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增國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等同于一堂課的初始階段,對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老師不注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伊始就開始對知識進行講解、教授。因為這樣的課堂導入枯燥乏味,沒有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所以課堂教學的質量并不好。那么,怎樣的課堂導入才是有效的呢?要如何開展課堂導入呢?本文以小學科學為例,從情境式導入、設疑式導入、實驗式導入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小學科學課堂應該如何導入。
我國有一句老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代表著開始,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就需要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不過,課堂導入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錯誤的課堂導入方法,不僅無法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還會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
一、通過情境式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有效途徑。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長時間的實踐發(fā)現,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情境式導入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將學生帶入真實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探索知識、感受知識。
例如,在教學《天氣的影響》的時候,若是直接教學相關內容,學生很有可能無法快速地理解知識,也無法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只是被迫地進行記錄、勾畫,并在課后進行背誦。這樣的教學效果顯然是不理想的,所以老師需要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情境式導入法,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首先,老師可以問學生:“今天的天氣是什么樣的?”因為這個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所以學生會產生一定的興趣,快速地進行回答。隨后,老師可以繼續(xù)提問:“在這樣的天氣里,你想做什么呢?這樣的天氣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因為第一個問題較為簡單,所以學生可以快速地回答出來,卻無法快速地回答第二個問題。老師這時可以將一些不同天氣的視頻和人們生活的視頻進行播放。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的感官,所以學生能夠快速地產生興趣,認真地觀看。在觀看后,學生會有一定的感悟,并主動地與周邊的人進行討論,對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中。由此可見,借助情境式導入,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根據情境進行自主的討論、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教學質量。
二、通過設疑式導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教學中的靈魂是問題,問題既可以讓師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去思考。所以老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將設疑式導入利用起來,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解答興趣。
例如,在教學《食物與營養(yǎng)》的時候,學生的年紀小,吃的食物大多數是隨心所欲的,或者是家里大人安排好的,所以對食物里蘊含的營養(yǎng)是不清楚的。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將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新知識上。比如,老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每個人每天都會吃一些食物,你知道這些食物中蘊含著什么對人體有用的營養(yǎng)成分嗎?”因為這個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所以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談論。但是由于學生掌握的知識不足以解決這一問題,討論半天得不出答案,老師就可以適時地將新課導入。這樣學生就會愿意參與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新課。
三、通過實驗式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科學教學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實驗式教學。在開展實驗式教學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對知識進行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入實驗,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把鹽放進水里》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課堂伊始準備一袋鹽和一些水,然后在水里一點一點地加鹽,并讓學生猜測往水里加多少克的鹽、水會變成什么樣、味道怎樣。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鹽,家里大人做飯的時候也會用到鹽,而且告訴自己鹽是很咸的,不能隨便吃,所以學生不管老師加多少克鹽都會說咸。而鹽是可以溶于水的,并且無色,所以水里不管放多少鹽都會是透明的。老師在放入一定的鹽后,可以告訴學生,此刻的鹽水是發(fā)苦的。因為這個答案顛覆了學生的認知,所以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好奇。這時,老師可以邀請某位學生上臺來驗證一下。在驗證完之后,老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鹽會變苦呢?加多少克鹽后水會變苦呢?”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產生興趣,老師適時地導入新課,就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借助實驗式導入,將學生不常見的現象帶到學生面前,學生就會想要知道“為什么”,這種渴望的心情會促使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導入對于課堂教學的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要重視課堂導入。由于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世間萬物都充滿了好奇,所以老師在開展課堂導入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去選擇適合的方法,比如,情境式導入、設疑式導入、實驗式導入。這些課堂導入的方法都可以快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才能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讓學生發(fā)現學習科學的樂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