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瓊
摘要: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經典古詩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由于學習方法的不正確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負擔。想要改善這種教學現狀,應該改善古詩文經典誦讀的教學方法,讓古詩文教學變得充滿趣味性。本文將分析小學生古詩文教學方法對策,探討小學生古詩文經典誦讀教學實踐,希望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古詩文;經典誦讀;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4-0025
經典的古詩文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生誦讀的過程也是一個有意義的過程,但是有太多需要學生背誦和記憶的內容就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多教師采取應試教育的方式,讓學生一字一句地背誦經典古詩文,而在不理解古詩文意思的情況下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這些古漢語知識并不是生活化的內容,反而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學生體會不到古詩文的韻味也體會不到古漢語知識的魅力,面對的只是分散零落的漢字,所以學生難以提起經典誦讀的興趣,并且在學習中不加以運用是很容易遺忘的。
一、小學生古詩文教學方法對策
1.深入挖掘文本內涵
語文教材之中所選取的都是經典的文章,這些經典佳作經過千百年引起一代一代人誦讀,其中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找到教學的側重點,不應該將教學的重點放在逐字逐句的翻譯和解釋上,要找到古詩文中的文化歷史背景以及人文情感元素。每一首傳統古詩文中都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元素和人文情感,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思想浸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從而能夠讓學生享受學習和誦讀古詩文的過程,能夠主動走進文字中體會作者寫作時的情感,從而挖掘古詩文深層次的內涵。
2.豐富教學的形式
小學生在進入中高年級之后所掌握的語文知識已經比較多了,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指導,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內容沒有太大的難度,所以誦讀古詩文經典內容是可行的。但是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教師講解得再好,學生不去聽和記,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將古詩文教學變得妙趣橫生,并為古詩文賦予生活化、現代化、人文化的故事,學生能夠獲得或深或淺的情感體驗,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古詩文教學的魅力。其次,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趣味性教學活動,讓教學動靜結合起來。比如,讓學生講述和表演有關詩人陶淵明、李白生活中的小故事,讓學生深入了解詩人的個人生活特點以及人格魅力,能夠嘗試理解詩人在寫故事時的心境,從而對古詩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學生津津有味地聽到詩人曾經的奇聞軼事之后再去誦讀古詩文,能夠產生不一樣的學習心態(tài)[1]。
二、小學生古詩文經典誦讀教學實踐
1.營造書香校園
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保證圖書館中有足夠的古詩文書籍,并保障圖書館全天開放,有專門的負責人員管理,并且每年更換一次書籍,或者讓學生將在家中看過的書籍共享到班級的圖書角中。為了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可以在每個月開展一次閱讀課,教師營造讀書促學的良好氛圍,還可以開展寫作課,讓學生寫與古詩文相關的開放性作文,并給學生批改和評價,提升學生對于古詩文誦讀的重視程度。其次,可以在學校范圍之內開展讀書月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校園氛圍。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讀書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意識,能夠做到隨時隨處讀書,養(yǎng)成愛讀書、會讀書、會用書的良好習慣[2]。
2.經典誦讀進課堂
在誦讀古詩文的過程之中可以消除一些不良因素,構建古詩文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首先,教師先讓學生掌握古詩文學習方式,感悟古詩文中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根據古詩文中的內容找與之相關的古詩文,并根據課堂上教師教授的方法體會古詩文的內涵,這樣既能夠練習和鞏固學習古詩文的方法,也能夠積累更多的古詩文,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留出時間讓學生進行競賽活動。比如,舉辦古詩文“美讀大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誦讀,比一比哪個小組朗讀得最好。也可以舉辦個人朗誦擂臺賽,讓學生通過個人競爭的方式去比賽誰朗誦的最有感染力。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誦讀習慣,可以在每節(jié)課上三分鐘時間內吟詩一首,可以自己作詩,也可以吟誦經典古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積累很多的古詩詞內容[3]。
3.古詩文進家庭
可以讓學生將課文古詩文內容拿到家中誦讀,教師每個月開展一次“家庭誦讀比比看”活動,讓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共同參與活動,從而能夠讓學生多接觸古詩文,也能夠讓家長共同受益。比如,教師搭建古詩文朗誦平臺,讓不同年級的學生與家長共同參加比賽,在誦讀大賽之中家長和學生根據需要配合去誦讀古詩文,通過這種形式能夠調動起學生參與誦讀詩歌的積極性,還能夠起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作用,從而打造良好的校園朗誦氛圍[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誦讀古詩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一個過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累課內外的古詩文,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教師還應該將古詩文的學習過程與生活化的內容相聯系,然后引導學生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運用。此外,教師還應該提升自己的文化基本功,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短時間理解教學內容的精髓,并提升誦讀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南君,張得琛.小學古詩誦讀教學問題及對策——以固原市原州區(qū)X小學為例[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0,41(11):92-97.
[2]蘆壽良.破譯古詩教學的密碼——關于提升古詩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課外語文,2019(13):67+76.
[3]沈潔.優(yōu)化小學低年級古詩詞誦讀教學的策略[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2):37-40+53.
[4]陳秀珍.激詩趣揚詩情潤詩心——小學古詩誦讀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名師在線,2020(2):9-10.
(作者單位:廣東省新興縣新城鎮(zhèn)昌橋小學52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