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紅霞(益陽市安化八中教師)
湖南新華書店集團推出湖南書香校園閱讀工程整體解決方案,與湖南省內(nèi)相關(guān)出版社聯(lián)合編纂“四維閱讀”叢書,鑄湖湘閱讀大觀。
“四維閱讀”之《泰戈爾詩選》收錄了鄭振鐸譯的《飛鳥集》和《新月集》,冰心譯的《吉檀迦利》和《園丁集》,以及白開元譯的《采果集》等五部散文詩集。這五部詩集在泰戈爾的五十多部詩集中應(yīng)該是最富有代表性的。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新課程標(biāo)準(zhǔn)》提到語文寫作教學(xué)的目標(biāo)有這么一句話:要“力求表達(dá)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古人就實現(xiàn)“獨特而真切的表達(dá)”,曾指出一條捷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奔磳W(xué)詩先必模仿,才能再創(chuàng)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大詩人萊蒙托夫青少年時期寫的詩中,許多就是普希金詩句的簡單改寫。這種模仿并不影響他在十四五歲就寫出了風(fēng)格獨特、令人驚嘆的抒情短詩。
《泰戈爾詩選》中,那清新唯美的語言,那敏銳獨特的視角,那靈動睿智的思想,那真摯又細(xì)膩的情感,激發(fā)了我們寫作的興趣,點燃了我們思想的火花。《飛鳥集》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名言警句;《新月集》里的每一點想法,都似曾相識;《園丁集》里的每一個場景,都讓人回味無窮;《吉檀迦利》盡管難懂,卻也蠻有嚼勁;《采果集》里的點點滴滴,都能讓我們收獲滿滿……
那如何模仿呢?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飛鳥集》的第二則寫道:
世界上的一隊小小的漂泊者呀,請留下你們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在這則小詩中,“小小的漂泊者”是一個隱喻,指飛翔的小鳥;“足印”也是一個隱喻,指小鳥曾偶作停留的印跡。
這樣的“漂泊者”以及它們的“足跡”實在太多太多了,如春花秋月,夏風(fēng)冬雪,等等。我們只要巧用修辭,就能讓這些生命鮮活靈動起來,它們都將在你的文字里留下不朽的“足印”。
“我思故我在。”詩人多愛思考,泰戈爾更是如此:
“海水呀,你說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問。”
“天空呀,你回答的話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p>
詩人眼里,不只有人可以思考,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思想的主體。它們都有思考的能力。帕斯卡爾說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自然界的事物也是如此。
可見,只要會思考,“疑問”就永恒;只要會思考,“詩意”也永恒。泰戈爾曾這樣寫道:
權(quán)威對世界說道:“你是我的?!?/p>
世界便把威權(quán)囚禁在她的寶座下面。
愛情對世界說道:“我是你的?!?/p>
世界便給予愛情以在她屋內(nèi)來往的自由。
這便是思考的意義。唯有思考,才能出智慧,才能將詩意上升到哲理。
泰戈爾在詩里這樣寫道:
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為一只鳥。
愿望,是人類行動的動力。在詩人眼里,有愿望的不僅僅是人,世間萬物,無不有自己的愿望。無論是兩個人,還是兩種事物,在一起久了,總渴望自己成為對方;為了實現(xiàn)心中美好的“愿望”,它們甚至可以進行身份的互換。
泰戈爾又寫道: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根和枝在不同的空間實現(xiàn)了身份的轉(zhuǎn)換,這是它們的愿望。
云和鳥如此,根和枝如此,花和葉如此,魚和水如此……萬物皆有“愿望”。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類似的“愿望”呢?
在泰戈爾不同的作品中,敘事視角或抒情視角隨時可能發(fā)生變化;即使在同一首詩中,這種變化也常出現(xiàn)。你可能是主,可能是仆;可能是王,可能是上帝;你可能是一個孩子,也可能是一位母親,還可能是一名智者……
比如詩歌《海邊》里的小孩子、商人、海水、波浪以及海邊。開始時,這群生命嬉戲著,“淡淡地閃耀著微笑”;后來,他們經(jīng)歷狂風(fēng)暴雨,航船的沉碎以及死亡的威脅。詩歌以孩童的視角一以貫之,代入不同的情境。
多變的視角,讓我們有很清晰的代入感,體會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生活。
當(dāng)然,模仿只是寫作的起步。真正要寫出獨特而真切的作品,創(chuàng)新是必要的。齊白石的關(guān)門弟子許麟廬模仿齊白石畫對蝦,達(dá)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許麟廬牢記恩師“學(xué)我者生,似我者亡”的教誨,博采眾長,悟出了“尋門而入,破門而出”的心得。齊白石作畫如寫楷書,古樸凝重,許麟廬反其道而行之,以狂草筆法入畫,悟出了獨特的大寫意畫風(fēng)。
如果我們學(xué)會了仿寫泰戈爾的散文詩,那就更上一層樓,開始創(chuàng)新吧。
《榕樹》(節(jié)選)
文/泰戈爾
喂,你站在池邊的蓬頭榕樹,你可會忘記了那孩子,那像巢于你的枝上又離了你的鳥兒似的孩子?
你不記得他怎樣坐在窗內(nèi),詫望著你伸在地下的糾纏的樹根嗎?
婦人們常到池邊,汲了滿瓶的水去,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搖動,好像睡著的人掙扎著要醒來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金絲的緞布機上穿來穿去。
兩只鴨子傍著蘆葦邊游著,在它們的影子上,游來游去,孩子靜靜地坐在那里想著。
他想做風(fēng),吹過你的蕭蕭的枝杈中;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隨了日光而俱長;想做一只鳥兒,棲息在你的最高枝上;還想像那兩只鴨,在蘆葦與蔭影中間游來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