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民,1966年出生,全職簽約司機。39年職業(yè)司機,30年老黨員。他時常記掛于心的一句話是:我是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的職業(yè)準則。
在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之時,馬寶民挺身一線、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危難時刻見真情,守護北京我先行?!?020年2月3日,北京首支醫(yī)護保障車隊成立,為定點醫(yī)院醫(yī)務工作者提供免費接送服務。馬寶民在第一時間報名加入車隊,志愿承擔接送醫(yī)護人員應急任務,3個月的堅守與付出,他順利、安全完成了全部任務。當他報名的時候,沒有考慮報酬,只想著能為抗疫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每天從下午4點開始,到夜里3點結束,接送醫(yī)護人員,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他的初心使命。他說:“抗疫是整個國家的事情,這不是某個人的事情,這個時候該上就要上,這是一個黨員應有的擔當?!?/p>
新冠病毒肆虐之初,很多人對病毒都有畏懼心理,馬寶民的愛人很擔心,對他說:“你接送普通人我不擔心,但接送醫(yī)務工作者我確實擔心?!彼麆t說:“沒事,誰讓咱是共產(chǎn)黨員呢。咱這時候不上,什么時候上?”
病毒肆虐,安全的應急服務成為馬寶民用心踐行的承諾。面對生命危險,馬寶民經(jīng)常跟年輕人“搶”單,他說自己今年50多歲了,年輕人的命比他的重要。保障車隊的司機師傅們每天在外奔波接單,吃一口熱乎飯,實屬不易,但對他們來說這都不叫事。為了保證及時服務醫(yī)護人員,馬寶民師傅選擇去離醫(yī)院不太遠的一個拉面館吃飯。有一天晚上剛端起飯碗,訂單就進來了,他就趕緊把飯擱下,立刻去執(zhí)行任務。
馬師傅是大時代中最平凡的個體,但卻用實際行動讓我們感受著不平凡的力量。
馬寶民還是個閑不下來的熱心人。1990年的亞運會、2008年的奧運會,他都報名擔當志愿者,協(xié)助保障場館附近的交通秩序。遇到堵車的時候,他總是第一時間給北京交通臺通報路況信息,提醒車主及早繞行。這些善舉雖都是小事,但卻實實在在排除了很多安全隱患,也幫助了眾多車主。
做一天好人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人。1993年馬寶民的好兄弟李德春因見義勇為獻出了年輕生命,此后26年,每逢年節(jié)李德春家里定有馬寶民忙碌的身影。2016年馬寶民的妻子發(fā)現(xiàn)李德春父親走路斜向一側,馬寶民立即送醫(yī)檢查深夜安排住院,并將自己的名字填在家屬欄直至老爺子出院。如今二老早已將他視若親生,他說李德春是獨子,讓二老孤單這不合適。對于這份歷經(jīng)歲月考驗的善良和義舉,馬寶民卻覺得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我覺得一方面是緣分,另一方面也是我作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的擔當?!?/p>
馬寶民堅持身體力行傳承英雄精神,踐行黨員本色,確保乘客出行安全。同時,也希望發(fā)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實現(xiàn)更大的社會價值,讓出行更加美好。1989年,北京市總工會頒發(fā)給馬寶民“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稱號;1990年、1991年,他被北京市交通局授予“先進生產(chǎn)者”榮譽稱號;2002年,被北京交通臺評為“溝通之星”;2019年5月,他被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評為“北京榜樣”第二周周榜人物;2020年6月,他所在的車隊獲評“北京榜樣”特別榜。
馬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