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富
【摘? ? 要】小學科學課的主要內容是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主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通過調查、實驗、探究等活動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生活。它的產生既適應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又適應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加深了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科學? 關愛家人? 愛護校園? 熱愛自然? 關愛社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60
小學科學教學內容以實踐活動為主,開展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認知生活,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毒C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強調:綜合實踐活動必須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綜合性與個性的整體性,立足于每個學生能夠健全完整的發(fā)展。綜合實踐活動主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學生與自然、社會、自我等內容展開學習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巧搭平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它的產生既適應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又適應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學會感恩,從關愛家人做起
實踐活動中的內容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生活中尋找實例,讓學生通過實例來認清事實,明白道理,教會學生善于尋找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意義的事例。百善孝為先。如果說綜合實踐能很好地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那么感恩家人必須放在首位。例如,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課“媽媽的節(jié)日”,在這個主題里,教師應該教授學生從了解自己的母親開始,比如寫一寫有關媽媽的事情:媽媽的年齡、喜歡吃的東西、喜歡做的事情、最大的心愿等。在進行這項調查時,“媽媽的年齡”的回答情況是最差的。學生知道自己的疏忽,回到家就會馬上補足。在這一節(jié)里,還可以根據(jù)活動提示進行“媽媽的一天”觀察活動,把自己了解到的媽媽的作息時間、工作和家務情況記錄下來。
通過第一節(jié)了解自己的母親,學生知道媽媽的辛苦,從而會更愛媽媽。在對自己的媽媽了解后,讓學生議論著怎樣向媽媽表達母親節(jié)的祝福。借助這一節(jié)的實踐活動,可以讓每個學生帶一個熟雞蛋來學校,自己動手裝扮雞蛋,可以畫媽媽的樣子,也可以在雞蛋上寫寫祝福的話語;或者動手做心意賀卡,在上面畫上美麗的圖案,寫上最想對媽媽說的話或者贊美母親的詩詞與成語。把這兩樣東西做好,回家親手送給媽媽,她一定非常高興。
通過交流展示,學生把自己搜集、調查的資料展示出來,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關愛。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參加體驗大行動,每天幫媽媽做一件事情,體驗媽媽的辛勞。以點帶面,通過“媽媽的節(jié)日”的學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便會多了一份細心,更多了一份孝心,自然會想到家中的其他成員的生日、喜歡吃的東西和喜歡做的事情等,多了這份關愛,幸福美滿的生活不期而至,和諧家庭也由此創(chuàng)建起來。
二、愛護校園,從身邊做起
學生主要的學習和生活活動就在學校,學校是學生重要的成長場所,校園生活是學生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生命歷程的一個必經(jīng)階段。每個人都要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學校給予學生知識,學生回報學校什么呢?學生對校園大家庭有多了解呢?綜合實踐活動下中的“我愛學校”主題活動,開展了解學校、給學校提建議、為學校添光彩等實踐活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當好小主人,以學校為榮,從而更加熱愛學校。
學生是校園的主人,應該做到“校園是我家,整潔靠大家”??梢酝ㄟ^“校園小主人”的記錄,讓學生仔細觀察校園,把需要改善的地方和設施寫下;可以把各個學生的意見收集起來,交給學校領導參考。參與學校環(huán)境的建設,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會更加的強烈。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培養(yǎng)積極爭取榮譽的學生。以此為基點,號召學生以實際行動為學校爭光,做一個關愛學校的有心人,學校也會為學生而自豪。
三、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愛護環(huán)境要從小做起,小學正是學生思想慢慢形成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將會改變孩子一生的發(fā)展。熱愛學校環(huán)境,親近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必定可以豐富學生對自然的認識,而欣賞自然世界,就會發(fā)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關愛自然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初步形成自覺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和能力,并身體力行。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都比較喜歡小動物,但他們對動物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在“身邊的動物”一課中,剛好可以提供一些理論與實踐的指導,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動物、了解動物、飼養(yǎng)動物、宣傳保護動物這四個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照片展示加語言描述,圖文并茂,讓學生對身邊的小動物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保護動物與人類共存,已成為一個永恒的話題。通過這個主題活動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動物與人有許多相同之處,知道了動物與人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也懂得了愛護動物就是愛護人類本身。
四、關愛社會,以身作則
關愛社會是每個人的責任,教師應該教導學生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讓學生了解社會,熱愛國家,愛國守法,以身作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體驗與融入社會非常必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可以了解到許許多多在課堂上、校園內無法學到的知識,而“環(huán)?!边@個主題是我們作為一個自然人必須要時時講、事事講的重點話題。
學生可以通過活動了解社會現(xiàn)象,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體會自己與社會的關系,養(yǎng)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通過觀察、調查,學生會發(fā)現(xiàn)“白色污染”確實很嚴重,也認識到它們對環(huán)境和人的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在組織完交流展示后,可以提議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校園里的“白色污染”進行清理。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還可以組織全班學生對學校周邊的道路進行清掃。借著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不但讓學生懂得環(huán)保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明確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做個有心人,關愛社會,回報社會。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科學課的學習在于實踐,實踐的根本在于發(fā)現(xiàn),學生要學習科學,勇于實踐,關愛生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一天他們要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建設者。學生要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參觀、訪問、參與、合作探究了解社會現(xiàn)象,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定位,從小就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為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