀上促進了“西南蠻夷”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并為中華民族“自覺”共同體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元明清土司制度作為治理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國家制度,在“西南蠻夷”演變?yōu)椤爸腥A民族共同體成員”以及中華民族從“自在”共同體演變?yōu)椤白杂X”共同體的過程中,成為一種助推器。本文意在說明,土司制度推動了中華民族由“自在”共同體向“自覺”共同體的轉變,加速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歷史進程。土司制度下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核心要義是“各民族共創(chuàng)中華”,具體體現(xiàn)為各民族的“四個共同”。鑒于此,本文以“土司制度”為研究視閾,以“各民族共創(chuàng)中華”為理論指導,以“四個共同”為具體內容,探討土司制度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相關問題。

    一、土司制度下各民族共同開拓中華疆域

    土司制度實施區(qū)域主要在今西南民族地區(qū),這反映了元明清中央王朝的國家權力不斷延伸、深入到該地區(qū)。在土司制度實施過程中,西南民族地區(qū)各民族不僅與元明清中央政府一道共同開拓中華疆域,逐漸推進國家“大一統(tǒng)”,而且促進了自身主動融入中華民族的政治共同體的歷史進程。

    (一)土司地區(qū)被納入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行政版圖

    元明清中央政府實施土司制度的目的在于維護民族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鞏固中央王朝的統(tǒng)治,逐步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從而有利于對西南土司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加強統(tǒng)治和管控。元明清時期土司制度的實施,為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納入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行政版圖提供了條件。

    有元一代,由于疆域過大,各行省轄境十分遼闊,各行省轄境內又有多民族分布,中央王朝在離“行省”首府偏遠的民族地區(qū)以及邊境地區(qū)設置了“宣慰司”“安撫司”“宣撫司”等土司機構。當時的土司制度雖屬草創(chuàng)時期,但設置區(qū)域以及這些機構名稱一直沿用下來,且成為土司機構和職官的專用名稱,為明代土司制度的豐富完善奠定了基礎。元代土司機構介于“行省”與“路、府、州”之間,主要起著上傳下達的作用,故《元史·百官志七》云:“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于下,郡縣有請則為達于省,有邊陲軍旅之事,則兼都元帥府,其次則止為元帥府。其在遠服,又有招討、安撫、宣撫等使”[3]2308。在必要之時,宣慰司、招討司、安撫司、宣撫司等土司機構,還可以代表“行省”單獨處理軍政事務。[4]652這是我國西南地區(qū)實施土司制度的開始。正如《黔南職方紀略》卷七所載:“元代土官有總管、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土府、土州、土縣凡七等。其在順元宣慰司者,有總管一、安撫使十三、土府六、土州三十七、土縣十二、長官司二百七十二。又有烏撒烏蒙宣慰及播州沿邊溪洞宣慰,皆在今貴州境?!盵5]卷七元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已基本上實施了“皆設土官管轄”的民族政策,也就是通過土司制度完全將西南地區(qū)納入中央王朝的版圖之中。

    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民族地區(qū)繼續(xù)施行并不斷完善土司制度?!睹魇贰肪砥呤堵毠傥濉份d:“洪武七年(1374),西南諸蠻夷朝貢,多因元官授之,稍與約束,定征徭差發(fā)之法。漸為宣慰司者十一,為招討司者一,為宣撫司者十,為安撫司者十九,為長官司者百七十有三。其府州縣正貳屬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經(jīng)歷皆流官,府州縣佐貳多流官。皆因其俗,使之附輯諸蠻,謹守疆土,修職貢,供征調,無相攜貳。有相仇者,疏上聽命于天子。又有番夷都指揮使司三,衛(wèi)指揮使司三百八十五,宣慰司三,招討司六,萬戶府四,千戶所四十一,站七,地面七,寨一?!盵6]1876如果按照這個數(shù)字計算,明代土司就是571家。但綜合多種統(tǒng)計,除甘肅、西藏之外,應為584家。明代的廣西、云南、貴州三省是當時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為集中之地,因此,中央政府在這些地方繼續(xù)實施土司制度。與元代相比,明代土司職官數(shù)量雖然有所減少,但這并不意味著明代中央政府失去對土司地區(qū)的控制。相反,明代因“改土歸流”政策漸進式推行,中央政府對部分土司地區(qū)從間接管控轉為直接治理。自洪武二年(1369)廣西太平府被改流后,中央政府相繼在思南、思州等地區(qū)進行武力改流,加之云南靖安宣慰司和貴州金筑安撫司的自請改流、“平播之役”的勝利,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qū)已改流土司達90余家。明代改土歸流雖不十分順利,甚至出現(xiàn)“改流復土”現(xiàn)象,但對清代大規(guī)模改土歸流提供了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

    清初至雍正年間,為了維護封建“大一統(tǒng)”,中央王朝沿襲元明兩朝的土司制度。時人在論及明代土司制度時說:“土官之設,惟云、貴、川、湖及廣西,而廣東瓊州府,亦間有撫黎之土縣佐?!盵7]933清初除了繼續(xù)在湖廣、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地設置土司外,還在甘肅、青海和西藏的一些地區(qū)推行土司制度。有專家統(tǒng)計,清代雍正年間大規(guī)模改土歸流前全國計有土司1156家,到清光緒時期尚存637家。[8]289~291清代土司總數(shù)與實施地域情況為:“清代鴉片戰(zhàn)爭前曾經(jīng)存在的土司,大約有八百多個。其分布區(qū)域,主要是湖廣、云南、貴州、廣西、四川和甘肅,青海和西藏也有少數(shù)土百戶、百長等。”[9]188~202清王朝一方面繼續(xù)實施土司制度,一方面又在不斷地進行改土歸流。如果說明代是被動實施改土歸流,那么,清代則是主動和有所作為地改土歸流。可以說,清代自始至終將改土歸流、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推行。

    西南地區(qū)各民族在土司制度以及改土歸流推行過程中,不僅使自己從“西南蠻夷”的身份演變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而且與元明清中央政府一道,在共同開拓國家疆域的過程中書寫歷史和創(chuàng)造歷史。

    (二)土司地區(qū)各民族共同守護國家領土

    在土司制度推行過程中,西南地區(qū)各民族不僅共同拓展了祖國疆域,而且在共同守護國家領土中作出巨大貢獻,從而推動了中華民族“自在”共同體向“自覺”共同體建設的歷史進程,并為中華民族未來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元代以降,隨著西南各地土司逐漸“歸附”“內化”,增強了土司轄區(qū)民眾對國家的認同。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是“邊裔蠻夷”,而將自身置于“內地編民”之中,主動納糧以資朝廷軍用。如明代“烏撒軍民府葉原常獻馬三百匹、米四百石于征南將軍,以資軍用”[6]8005;明朝“弘治三年(1490)、四年(1491)存積鹽課十八萬一千余引,召商上納銀米,以備軍餉”;弘治六年(1493)“命云南有司轉運騰沖、金齒倉糧六萬余石,貯之隴川、南甸等處,并開中云南鹽課提舉司”[10]467。萬歷十一年(1583),大學士張四維等言:“今日蒙發(fā)下戶部,本欲得云南庫貯礦課銀兩,起解二十萬,臣等著得該省遠在萬里,近者緬賊莽應里猖獗,隴川逆捕岳鳳及木邦罕虔黨助窺伺,騰越永昌之間大為騷擾,鎮(zhèn)巡官調漢土官軍,軍興,糧餉所費不貲,似應仍留彼處以濟緩急”[11]63。乾隆二十九年(1764)云貴總督劉藻奏議:“再練丁遠戍江邊,口糧宜量為折給。除南外下渡系茂隆廠沙丁,應聽該廠委辦外,其余土練,每名日給口糧鹽菜銀四分,頭目倍之。二土司按月赴卡巡查,往返需時,每次各給銀五兩,以資盤費?!盵12]17842上述事實說明,明清以來土司土兵從“自裹行糧”到與軍官同樣享受中央王朝劃撥軍餉,逐漸消除“西南蠻夷”與“內地編民”的區(qū)別。

    明清時期各地土司不僅納糧以資軍餉,而且積極服從中央政府軍事征調,或參與平定叛亂,或共同抗擊外敵入侵。據(jù)史載:“景泰七年(1456)命調保靖土兵協(xié)剿銅鼓、五開、黎平諸蠻,先頒賞犒之”;弘治元年(1488)“命播州歲調土兵一千助戍守”;弘治十四年(1501),調酉陽兵五千協(xié)剿貴州賊婦米魯;嘉靖三十三年(1554),“調永順土兵協(xié)剿倭賊于蘇、松”;萬歷年間,酉陽宣撫使冉躍龍多次遣兵援遼,并率師平奢崇明亂。[6]7993~8058明清時期,絕大多數(shù)土司自認為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中央政府一道共同維護地方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領土完整。時至近現(xiàn)代,西南土司地區(qū)各民族與中央政府共同抵御英法等帝國主義對云南、廣西的侵略。特別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南土司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如在滇西抗戰(zhàn)中,班洪土官胡忠華“遵令組織自衛(wèi),效忠抗敵”;永班土官麻哈“甘愿納土歸順,協(xié)助抗戰(zhàn)”,并“組織自衛(wèi)團,聽均部之指揮,以資自衛(wèi)”[13]393~394??箲?zhàn)時期,云南土司成立自衛(wèi)團,以資自衛(wèi),抗擊帝國主義的侵略,如云南潞江土司線光天成立怒江自衛(wèi)支隊,既宣傳教育群眾積極抗日,又主動投入抗戰(zhàn),打擊敵人。在一次次面對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包括土司在內的西南地區(qū)各族民眾,或奔赴疆場,痛殲頑敵;或劈山開路,搶運軍需;或節(jié)衣縮食,完稅納糧;或勞軍獻金,支援前線,他們不再是“西南蠻夷”,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土司制度下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祖國經(jīng)濟

    元明清中央政府土司制度的實施,不僅促進了內地與西南地區(qū)各民族的經(jīng)濟交往,而且使各民族在交往交流過程中,推進國家經(jīng)濟建設的“大一統(tǒng)”,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奠定了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他們自身也不斷融入中華民族經(jīng)濟共同體之中,助推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歷史進程。

    (一)中央王朝在土司地區(qū)實行統(tǒng)一的經(jīng)濟制度

    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施統(tǒng)一的經(jīng)濟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中央政府對土司地區(qū)賦稅和財政的管理,另一方面通過物流與人流促進中央政府與土司地區(qū)的聯(lián)系,加強了西南土司地區(qū)各民族與內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元明清中央政府通過賦役制度,將土司地區(qū)的經(jīng)濟活動逐步納入國家管理體制。主要采取了兩大舉措:

    一是通過賦稅制度,使西南少數(shù)民族獲得國家成員的合法身份。也就是說,國家從經(jīng)濟制度上肯定了土司地區(qū)各民族屬于國家成員的身份和地位,使他們從“西南蠻夷”華麗轉身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如《元史》所載:“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3]1346元代以降,西南地區(qū)各族民眾通過入籍納稅,從“邊裔蠻夷”轉換成為中央王朝治理下的“編民”,成為中央政府承認的“比于內地”成員。明代也有“割云南東川府隸四川布政使司,并烏撒、烏蒙、芒部皆改為軍民府,而定其賦役”[6]8004的賦役制度的記載;清政府實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后,賦稅地丁與“內地”一致,中央政府更是將土司地區(qū)視作“內地”,逐步實施全國整齊劃一的賦役制度,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經(jīng)濟活動與中央王朝融為一體,奠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jīng)濟基礎。

    二是通過規(guī)范貿易制度,使西南少數(shù)民族取得自由經(jīng)貿的合法地位。明清中央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規(guī),促進貿易市場的有序進行,從而維護國家的經(jīng)濟“大一統(tǒng)”,這對國家的經(jīng)濟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茶馬互市作為中央王朝在邊疆地區(qū)實行的一項財政政策,在為中央王朝提供戰(zhàn)馬、軍費的同時,也維護了邊疆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促進了各少數(shù)民族的友好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秦州、河州茶馬司及敘南、貴州烏撒、寧川、畢節(jié)等衛(wèi)市馬六千七百二十九匹”[14]131;洪武十九年(1386)二月,“命神策衛(wèi)指揮同知許英領校卒七百余人赍白金二萬二千六百五十兩往烏撒等處市馬,得馬七百五十五匹”[14]177;洪武十九年(1386)五月,“命虎賁右衛(wèi)百戶甘美率軍士千人赍白金三萬一百三十九兩往云南、東川等軍民府市馬,得馬二千三百八十余匹”[15]178。元明清中央王朝在土司地區(qū)設置茶倉,歷史文獻有“佇茶以待客商納米中買與西番商人易馬,各設官已掌之”[14]254的記載。茶馬互市不僅促進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影響著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民生問題。茶馬互易成為西南地區(qū)民眾的主要生計方式,關乎國計民生,對維護邊疆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元明清中央政府制定相關規(guī)定,規(guī)范茶馬互市的秩序和茶馬互易價格,如“定永寧茶馬司以茶易馬之價,宜如河州茶馬司例:凡上馬每匹給茶四十斤,中馬三十斤,下馬二十斤”[14]65。國家統(tǒng)一交易價格,制定禁令以維護茶馬互市的秩序,既促進貿易的有序進行,也為國家治理邊疆貿易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土司地區(qū)各民族共同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

    土司地區(qū)地廣人稀,經(jīng)濟發(fā)展滯后,為促進本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西南地區(qū)土司采取多種經(jīng)濟措施,各民族在這些措施引導下,共同促進土司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

    一是勸課農桑。西南地區(qū)土司十分重視轄區(qū)內的經(jīng)濟發(fā)展,鼓勵民眾對轄區(qū)內官田、役田、民田的墾植,種植玉米、番薯等農作物,如天??h知府和土司勸民墾熟田地,種植谷、麥、豆、玉米、薏米等物產(chǎn),玉米在“天??h山野遍種,以其實磨粉為糊,可充一二月。近來漢土各屬亦漸多種者”[15]賦役志。土司與當?shù)卣賳T勸民豐富糧食作物種類,如廣西太平府土司經(jīng)過努力,“力田日少,種麻日多,民頗得利,日用飲食多以麻易”[16]兵防。

    二是吸引漢民遷入土司地區(qū)。西南地區(qū)土司為了擴大轄區(qū)人丁數(shù)量,吸引漢民進入轄區(qū)佃種田地,制定諸多優(yōu)惠政策。如容美田氏土司出資鼓勵當?shù)馗髯迕癖婇_墾田土,并允許當?shù)孛癖妼⑻锿赁D租漢民,吸引了大量漢民進入容美地區(qū)。漢族移民到土司地區(qū),帶來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工具與農作物,促進了農業(yè)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

    三是鼓勵當?shù)孛癖姀V墾植、開財源、足衣食。如明代正統(tǒng)至景泰年間執(zhí)掌卯峒宣撫使的向那吾撰寫有一篇《廣墾植告示》,主要目的是“開財源以足衣食”。首先告知當?shù)孛癖娨恍ㄖ驳牡览恚骸爸蔚?,首重農桑。必土地辟,始有飽食之慶;樹植廣,乃無號寒之悲。蓋農桑者,衣食所從出也。故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若是則衣食之足,莫要于墾植之廣也?!苯又U述卯峒司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狀況:“地處邊夷,荒山雖多,而有水之地亦不少。前此干戈擾攘之秋,未暇廣行墾植,自本司襲職以來,幸獲蒙業(yè)而安。但民之耕織,雖未嘗廢,而豐衣足食之慶,究難歷豐歉而一致,是豈飽食要衣不可以力致歟?想亦由墮農自安,不力開墾,不勤樹植,任土地之荒蕪,而財源莫開使然?!庇谑?,向土司對當?shù)孛癖娞岢鼍唧w要求,并宣布政策:“凡有業(yè)之家,務相其有水處,概行開墾成田;即屬旱地,亦須遍行耕種。且桑麻之蓄,貴取不盡而用不竭,尤恐內有梗頑,敢于不遵示令,本司特設農官,以省勤惰,查其荒蕪,俾財源開而衣食足。無論年豐歲兇,鮮飽之嘆不聞,號寒之悲可免,此本司之所深愿也。為此示,仰司內人民知悉,務宜秦無違。倘有游手好閑,不思竭力墾植以開財源者,不惟難免農官懲責,即本司亦決不寬宥”[17]31~32。

    四是興修水利、津梁。云南順寧府轄區(qū)有樂平山,“萬歷中,再見山下有塘周里許,土知府猛寅所鑿,以資灌溉”[18]109;永寧羅氏土司不僅攜官僚屬臣捐獻薪俸二百金,而且還開道引渠,把水引到關嶺縣城,匯聚成水池,供人畜飲用;同時,還修筑水渠,灌溉了關嶺縣城周邊七百余畝田地。播州楊氏土司興修水庫,促進該地區(qū)農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土司興修水利工程為轄區(qū)內的農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三、土司制度下各民族共同推動社會發(fā)展

    元明清中央政府在推行土司制度、維護土司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的同時,積極引導西南土司地區(qū)各族民眾共同推動社會發(fā)展,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西南地區(qū)土司及轄區(qū)民眾,他們與中央政府互動配合,在共同維護土司制度、加強地區(qū)治理、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同時,助推了自身從“西南蠻夷”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轉變進程。

    (一)共同維護土司制度

    元明清中央政府實施土司制度,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權宜之計”。中央政府實施土司制度是為了實現(xiàn)國家的“大一統(tǒng)”,維護邊疆和蠻夷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土司及土司地區(qū)各族民眾在土司制度推行中,是處于弱勢的一方,只能被動執(zhí)行。元明清中央政府與西南地區(qū)土司機構為了確保土司制度的穩(wěn)定運行,雙方之間力求“互相賦權”,以達到博弈中的相對平衡。西南地區(qū)土司首先在“歸順”“內附”新王朝、新政權,且承認新王朝為合法統(tǒng)治的前提下,中央政府才承認土司在地方統(tǒng)治的合法性,讓其繼續(xù)承襲土司之職,管轄原有土地和土民,并要求其嚴格執(zhí)行土司制度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認同中央王朝的管控和約束。如土司職官制度就有職銜、官階、授職、機構、衙署等內容。《明史》之“職官”對土司有“附輯諸蠻,謹守疆土,修職貢,供征調,無相攜貳”[6]1876的規(guī)定,強調各地土司必須遵守中央政府政令、對中央王朝絕對忠誠。清代中央政府在降低土司職級的同時,規(guī)定各地土司“惟貢”“惟賦”“惟兵”,派遣流官管理土司事務,增強國家對土司地區(qū)治理和監(jiān)管的力度。西南地區(qū)土司為了與中央政府實施的土司制度相配合,也必須做好兩件事:

    一是認真執(zhí)行中央政府的各項規(guī)定。如應襲土司的承襲須經(jīng)“督撫查核,先令視事,令司府州縣鄰封土司具結及本族宗圖,原領號紙送部,具疏請襲”[19],中央政府頒賜誥敕、印章等信物后才能合法承襲。土司承襲的程序就包括委官體勘查核、取具宗支圖本、地方官吏保結、督撫具題請襲、授予土司職位等內容,應襲土司要求制作宗支圖本、鄰封土司要對應襲土司有結狀文書;土司承襲應遵守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等襲職次序。

    二是維護國家權力在轄區(qū)的正常運行。土司機構除了積極主動配合行省督撫、府州縣官員、土司機構流官等“主導運行”外,還要求土司轄區(qū)的土目、土吏、舍把、寨長等小吏“配合運行”,土司轄區(qū)里甲、保甲、糧長等官方基層組織“互動運行”,土司轄區(qū)鄉(xiāng)約、社倉、義倉等官民共建基層組織“協(xié)同運行”,土司本宗族以及轄區(qū)士紳階層等民間組織“參與運行”。由此形成國家權力在土司地區(qū)的“運行鏈”。可見,中央政府與西南地區(qū)土司之間雖有博弈,但在共同維護土司制度方面是一致的。

    (二)共同加強地區(qū)治理

    元明清時期的西南民族地區(qū),中央政府一直實行冊封少數(shù)民族頭人管理土地和人民,讓其世代承襲,統(tǒng)治轄區(qū)民眾,維護地方穩(wěn)定;中央政府通過土司制度的推行,促使西南地區(qū)土司和土司轄區(qū)民眾認同中央政府對西南土司地區(qū)的治理,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創(chuàng)造了廣泛的社會民意基礎。

    由于元代土司制度為草創(chuàng)時期,土司與中央政府共同治理土司地區(qū)的歷史文獻極為匱乏。明代中央政府的土司制度較為完善,既有國家管理土司事務機構,也有地方管理土司事務機構。國家層面管理土司事務的機構主要有禮部、吏部、兵部,其中禮部主要負責管理少數(shù)民族首領土官印信、諸蕃朝貢接待給賜等有關事務;吏部管理土司的機構主要是文選司和驗封司,主要管理對象是軍民府、土府、土州、土縣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文職土司”[6]1735;兵部管理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衛(wèi)所和“武職土司”的事務,主要由“武選司”“職方司”管轄宣慰、宣撫、安撫、長官司等領土兵的“武職土司”[6]1751~1752。清代的土司制度不僅更加完善,而且趨于嚴苛。清政府在中央設置了理藩院徠遠清吏司,主要管理土司事務,管理回部扎薩克與四川土司的政令、回城卡倫外各部落的朝貢、給銜等日常事務。地方政府為加強對西南土司地區(qū)的控制,土司必須接受府州縣流官節(jié)制,權力逐漸縮小。事實上,元明清時期的土司制度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如元代中央政府制定的土司管理制度主要涉及承襲、升遷、懲處、貢賦及土兵等制度,而明代土司制度是在元代土司制度基礎上增加了寬貸、文教及禮儀等制度。清代土司制度更趨完善,增加了撫恤、分襲、安插等制度,對土司制度加以規(guī)范。

    元明清中央政府不僅不斷完善土司制度,而且還根據(jù)西南土司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制定“多軌”行政制度,對土司地區(qū)進行差異化管理,有助于維持當?shù)孛癖姷纳罘绞?、宗教信仰、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元明清時期國家權力通過土司制度的實施和改土歸流的不斷推進,逐漸強力深入西南民族地區(qū)的阡陌之間。這種制度架構和設計,既維護了中央與地方的穩(wěn)定、各民族間的和諧,也保證了當?shù)赝了九c民眾參與到國家建設、社會管理中去。元明清中央政府管理土司的制度多種多樣,如“藏族的政教合一制,白族、彝族、傣族、壯族、土家族、苗族、水族、布依族等族的土官土司制,景頗族則是山官制等”[20]。即便同樣是藏族地區(qū),土司制度也不盡一致,既有政教聯(lián)合管理制、政教合一土司制,也有土千戶土百戶制、土屯結合管理制、土流并存管理制以及健全的土司管理體制等。[20]這些林林總總、千變萬化的土司制度,不僅有利于中央政府對西南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轄,也有利于當?shù)赝了九c土民在自我管理的同時,共同加強地方治理。

    (三)共同維護社會穩(wěn)定

    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對土司地區(qū)施行“因俗而治”政策時,各地土司積極配合中央政府,制訂了很多民間法,以共同維護社會穩(wěn)定,依法管理。

    一是國家制訂的成文法。諸如《明會典》《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大明律》《大清律例》中有“土司承襲”“土官承襲”“土司大計”“土司議處”等法規(guī)。如《大清律例》卷五《名例律下》之“徒流遷徙地方”條對土司犯罪遷徙地方規(guī)定得十分清楚。這體現(xiàn)了清代中央政府在實施土司制度時吸取了元明兩代治理土司及土司地區(qū)的經(jīng)驗與教訓,推行“恩威兼施”之術,取得一定的治理效果。從《土司纂例》中可知,清政府對土司地區(qū)土民管理有明確、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

    “凡土蠻猺獞苗人仇殺、劫擄,及聚眾捉人靴禁者,所犯系死罪,將本犯正法,一應家口父母兄弟子侄俱令遷徙;如系軍流等罪,將本犯照例枷責,仍同家口父母兄弟子侄一并遷徙;系流官所轄者,發(fā)六百里外之土司安插;系土司所轄者,發(fā)六百里外之營縣安插?!盵19]

    從上面國家成文法可見,元明清時期土司地區(qū)的社會發(fā)展并未游離于國家政權和有效管控之外,而是一直在接受國家政策控制和法制管理。

    二是土司制訂的民間法。西南地區(qū)土司在國家“上位法”的框架下,制訂了一些有利于管理轄區(qū)民眾的民間法,如《孟連宣撫司法規(guī)》《德格土司十三條成文法規(guī)》《理塘毛丫土司“登查卻松”》《思陀土司司法六條》,甚至一些土司文告、碑刻、族譜等,都具有約束轄區(qū)民眾、進行社會治理、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功能。就西南地區(qū)土司而言,他們不僅要遵守中央政府制訂的“上位法”以確保其合法性,也需要借助土司制訂的民間法對轄區(qū)內民眾實施社會管控。明代“水西土司安國亨、安信相仇殺,朝廷遣官議罪,安國亨當死,于是以三萬五千金自贖”[6]8010,這就是根據(jù)習慣法中以金、牛、馬、粟等處罰,從而達到維護土司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的目的。

    元明清中央政府對土司及土司地區(qū)的治理和管控,關鍵在于“治”。對于王朝國家和各地土司而言,如何規(guī)定、規(guī)范、保障雙方權利,規(guī)避利害沖突,避免發(fā)生變亂,著力維護、維系中央政府與土司之間的聯(lián)動互動關系,既確保中央政府的權威,充分體現(xiàn)對土司地區(qū)的社會治理,又保證各地土司的既得利益,認同中央政府統(tǒng)治的合法性,其平衡點就是“因俗而治”。因此,西南各地土司在遵循“因俗而治”政策和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他們也配合中央政府,共同加強法制建設,制訂地方法規(guī)。土司在制訂民間法時,一方面要嚴格遵守國家的“上位法”,另一方面必須千方百計處理好土司與中央政府的隸屬、土司與行省及府州縣流官政府的層級、鄰封土司之間的長期并存、土司家族內部的有機協(xié)調、土司權力與其屬民權利等五大關系,否則,土司制訂的民間法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四、土司制度下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是我國漢族和55個少數(shù)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其中,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元明清中央政府為維護西南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和實現(xiàn)國家“大一統(tǒng)”,與西南地區(qū)土司及各族民眾一道,共同發(fā)展學校教育,共同改變風俗習慣,共同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文化,促進王朝國家與土司地區(qū)各民族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

    (一)共同發(fā)展學校教育

    元明清統(tǒng)治者意識到文化教育對實現(xiàn)國家“大一統(tǒng)”的重要作用,因而采取興建學校、允許土司地區(qū)民眾參與科舉考試等方式,以推進儒家文化在土司地區(qū)的傳播。元代統(tǒng)治者在云南各地建立官學、書院等機構。明朝建立后,中央政府要求土司子弟必須進入國子監(jiān)學習,才允準承襲土司職銜:“土官應襲子弟,悉令入學,漸染風化,以革頑冥。如不入學者,不準承襲”[6]7997。明代中央政府將是否接受儒家教育與是否允許應襲土司承襲結合起來,不僅加強了對土司及土司地區(qū)的管控,而且促進了西南土司地區(qū)的文化發(fā)展。明代中央政府的舉措就是將儒家文化從土司階層傳播擴散至土司地區(qū)一般民眾。清代規(guī)定:“民間幼童十五以下者送入讀書,講習冠、婚、喪、祭之禮。”[6]1690我們可以從現(xiàn)存的土司家族譜牒中的家規(guī)、家訓中看出土司對儒家文化的深度接受和嫻熟運用。如容陽田氏土司家規(guī)中“孝父母以重根源”“和兄弟以敦同氣”“睦宗族以安先靈”“務勤儉以足衣食”等規(guī)定,就是在深度接受儒家文化之下而形成。元明清中央政府在要求西南地區(qū)土司建學的同時,還鼓勵土司地區(qū)民眾參加科舉考試,成為朝廷的可用人才,并成為儒家文化的傳播者,傳播中央王朝的“大一統(tǒng)”思想。[21]104如甕水猶氏土司家族歷代皆有科舉人才,并多成為朝廷教育部門的官員。東川府“康熙六十年(1721),設立學校,照中學例,歲試文、武童生,各取十五名,科試取文童十五名”[22]138。筆者在《烏江流域民族地區(qū)教育發(fā)展史》中對明清以來烏江流域科舉人才進行統(tǒng)計:進士533名,武進士95名,舉人3702名,武舉人1074名。[23]229這些人才大多出生于土司地區(qū),他們不僅成為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而且是中央王朝在土司地區(qū)宣傳“大一統(tǒng)”思想、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力量,這為中華民族“自在”共同體向“自覺”共同體發(fā)展累積了民眾基礎。

    (二)共同改變風俗習慣

    元明清中央政府為更好地管控土司地區(qū),在加大推行儒家文化力度的同時,與西南地區(qū)土司、土司轄區(qū)民眾共同改變風俗習慣,使西南土司地區(qū)風俗習慣符合國家主流意識。元代賽典赤瞻思丁認為“云南俗無禮儀,男女往往自相配偶,親死則火之,不為喪祭”,于是“教之拜跪之節(jié),婚姻行媒,死者為之棺槨奠祭”[3]305。元明清中央政府與地方官員對土司地區(qū)的風俗文化有意識地進行改變,尤其是儒家文化對土司地區(qū)各少數(shù)民族在其風俗變遷方面的影響十分顯著。明代謝東山所述貴州宣慰司轄區(qū)內民眾“俗尚樸實,敦重禮教,士秀而文,民知務本”,郭子章贊揚貴陽地區(qū)民眾“禮宗考亭,不隨夷俗,文教丕揚,人才輩出”[24]371。儒家文化的傳播不僅是中央王朝自上而下的推廣,而且是土司地區(qū)各族民眾在中央政府強令下逐漸接受與傳播,他們在接受儒家文化之后,對國家的認同感不斷加強,并逐漸成為傳播儒家文化、發(fā)展儒家文化的中堅力量,為國家“大一統(tǒng)”主流意識傳播發(fā)揮積極作用。

    (三)少數(shù)民族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文化

    土司制度實施時間較長的傣族、彝族、納西族等少數(shù)民族,他們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字,如《孟定土司源流》《耿馬宣撫司禮儀課賦底簿》《耿馬宣撫司銀課份田及禮儀》《耿馬土司地方史志》《耿馬宣撫司親供總圖冊結例志章程清冊》[25]1~15等歷史文獻均是用傣文撰寫,至今仍然保存。納西族的東巴文,是當今全球僅存的圖畫象形文字,被譽為民族文字的“活化石”。土司地區(qū)不乏用少數(shù)民族文字創(chuàng)作的大量文學作品,如苗族史詩《盤古歌》、彝族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等,這些文學作品深受讀者喜愛,豐富了中華文化寶庫。在科技和醫(yī)藥方面,哈尼族梯田、土家族織錦、苗族蠟染和醫(yī)藥、黎族紡織、藏醫(yī)藏藥、云南白藥等,促進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藏歷、傣歷、彝歷等少數(shù)民族歷法均各具特色;侗族鼓樓和風雨橋、傣家竹樓、土家族吊腳樓也反映了土司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高超的建筑水平;苗族、侗族、彝族的蘆笙,傣族的象腳鼓,壯族和土家族的山歌,這些均成為中國文化世界的藝術瑰寶。西南地區(qū)藏族的賽馬,侗族、彝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斗牛,壯族的飛繡球,苗族的打秋千,瑤族的打陀螺等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各具特色。土司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實和豐富了中華文化寶庫。

    五、結 語

    作為元明清時期管理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國家制度——土司制度,有效地將唐宋時期的羈縻制度間接管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轉變?yōu)橹醒胪醭瘜ν了镜貐^(qū)的直接治理,這既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更是國家制度助推社會進步的一次踐行。

    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土司制度鑄牢了中華民族“自在”共同體的基礎。元明清時期推行的土司制度,促使土司地區(qū)各民族民眾共同開拓疆域,共同發(fā)展經(jīng)濟,共同促進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對國家的認同,為中華民族“自在”共同體鑄牢了物質、制度、行為、精神諸方面的基礎,并推進中華民族“自在”共同體向“自覺”共同體的轉變,這是國家制度推動“西南蠻夷”向“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轉型的重要舉措。

    土司制度推動了“西南蠻夷”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進程。元明清三代實施土司制度的有壯族、藏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苗族、納西族、傣族、佤族、景頗族、哈尼族等20多個少數(shù)民族,他們在元代以前正史的少數(shù)民族傳記中書寫為“西南蠻夷傳”,而《明史》和《清史稿》則將這些少數(shù)民族傳記書寫為“土司傳”,歷史文獻對西南諸多少數(shù)民族稱呼的改變,不僅反映了國家制度從羈縻制度到土司制度的變化、中央政府治策的嬗變,佐證了土司制度的實施推動了“西南蠻夷”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客觀事實,而且蘊含著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歷史進程。同時,西南地區(qū)各民族在共同拓展中華疆域、共同發(fā)展祖國經(jīng)濟、共同推動社會發(fā)展、共同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漸進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共同創(chuàng)造中國歷史。

    參考文獻:

    [1]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8.

    [2] 尤中.中國西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3] 〔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4] 安介生.歷史民族地理(下)[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5] 〔清〕羅繞典.黔南職方紀略[Z].道光二十七年(1847),羅氏家刻本(2).

    [6] 〔清〕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7]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中華書局,1959.

    [8] 郭松義,李新達,楊珍.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 張捷夫.清代土司制度[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0] 明孝宗實錄[M].北京:線裝書局,2005.

    [11] 明神宗實錄[M].北京:線裝書局,2005.

    [12]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3] 云南省檔案局.抗戰(zhàn)時期的云南——檔案史料匯編[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5.

    [14] 明太祖實錄[M].北京:線裝書局,2005.

    [15] 〔清〕傅圣.鎮(zhèn)安府志[Z].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16] 〔明〕黃佐.廣西通志[Z].明嘉靖十年(1531)刻本.

    [17] 張興文,等.卯峒土司志校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8] 〔清〕周宗洛,等.順寧府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19] 〔清〕黃炳堃,笛樓.土司例纂[Z].板藏騰越廳署,光緒十七年(1891).

    [20] 李良品,談建成.“因俗而治”:明清時期土司地區(qū)的國家治理政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

    [21] 〔清〕江浚源.嘉慶臨安府志校注[Z].楊豐,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22] 〔清〕崔乃鏞,方桂梁,余澤春,等.東川府志·東川府續(xù)志(校注本)[M].梁曉強,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3] 李良品,等.烏江流域民族地區(qū)教育發(fā)展史[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

    [24] 〔民國〕劉顯士,谷正倫.貴州通志(點校本)[M].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10.

    [25] 尹紹亭,唐立.中國云南耿馬傣文古籍編目[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INITIAL EXPLORATION OF THE TU-SI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Wang Kun,Li Liangpin

    Abstract:During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si system in the southwest minority areas promot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southwest minority becoming the "self-contained"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conscious"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si system, state power went deep into the border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gradually realized the "great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Southwest Tu-si area have consciously integrated into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jointly expanding the Chinese territory, developing the motherland's economy,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reating Chinese cultu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four commons"). the Tu-si system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a "self-contained" community to a "self-conscious" community and accelerat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outhwestern minorities becoming memb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Keywords:southwest minorities; Tu-si system;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責任編輯:袁麗紅〕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中華民族
    學習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百善孝為先
    愛的共同體
    體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北廣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91蜜桃|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在线视频色国产色|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本五十路高清|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毛片儿|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 国产 在线|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在线视频色国产色|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1024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久久中文看片网| 岛国视频午夜一区免费看|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高清视频大片|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免费看十八禁软件|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av福利片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搞女人的毛片|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亚洲色图av天堂|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国产视频内射|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免费看日本二区|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嫩草影视91久久|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黄色视频不卡| 免费观看人在逋| 禁无遮挡网站|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av网站免费观看|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欧美在线黄色|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很黄的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熟女电影av网|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日本五十路高清|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国产av不卡久久|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免费看日本二区|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色在线成人网|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1024手机看黄色片|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婷婷激情| 久久精品91蜜桃|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91老司机精品|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乱freesex|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bbb黄色大片|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精品福利观看|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成人av教育|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久久中文看片网|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在线十欧美十亚洲十日本专区|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看免费av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亚洲九九香蕉|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 成人 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中国美女看黄片|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国产在线看|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91在线观看av| 色在线成人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亚洲18禁久久av|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 欧美乱妇无乱码|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中文字幕熟女人妻在线| www国产在线视频色|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成人欧美大片|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久久香蕉精品热| 亚洲18禁久久av|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欧美|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91老司机精品|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老司机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国产高清videossex|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超碰成人久久|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美女 人体艺术 gogo|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美女大奶头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男女做爰动态图高潮gif福利片|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五月天丁香|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又大又爽又粗|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www国产在线视频色| 不卡一级毛片|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瑟瑟在线播放|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 国产 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色哟哟哟哟哟哟|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日本a在线网址| 亚洲国产欧美网| 天堂√8在线中文|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91字幕亚洲|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or卡值多少钱|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亚洲片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欧美日本视频|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不卡一级毛片|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教育|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午夜福利18|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 午夜激情av网站|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亚洲五月天丁香|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老汉色∧v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久久中文看片网|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青草久久国产|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成人欧美大片|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丝袜av|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一夜夜www| 国产熟女xx|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av欧美777|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黄色 视频免费看|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bbb黄色大片|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又大又爽又粗|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9| 欧美zozozo另类|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videossex|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久久热在线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午夜影院日韩av|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免费看a级黄色片|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x7x7x7水蜜桃|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老汉色∧v一级毛片|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九九99|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夜夜爽天天搞|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青草久久国产|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成人手机av|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 亚洲全国av大片|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大片|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欧美黑人巨大hd|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www.自偷自拍.com|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久久中文看片网|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又大又爽又粗|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免费av毛片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午夜激情av网站| 制服诱惑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ponron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