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丹
(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重慶 401220)
心律失常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該病具有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心律失常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暈厥、出汗、胸悶、頭暈等。該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fā)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從而危及其生命[1]。目前,臨床上常對心律失常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鹽酸普羅帕酮是治療心律失常的常用藥。臨床實踐證實,為心律失?;际褂名}酸普羅帕酮進行治療,雖然可有效地緩解其臨床癥狀,但停藥后其病情較易復發(fā)。有研究表明,在進行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為心律失?;颊呒佑弥兴庍M行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本文主要是探討用穩(wěn)心顆粒聯(lián)合鹽酸普羅帕酮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期間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2 例心律失?;颊?。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92 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46)和研究組(n=46)。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5 例,女21 例;其年齡為23 ~77歲,平均年齡為(52.14±13.75)歲;其中,室性心律失?;颊哂? 例,房性早搏患者有13 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有24 例。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27 例,女19 例;其年齡為22 ~79 歲,平均年齡為(53.24±13.72)歲;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有11 例,房性早搏患者有12 例,室上性心律失?;颊哂?3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的結果顯示,其患有心律失常。2)患者簽署了同意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1)患者合并有哮喘、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甲狀腺疾病或肺部疾病。2)患者近半個月內(nèi)服用過抗心律失常藥物。3)患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4)患者存在肝功能障礙。5)患者發(fā)病的原因為電解質失衡所致。
為兩組患者均使用鹽酸普羅帕酮進行治療。鹽酸普羅帕酮(生產(chǎn)企業(yè)為上海中西三維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31020452)的用法是:口服,初始的用藥量150 mg/ 次,3 次/d。從治療的第15 d 開始,為患者調(diào)整此藥的用藥量至100 mg/ 次,3 次/d。在此基礎上,為研究組患者加用穩(wěn)心顆粒進行輔助治療。穩(wěn)心顆粒(生產(chǎn)企業(yè)為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10950026)的用法是:將此藥用開水沖泡后服用,9 g/ 次。3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0 d。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其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的次數(shù)、室性早搏發(fā)生的次數(shù)、心電圖ST 段低于基線的距離、治療的總有效率及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將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分為以下三個等級:1)顯效:治療后,患者頭暈、暈厥、胸悶等癥狀完全消失,其心率恢復正常。2)有效:治療后,患者頭暈、暈厥、胸悶等癥狀基本消失,其心率基本恢復正常。3)無效:治療后,患者頭暈、暈厥、胸悶等癥狀未消失,其心率未恢復正常。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 有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不良反應包括輕度眩暈、嘔吐、口干等。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的次數(shù)、室性早搏發(fā)生的次數(shù)及心電圖ST 段低于基線的距離相比,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的次數(shù)、室性早搏發(fā)生的次數(shù)均更少,其心電圖ST 段低于基線的距離更短,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進行24 h 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的結果(± 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進行24 h 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的結果(± s)
組別 例數(shù) 心電圖ST 段低于基線的距離(mm) 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的次數(shù)(次) 室性早搏發(fā)生的次數(shù)(次)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6 1.70±0.29 1.50±0.21 141.34±19.52 76.34±12.62 6242.31±796.47 3734.25±416.47研究組 46 1.71±0.30 1.07±0.13 141.56±20.13 43.26±11.28 6253.25±793.24 1624.43±415.34 t 值 0.12 8.71 0.04 9.77 0.05 17.9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3.48%)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76.09%),P<0.05。詳見表2。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6.52%)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13.04%),P>0.05。詳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例(%)]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心律失?;颊甙l(fā)病的原因可能與其遺傳因素、心理應激反應、內(nèi)分泌紊亂及電解質紊亂等密切相關[2]。心律失?;颊叱4嬖谛墓δ苁軗p的情況。心律失?;颊咝墓δ苁軗p的程度若較輕,其較易存在心臟血流動力學障礙。心律失?;颊咝墓δ苁軗p的程度若較為嚴重,其較易發(fā)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從而危及其生命。目前,臨床上常對心律失常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鹽酸普羅帕酮是臨床上治療心律失常的常用藥。該藥可有效地抑制心肌β1受體,阻斷心肌傳導纖維的鈉離子內(nèi)流,從而減緩心肌傳導的速度。有研究表明,為心律失?;颊呤褂名}酸普羅帕酮進行治療,可有效地降低其心肌的興奮性,延長其心肌細胞膜動作電位時程及有效不應期,消除其房室結區(qū)折返激動的現(xiàn)象[3]。臨床實踐證實,為心律失常患者單獨使用鹽酸普羅帕酮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并不理想,停藥后其病情較易復發(fā)。中醫(yī)認為,心律失常屬于“心悸”、“怔仲”、“厥證”等范疇?!罢{(diào)律”是治療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則。穩(wěn)心顆粒屬于純中藥制劑。王芳芳[4]等的研究表明,為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穩(wěn)心顆粒進行治療,能有效地調(diào)節(jié)其心肌細胞膜上不同離子通道的電生理反應。穩(wěn)心顆粒主要的藥物成分包括甘松、三七、黃精、琥珀、黨參等。甘松具有行氣解郁的功效?,F(xiàn)代藥理學認為,甘松能夠有效地抑制心室肌細胞鉀、鈉、鈣通道的電流,通過增加內(nèi)層心室肌細胞(瞬時外向鉀電流)ITO 的強度來減小心室的跨壁復極離散度,從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甘松還可有效地阻斷cAMP-PKA 細胞信號轉導通路,避免心肌細胞鈣超載。三七具有理氣化瘀的功效?,F(xiàn)代藥理學認為,三七可起到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黃精具有滋陰益氣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認為,黃精可起到抗動脈硬化、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F(xiàn)代藥理學認為,黨參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心肌耗氧量,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從而起到抗血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5]。琥珀具有活血化瘀、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上述諸藥合用,具有養(yǎng)陰益氣、定悸復脈、活血化瘀、寧心安神的功效。臨床實踐證實,為心律失常患者單獨使用穩(wěn)心顆粒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并不理想,其頭暈、暈厥、胸悶等癥狀得到緩解需要較長的時間,從而可降低其對治療的依從性。近年來,臨床上常采用聯(lián)合用藥方案對心律失?;颊哌M行治療。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的次數(shù)、室性早搏發(fā)生的次數(shù)均更少,其心電圖ST 段低于基線的距離更短,其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這說明,為心律失?;颊呤褂梅€(wěn)心顆粒聯(lián)合鹽酸普羅帕酮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減少其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的次數(shù)和室性早搏發(fā)生的次數(shù),從而改善其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