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中原油田濮東醫(yī)院 耳鼻喉科,河南 濮陽 457001)
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患病率為10%~25%,以噴嚏、鼻塞、鼻癢等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1]。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是α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已被廣泛用來治療AR,但AR涉及多種遞質,單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往往難以完全控制臨床癥狀。孟魯司特鈉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抑制多種炎癥細胞因子的釋放。本研究探討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治療AR患者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原油田濮東醫(yī)院收治的72例AR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將患者分為常規(guī)組(36例)與聯(lián)合組(36例)。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呒凹覍俸炇鹬橥鈺?。常規(guī)組:女19例,男17例;年齡18~54歲,平均(34.71±7.29)歲;病程3個月~16 a,平均(4.06±1.58)a;間歇性AR 23例,持續(xù)性AR 13例。聯(lián)合組:女20例,男16例;年齡18~56歲,平均(35.32±7.75)歲;病程3個月~18 a,平均(4.20±1.65)a;間歇性AR 22例,持續(xù)性AR 14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過敏性鼻炎[2]的診斷標準;②既往未接受抗白三烯及抗組胺藥物聯(lián)合治療。(2)排除標準:①扁桃體肥大程度超過Ⅱ度;②合并腦、心、腎、肝等功能障礙;③存在鼻腔手術史。
1.3 治療方法
1.3.1常規(guī)組 給予患者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深圳大佛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317)治療,每次1~3噴,每日2次,持續(xù)治療4周。
1.3.2聯(lián)合組 于常規(guī)組基礎上加用孟魯司特鈉(Merck Sharp & Dohme B.V.,國藥準字H20181187),每次10 mg,口服,每日1次,持續(xù)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1.4.1療效 療效指數(shù)為治療前癥狀評分減去治療后癥狀評分所得的數(shù)值除以治療前癥狀評分。療效指數(shù)≥50%為顯效;療效指數(shù)20%~49%為有效;療效指數(shù)<20%為無效??傆行蕿轱@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4.2鼻炎癥狀評分 鼻炎癥狀包括鼻癢、打噴嚏、鼻塞、流涕。鼻癢:無為0分;間歇性但可耐受記1分;明顯蟻行感但尚可耐受記2分;嚴重蟻行感且難以忍受記3分。打噴嚏:無為0分;每次3~9個記1分;每次10~14個記2分;每次超過14個記3分。鼻塞:無為0分;偶有鼻塞記1分;明顯鼻塞記2分;嚴重鼻塞記3分。流涕:無為0分;擤鼻次數(shù)每日≤4次記 1分;每日5~9次記2分;每日超過9次記3分。
1.4.3血清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osinophile cationic protein,ECP)、白細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擾素(interferon-γ,INF-γ)、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試劑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1 療效治療后,常規(guī)組顯效17例,有效13例,無效6例;治療后,聯(lián)合組顯效26例,有效10例。聯(lián)合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36/36)]較常規(guī)組[83.33%(30/36)]高(χ2=4.546,P=0.033)。
2.2 鼻炎癥狀評分治療前,兩組鼻癢評分、打噴嚏評分、鼻塞評分、流涕評分以及鼻炎癥狀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鼻癢評分、打噴嚏評分、鼻塞評分、流涕評分以及鼻炎癥狀總分低于治療前,聯(lián)合組鼻癢評分、打噴嚏評分、鼻塞評分、流涕評分以及鼻炎癥狀總分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鼻炎癥狀評分比較分)
2.3 sIgE、ECP治療前,兩組血清sIgE、EC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sIgE、ECP水平低于治療前,聯(lián)合組血清sIgE、ECP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2.4 IL-2、IL-4、TNF-α、INF-γ、IgE治療前,兩組血清IL-2、IL-4、TNF-α、INF-γ、Ig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2、INF-γ水平高于治療前,聯(lián)合組血清IL-2、INF-γ水平高于常規(guī)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IL-4、TNF-α、IgE水平低于治療前,聯(lián)合組血清IL-4、TNF-α、IgE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sIgE、ECP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2、IL-4、TNF-α、INF-γ、IgE水平比較
AR屬于變應性炎癥,可誘發(fā)支氣管哮喘、鼻息肉、中耳炎等疾病。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是治療AR的常用藥物,通過興奮突觸前后膜α受體促使鼻黏膜微血管收縮,減輕鼻黏膜充血,改善通氣,且具有抗組胺的作用[3]。
AR炎癥反應過程中,由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介導釋放的組胺及白三烯受體是關鍵遞質,而白三烯介導的變態(tài)反應強度是組胺的1 000倍左右[4]。孟魯司特鈉可特異性抑制白三烯受體,抑制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及黏附分子表達,并可穩(wěn)定肥大細胞脫顆粒,誘導Th1細胞分化與成熟,抑制多種炎癥細胞因子釋放。孫柳等[5]研究顯示,孟魯司特鈉輔助氯雷他定片治療AR患者的總有效率由79.24%增至94.33%,并可調節(jié)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治療后聯(lián)合組鼻炎癥狀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這表明采用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治療AR患者,可改善鼻炎癥狀,療效顯著。AR患者血清sIgE、ECP呈異常高表達,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這提示AR病情與慢性炎癥反應狀態(tài)存在密切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lián)合組血清sIgE、ECP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這表明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治療AR患者,可降低血清sIgE、ECP水平,進一步證實了聯(lián)合用藥的療效。
AR患者鼻腔黏膜炎癥改變,導致Th1與Th2細胞及其細胞因子嚴重失衡,Th2免疫活性過度升高,IL-4、TNF-α等Th2細胞因子水平上升,而IL-2、INF-γ等Th1細胞因子水平降低[6-7]。AR的發(fā)生及病情進展與IgE水平關系密切[8]。過敏原結合IgE后,肥大細胞脫顆粒,促進炎癥遞質與細胞因子的釋放,導致AR發(fā)作[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lián)合組血清IL-2、INF-γ水平高于常規(guī)組,血清IL-4、TNF-α、IgE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這表明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治療AR患者,可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
綜上可知,采用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治療AR患者,可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血清sIgE、ECP水平,改善鼻炎癥狀,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