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中國新能源車連續(xù)6年產銷全球第一,是否意味著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推廣與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xù)維持較高增速,達到10.9%。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方面,我國已經連續(xù)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了超過550萬輛新能源汽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為136.7萬輛,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為312.5萬輛,中國占全球新能源車總銷量的43.74%。
某種程度上,這顯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強勢之處。那么,連續(xù)6年產銷全球第一,是否意味著中國新能源車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全球占比逐年下降
記者統(tǒng)計了過去六年里中國新能源車及全球新能源車相關數據后發(fā)現:從2016年開始,雖說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不斷增長,但其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占比卻在逐年減少。
具體看來,2016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占全球新能源車總銷量的比例高達65.50%;在隨后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這一占比數字分別為63.69%、62.24%、54.81%。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在全球的市場占比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值。這意味著,其他國家的新能源車銷量占比正在逐漸上漲,并有趕超之勢。
全球銷量前十品牌自主僅占兩席
從熱銷品牌來看,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10的車企中,特斯拉、大眾、比亞迪位居前三,上汽通用五菱、寶馬、奔馳分別位居第四、第五和第六,雷諾、沃爾沃、奧迪、上汽緊隨其后。
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前十車企榜單中,外資品牌占據8席,而中國品牌僅占2席(比亞迪和上汽),這反映出中國車企仍需在品牌價值上不斷提升。
從車企銷量在全球新能源車的占比角度看,特斯拉在2020年的銷量已占到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的15.99%,第二名大眾品牌新能源車型的這一占比為7.05%,二者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從第三名開始,這一占比相差并不大。
銷量位居第三名的比亞迪2020年在全球新能源車的占比為5.73%,是第一名特斯拉的三分之一;位居第十名的上汽這一占比僅為3.24%,是特斯拉的五分之一。顯然,這個占比與特斯拉及大眾品牌相比微不足道。
這說明,在全球新能源車企里,目前依然是特斯拉一家獨大,大眾次之,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依然難以與這些外資品牌相提并論。
不可忽視的是,隨著外資品牌在華新能源戰(zhàn)略實施的加快,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退出市場,以及消費升級等綜合趨勢的影響,外資與中國品牌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全球銷量前十車型自主只占三席
從熱銷車型看,在2020年全球銷量前十名的新能源車中,特斯拉Model 3以36.52萬輛的銷量位居榜首;宏光MINI EV超越雷諾ZOE躍升至全球第二,兩者累計銷量均超過10萬輛,分別為11.93萬輛和10.04萬輛;緊隨其后的特斯拉Model Y和現代Kona EV分別位居第四和第五;大眾ID.3、日產聆風、奧迪e-tron、寶駿E系列、歐拉R1/黑貓則位居第五至第十。
從上榜席位數量上看,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前十的車型中,外資品牌車型占7席,而中國品牌車型僅占3席;在10萬輛級銷量車型中,中國品牌車只占據1席,外資品牌車占據2席。
從車型銷量占比上看,第一名的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的占比高達11.69%,宏光MINI EV的這一占比為3.82%;而寶駿E系列、歐拉R1/黑貓的這一占比更低,僅為1.53%和1.50%。也就是說,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特斯拉的市場份額是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冠軍宏光MINI EV的3倍多。
可見,在當前眾多的新能源車型中,特斯拉品牌的車型在全球的競爭力較強,尤其是在Model 3加速國產化后,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沖擊不小。
雖說我國新能源車的全球銷量占比呈下降趨勢,但2020年的占比依然超過四成。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從記者統(tǒng)計的上述數據直接反映出,我國無論是單一新能源車企還是單一新能源車型,它門在全球前十排行榜上的數量少之又少,且市場份額占比都較小?!翱傮w體量大,但并不強”可以說是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總體特點。當然,體量大離不開與日俱增的品牌數量做支撐。
在二三十年前的燃油車時代,轎車品牌遍地開花,最終出現“散亂差”的局面,而如今在新能源領域,品牌數量層出不窮,這是否意味著我國新能源車有可能會重演當年燃油車的局面?
肖亞慶坦言,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還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品質、消費者的感受上還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如何提升競爭力?
我國的新能源車為何“不強”?
分析人士認為,首先,當前我國的大多數新能源車型尤其是純電動車型,存在著較大的續(xù)航問題。尤其是冬季,純電動汽車“難過冬”;其次,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差,存在頻發(fā)的“三電”故障、自燃等問題,對車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再次,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公共設施不完善、保值率低等問題,也讓消費者對之印象大打折扣。
可喜的是,政府層面一直在從頂層設計上給予支持。近年來,我國相繼發(fā)布了約60多項支持政策和舉措支持新能源車的發(fā)展。
據肖亞慶透露,工信部作為頂層設計部門,接下來將從四方面開展相關工作:第一,根據市場的需要,進一步提高標準,進一步加強質量的監(jiān)管;第二,將新能源汽車與智慧道路、通信網絡、云端技術等先進技術進行集成,并通過電動化和智能網聯進一步融合,開拓出滿足消費者需要的新功能;第三,健全充電、停車等設施,同時提高公共交通電動化的水平;第四,在技術創(chuàng)新、國際貿易乃至標準法規(guī)的制定上,持開放合作的態(tài)度。
肖亞慶表示,這些舉措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注入新動力。無論如何,只有先突破續(xù)航、安全、充電等方面的問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才有望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