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芳,武艷姣
(洛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河南 洛陽 471000)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發(fā)病急驟,進展快,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死亡率。ACI常伴發(fā)不同程度的腦水腫且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加之長期臥床、肢體制動易引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研究報道,ACI合并偏癱患者DVT發(fā)生率高達50%以上[1]。目前,溶栓是治療ACI的有效方法,但受經濟因素、治療時間窗的影響,多數(shù)患者錯失溶栓機會,抗凝治療成為首選方法。低分子量肝素鈣是臨床常用的預防血凝塊形成的藥物,主要用于治療深部靜脈血栓形成[2]。阿加曲班是一種新型凝血酶抑制劑,可直接抑制凝血酶,改善預后。與肝素鈣相比,能否提高臨床療效需進一步驗證?;诖?,本研究探討阿加曲班與低分子量肝素鈣分別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ACI合并下肢DVT患者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洛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6例ACI合并下肢DVT患者。將接受低分子量肝素鈣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的48例患者納入肝素鈣組。將接受阿加曲班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的48例患者納入阿加曲班組。肝素鈣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0~83歲,平均(59.65±8.54)歲;病程4~72 h,平均(30.22±8.85)h;合并高血壓 9例,高脂血癥4例,心血管疾病6例,糖尿病5例。阿加曲班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41~82歲,平均(61.23±9.11)歲;病程5~72 h,平均(32.11±9.11)h;合并高血壓10例,高脂血癥6例,心血管疾病5例,糖尿病4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合并癥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選例標準(1)納入標準:①診斷為ACI,病程≤72 h,合并下肢DVT;②意識清醒,病情穩(wěn)定。(2)排除標準:①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②意識障礙;③進展性腦梗死;④其他急慢性嚴重疾病;⑤對阿加曲班、低分子量肝素鈣、氯吡格雷過敏;⑥中途轉變治療方案。
1.3 治療方法
1.3.1肝素鈣組 入院后患者接受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腦保護、改善循環(huán)、擴容、降壓、降脂、降糖、脫水等。低分子量肝素鈣(天津紅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706)聯(lián)合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42)治療。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鈣,每次5 000 U,每日1次,連用7 d??诜冗粮窭?,每次75 mg,每12 h口服1次,連續(xù)用藥14 d。
1.3.2阿加曲班組 給予患者阿加曲班(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0918)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第1、2天靜脈泵入阿加曲班120 mg·d-1,25 mL·h-1,48 h不間斷給藥,第3~7天靜脈泵入20 mg·d-1,25 mL·h-1,抗凝治療結束后口服氯吡格雷,每次75 mg,每日1次,連續(xù)用藥14 d。
1.4 觀察指標
1.4.1臨床療效 根據(jù)癥狀、體征和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估療效。顯效,即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NIHSS評分降低>90%;好轉,即癥狀和體征好轉,NIHSS評分降低45%~90%;進步,即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NIHSS評分降低18%~44%;無效,即未達到上述標準。將顯效、好轉、進步計入總有效。
1.4.2血清學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靜脈血3 mL,離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和肽素、N末端腦鈉素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
1.4.3凝血功能 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1.4.4不良反應 記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包括結膜充血、牙齦出血、呼吸困難、惡心。
2.1 臨床療效阿加曲班組治療總有效率較肝素鈣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血清和肽素、NT-proBNP水平治療前,兩組血清和肽素、NT-proBN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和肽素、NT-proBNP水平低于治療前,阿加曲班組血清和肽素、NT-proBNP水平低于肝素鈣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和肽素水平比較
2.3 血小板計數(shù)、APTT治療前,兩組血小板計數(shù)、APT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小板計數(shù)少于治療前,兩組APTT長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阿加曲班組血小板計數(shù)少于肝素鈣組,阿加曲班組APTT長于肝素鈣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小板計數(shù)、APTT比較
2.4 不良反應肝素鈣組發(fā)生結膜充血2例,牙齦出血2例,惡心1例;阿加曲班組發(fā)生結膜充血2例,牙齦出血1例,呼吸困難1例,惡心2例。阿加曲班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50%(6/48)]與肝素鈣組[10.42%(5/4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03,P=0.749)。
ACI是血小板功能異常、動脈血管硬化、血流動力學改變、高凝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所致的疾病,常伴發(fā)下肢DVT,增加治療難度[3]。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ACI,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針對ACI還需結合抗凝治療。低分子量肝素鈣是一種抗凝血酶Ⅲ依賴性抗血栓形成藥,與普通肝素鈉的藥理作用基本相似,主要用于預防血凝塊形成,防治深部靜脈血栓形成[4-5]。阿加曲班是一種小分子凝血酶抑制劑,可直接與凝血酶結合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纖維蛋白形成,發(fā)揮促纖溶的作用;阿加曲班可進入血栓內部與血栓內纖維蛋白凝血酶相結合,達到溶解血栓的效果[6-7]。本研究結果顯示,阿加曲班組總有效率高于肝素鈣組。這表明與低分子量肝素鈣相比,阿加曲班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的療效更佳。NT-proBNP、和肽素是反映腦血管疾病情況的生物學指標。NT-proBNP為BNP裂解產物,在腦梗死患者體內呈高表達;和肽素是一種神經肽,腦組織受損時,其水平明顯升高,與腦血管疾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關[8]。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阿加曲班組血清NT-proBNP、和肽素水平低于肝素鈣組。這提示血清NT-proBNP、和肽素水平降低可能是阿加曲班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ACI患者的藥理機制之一,但具體作用機制需要臨床進一步探討。ACI患者多處于臥床或昏迷狀態(tài),血流動力學異常變化,導致DVT風險升高。阿加曲班作為小分子物質,具有高選擇性,可與凝血酶催化位點可逆性結合,進而發(fā)揮直接抑制凝血酶的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阿加曲班組血小板計數(shù)少于肝素鈣組,APTT長于肝素鈣組。這表明阿加曲班聯(lián)合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ACI合并下肢DVT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改變血流動力學情況,降低DVT風險。
與低分子量肝素鈣相比,阿加曲班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ACI合并下肢DVT患者的效果更好,有助于降低血清和肽素、NT-proBNP水平,改善血流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