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門診部耳鼻喉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急性扁桃體炎為常見的兒科疾病,多表現(xiàn)為咽痛、高熱等癥狀。該病起病急,病情進展快,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病情反復。外科手術是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的常用方式,雖然治療效果確切,但仍有發(fā)生術后出血等并發(fā)癥的風險?;純耗挲g較小,圍手術期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和生理疼痛,大大降低了患兒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故臨床治療中需要結合有效的護理措施以加快患兒康復進程。品質鏈干預模式是一種將全面質量管理及品質服務進行高度結合,為手術患兒提供專業(yè)化服務的護理模式[1]。本研究探討品質鏈干預模式對急性扁桃體炎患兒術后康復進程及疼痛程度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收治的89例急性扁桃體炎患兒?;純壕邮鼙馓殷w切除術治療。將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43例患兒納入對照組,將接受品質鏈干預模式護理的46例患兒納入觀察組。本研究經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純杭覍俸炇鹬橥鈺φ战M:男26例,女17例;年齡5~10歲,平均(7.54±0.83)歲;病程6~11 d,平均(8.48±1.07)d;體質量19~31 kg,平均(25.34±2.31)kg;單側扁桃體炎42例,雙側扁桃體炎1例。觀察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5~10歲,平均(7.49±0.82)歲;病程5~12 d,平均(8.42±1.05)d;體質量18~32 kg,平均(25.31±2.28)kg;單側扁桃體炎44例,雙側扁桃體炎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體質量、病變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扁桃體炎的診斷標準[2];②伴有不同程度咽痛、高熱等癥狀,行扁桃體切除術;③臨床資料完整;④無認知障礙。(2)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性疾??;②合并其他引發(fā)疼痛的疾??;③合并惡性腫瘤;④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
1.3 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患兒常規(guī)護理:為患兒安排好床位,向患兒家屬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保持病房安靜、整潔;引導患兒完成各項術前檢查,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術后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為患兒鎮(zhèn)痛,引導患兒按時用藥。
1.3.2觀察組 給予患兒品質鏈干預模式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組建品質鏈護理小組,制定護理方案:成立由科室護士長、責任護士、??漆t(yī)生組成的品質鏈護理小組,科室護士長負責對護士進行指導、培訓,制定護理方案并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分,與護士績效掛鉤,專科醫(yī)生負責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提供指導。(2)入院后護理:①為患兒安排安靜、整潔的病房,在病房中使用空氣加濕器;②積極采取降溫措施,如額頭冰敷、溫水擦浴等,對物理降溫無效的患兒遵醫(yī)囑使用藥物降溫;③向患兒及家屬講解疾病誘因、手術流程、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預防手段,告知家屬手術治療的優(yōu)勢;④密切關注患兒心理變化,及時進行心理護理,采取合理的鼓勵措施增強患兒手術信心。(3)術前護理:協(xié)助患兒做好各項術前相關檢查,術前再次向患兒及家屬講解手術過程及效果,使患兒意識到手術的重要性,指導患兒術前12 h禁食,術前6 h禁飲。(4)術中護理:①在等待手術期間,通過游戲、家長陪伴等方式引導患兒進入手術室;②注意術中的保暖措施,合理控制手術室溫度,術中輸液使用加熱裝置保溫。(5)術后護理:①術后2 h在患兒頸部外敷冷藏后的降溫貼,或指導患兒含氯化鈉冰塊,每8 h更換 1次;②遵醫(yī)囑進行霧化治療,必要時應用鎮(zhèn)痛藥,采用播放動畫片、家長陪伴患兒看漫畫書等方式轉移患兒對疼痛的注意力;③術后4~6 h進食流質食物,3 d后根據患兒情況逐漸過渡至普食;④術后2 h指導患兒進行床上肢體活動,術后4~5 h鼓勵并協(xié)助患兒下床站立,術后6 h引導患兒進行適度的室內活動,術后第2天開始鼓勵患兒多與護士或家屬進行游戲。
1.4 觀察指標(1)康復進程,包括術后假膜形成時間和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2)疼痛程度:護理前及護理 1周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評估患兒的疼痛程度,分值范圍0~10分,得分越低提示疼痛程度越低。
2.1 康復進程觀察組假膜形成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康復進程比較
2.2 VAS評分護理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比較分)
急性扁桃體炎是腭扁桃體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癥。扁桃體切除術雖然在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方面的效果確切,但患兒年齡較小,在圍手術期易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加上術前禁飲、禁食帶來的不舒適體驗,均可導致患兒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嚴重影響患兒術后康復。因此,在圍手術期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提升術后康復效果。
品質鏈護理是根據患兒護理需求強化醫(yī)護人員對扁桃體切除術患兒的護理理念,為患兒提供全程、規(guī)范、持續(xù)的最佳護理服務模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假膜形成時間和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均較對照組短。這提示對急性扁桃體炎手術患兒應用品質鏈干預模式可加快術后假膜形成及創(chuàng)面愈合。在進行品質鏈護理干預的過程中,通過組建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組成的護理團隊,定期對組員開展專業(yè)指導培訓,將組員績效與護理質量掛鉤,為醫(yī)護人員提供標準化引導,能夠最大程度提升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及工作效率,從而使護理工作實施過程中能夠以路徑化護理為主線,落實護理工作的規(guī)范性和統(tǒng)一性,進而提升護理質量。急性扁桃體炎患兒發(fā)病期間多伴有體溫急劇上升,護理人員采取多種降溫措施并注意為患兒補充水分,可及時控制體溫,減輕患兒不適感[4]。對患兒及家長進行針對性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能夠使其了解手術的重要性及手術效果,提升治療信心,進而以積極態(tài)度面對手術[5-6]。護理人員借助玩具、游戲、家長陪伴等方式引導患兒進入手術室,能夠減輕患兒心理壓力,增加患兒安全感;術中做好保暖與輸液保溫措施,有利于減輕患兒的應激反應,促進術后恢復[7-8]。積極指導急性扁桃體炎患兒的術后飲食、活動,也有利于縮短康復時間。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護理后VAS評分較對照組低,提示品質鏈干預模式能減輕急性扁桃體炎患兒的術后疼痛。扁桃體位于咽喉部,周圍神經、血管組織豐富。術后疼痛為急性扁桃體炎患兒的主要問題,而術后2 h采用頸部外敷冷藏后的降溫貼或口含氯化鈉冰塊的方法,通過低溫刺激血管收縮,從而減少局部血流量,改善血管通透性,可有效預防水腫、滲血,同時可對肌肉牽張反射發(fā)揮抑制作用,最終產生局部鎮(zhèn)痛效果,減輕患兒疼痛[9-10]。
綜上所述,對接受扁桃體切除術治療的急性扁桃體炎患兒應用品質鏈干預模式可加快術后假膜形成及創(chuàng)面愈合,改善術后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