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艷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就是讓學生正確地運用文字、言語,為往后的聽、說、讀、寫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新課程標準指引下,擯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構建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成了老師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方向,提倡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全方位能力和素養(yǎng)進行重點培養(yǎng)。本文對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進行了分析。
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應該有著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更加注重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課堂、老師與課堂這四者之間的關系。老師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以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揮,思維得到鍛煉,情感得到升華,使其在課堂學習中能將知識積累下來。構建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是對傳統(tǒng)課堂模式的一種超越。
一、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重要的一門科目,在新課標的背景下,語文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形式應運而生。與傳統(tǒng)教學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形式下,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不再是以知識為主的課堂,也不是單一的以老師為主的課堂。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建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有了好的課堂氛圍才能使學生真正地融入學習。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如果不使用能夠引起他們注意的方式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就不容易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目標。所以老師應該將小學語文教學和情境創(chuàng)設相融合,將生硬的語文知識轉變?yōu)樯鷦拥恼n堂情境。例如,在進行漢字教學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常是對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由于課堂教學不生動,所以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們可以在漢字教學中創(chuàng)設不一樣的情境,例如,游戲識字情境或者是故事化識字情境模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建游戲識字情境,以學習小學一年級第一課的漢字為例,老師可以利用“蘿卜蹲”的游戲來進行課堂創(chuàng)設,讓學生將不同的字戴在腦袋上,通過喊口號的方式來進行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對字進行認知鞏固,提高學生漢字的掌握程度。還可以通過漢字故事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老師可以出示甲骨文讓學生進行觀察,然后提出問題:“這些漢字你們都認識嗎?”老師再配合漢字演變的小視頻,給學生講述漢字的小故事,讓學生能通過故事和動畫的方式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從而能夠更好地掌握漢字的書寫方式。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參與學習中去,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再如,講解李白《望廬山瀑布》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搜集與廬山瀑布相關的資料,將廬山瀑布的壯美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身臨其境,然后將所看到的景象與詩中的描寫進行融合,讓學生嘗試不通過注釋,將詩中的內容講解清楚,從而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
二、開展有趣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習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之上的,構建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就是要創(chuàng)建一個對學生學習有幫助同時又生動有趣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老師在打造生態(tài)課堂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建設,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使學生能夠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小學語文課堂活動可以角色扮演、外出實踐等方式進行。例如,在三年級上學期《字典公公家里的爭吵》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再以自由分組的形式,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表演,最后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投票選出演得最好的一組。在進行預習時,學生要對角色的內容進行分析,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避免了老師講解課文內容的這種枯燥模式。再例如,以外出實踐的形式開展活動。在作文課《我眼中的春天》一課教學中,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外出實踐,讓學生觀察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再通過課堂上的討論與分享,引導學生先運用口頭作文的形式,將自己眼中的春天描繪出來,最后再對自己的作文加以潤色,成為一篇完整的作文。將這些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使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從而得到全面發(fā)展。
三、引導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未知的問題總是充滿著探索的欲望。老師要合理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課文內的知識。例如,在《烏鴉喝水》一課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老師首先在課前布置問題:“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預習,接下來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思維的分享,或者是通過簡單的課堂互動小實驗,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探索了解。在老師的引導下,不僅讓學生自主思考,還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增加了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前布置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分析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擺脫老師教的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對于構建和諧的生態(tài)課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對老師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zhàn),此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創(chuàng)新各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提升,讓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語文思維方法,提高課堂效率,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