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網(wǎng)站5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如何在新冠疫苗接種方面后來居上眼下,中國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疫苗接種工作。而在一個月前,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接種和分發(fā)新冠疫苗方面還被認為是全球的落后者。反過來說,中國在遏制疫情方面太成功了,民眾沒有什么動力去接種疫苗。
然而,最近幾個星期,中國采取了“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鼓勵公眾加入全國性的群體免疫活動。
截至25日,中國各地已累計接種5.46億劑次新冠疫苗,足以為其19.5%的人口接種。中國現(xiàn)在的新冠疫苗接種數(shù)量幾乎是美國的兩倍。美國疫苗接種數(shù)量為2.89億劑次,位列全球第二。
就人均而言,中國的疫苗接種仍落后于美國和歐盟。歐美接種的疫苗劑量分別足以覆蓋45.1%和25.8%的人口。
但以目前的速度,中國也將很快縮小差距。中國現(xiàn)在每天為其國民接種超過1500萬劑次疫苗,比一個月前增加了3倍。中國每日接種疫苗數(shù)量占全球總量的一半。相比之下,歐盟、印度和美國每天的疫苗注射量分別為320萬、220萬和170萬劑次。
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國將在90天內完成為70%人口接種疫苗(這被認為是實現(xiàn)群體免疫的門檻)。而美國以目前的速度接種,將在102天內達到這一臨界點。
如果目前的接種效率持續(xù)下去甚至更快,中國的疫苗接種率將遠超美國。這樣會削弱美國目前的說法,即迅速的疫苗接種可以彌補早期應對疫情失誤并鞏固美國“抗疫贏家”的形象。
那么,中國疫苗接種后來居上的背后是什么呢?
在中國,新冠疫情已經(jīng)減少到零星局部散發(fā)。這意味著政府在說服民眾接種疫苗方面面臨不小的困難,與美國、印度等疫情肆虐的國家相比,中國人接種疫苗的緊迫性較低。
不過,即使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中國仍繼續(xù)實施一些世界上最嚴厲的防疫措施,以便在局部暴發(fā)疫情時切斷傳播。事實證明,這些措施,以及對病毒卷土重來的恐懼,是促使人們接種疫苗的強大動力。
5月中旬,安徽和遼寧的小規(guī)模疫情促使當?shù)卣谷藛T和車輛離開,關閉學校,并要求居民集體接受核酸檢測。幾天后,安徽報告稱,創(chuàng)紀錄的110萬人報名參加疫苗接種。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一直避免采取強制性的疫苗接種政策,但呼吁數(shù)千萬名國企職工以及9000萬名黨員,在疫苗接種運動中發(fā)揮榜樣作用。中國一些社交媒體用戶稱,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可以獲得免費禮物,如雞蛋、洗衣粉等。
中國疫苗接種運動的下一階段似乎是向城市周邊和農村地區(qū)擴散。截至本周三,北京2100多萬居民中的84%已經(jīng)接種至少一劑疫苗,而在西部省份的農村地區(qū),截至本月僅有約10%的人口接種疫苗。
中國衛(wèi)生專家鐘南山曾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在6月前完成為40%的人口(5.6億人)接種疫苗。當時,中國只有不到2%的人口完成了接種。照目前的接種速度,這個大目標是可以實現(xiàn)的?!?/p>
(作者格拉迪·麥格雷戈,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