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杏麗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河南 商丘 476100)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fā)生多與遺傳、免疫刺激、胎盤缺血、氧化應激等有關,患者常表現出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惡心、嘔吐等癥狀[1]。目前,臨床上針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多采用剖宮產術終止妊娠。剖宮產術式不僅對醫(yī)生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而且對麻醉的要求也較嚴格。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和安全性等存在較大的差別。故尋找高效、安全的麻醉方式已經成為臨床醫(yī)療人員追求的目標?;诖?,本研究探討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麻醉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行剖宮產的7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本研究經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颊呒凹覍俸炇鹬橥鈺2捎秒S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5例)。對照組:年齡24~35歲,平均(29.57±3.74)歲;體質量47~76 kg,平均(61.57±4.28)kg;孕周35~39周,平均(37.11±1.14)周。觀察組:年齡22~36歲,平均(29.34±3.24)歲;體質量49~75 kg,平均(62.09±3.84)kg;孕周36~39周,平均(37.28±1.25)周。兩組年齡、體質量、孕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婦產科學》[2]中有關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診斷標準;②精神、智力發(fā)育正常;③凝血功能正常;④符合剖宮產指征。(2)排除標準:①存在麻醉禁忌證;②合并其他妊娠期疾病;③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缺陷;④合并感染性或傳染性疾病。
1.3 麻醉方法兩組患者均于術前6 h禁食,術前4 h禁水。麻醉前,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等),給患者吸氧并建立靜脈通道。給予對照組患者硬膜外麻醉:指導患者取側臥位,在L2~L3椎間隙進行穿刺(穿刺深度至硬膜外腔),并向頭端置管4 cm;配制5 g·L-1的羅哌卡因(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51)和10 g·L-1的利多卡因(江蘇朗歐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258)的混合液,首次劑量為5 mL,若患者5 min后未出現全脊柱麻醉則注入10 mL(視患者情況注入藥物,最大量不超過20 mL),依據產婦實際情況調整麻醉藥物的應用劑量。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指導患者取側臥位,在L3~L4椎間隙及蛛網膜下腔進行穿刺,出現腦脊液后于蛛網膜下腔注入10 g·L-1的羅哌卡因1 mL與10 μg的芬太尼,依據產婦實際情況調整麻醉藥物的應用劑量。術中均需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1.4 觀察指標(1)記錄患者麻醉前、麻醉30 min及手術停止時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2)記錄新生兒出生1分鐘和5分鐘的阿氏(Apgar)評分:該評分共5項條目,10分制,Apgar評分越高,表明新生兒健康狀態(tài)越好。(3)記錄患者惡心嘔吐、低血壓、尿潴留的發(fā)生情況。
2.1 血流動力學麻醉前,兩組HR、SBP、DB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30 min和手術停止時,觀察組HR、SBP、DBP均高于對照組(P<0.05);麻醉30 min和手術停止時,兩組HR、SBP、DBP均低于麻醉前(P<0.05);手術停止時,兩組HR、SBP均高于麻醉30 min時,兩組DBP低于麻醉30 min時(P<0.05)。見表1。
2.2 Apgar評分觀察組新生兒出生1分鐘和5分鐘的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參數比較
表2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分)
2.3 不良反應對照組發(fā)生惡心嘔吐7例,低血壓4例,尿潴留2例;觀察組發(fā)生惡心嘔吐3例,低血壓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1.43%(4/35)]較對照組[37.14%(13/35)]低(χ2=6.293,P=0.012)。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包括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fā)子癇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5種?;颊呷舨槐M早接受有效治療,可能會出現肺水腫、胎盤早剝等危重并發(fā)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小板異常聚集致使胎盤血供不足,增加了胎兒窒息的風險,對患者及胎兒的生存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是導致孕產婦及圍生兒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臨床上針對該疾病患者常采取剖宮產術終止妊娠。在剖宮產術中,良好的麻醉質量不僅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還有助于降低血壓驟降的風險[3]。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為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不僅可以對靜脈血管進行有效擴張,減少回心血量,而且還能降低全身動脈血管阻力,緩解高血壓癥狀,有助于增加子宮、胎盤的血供[4]。但單純應用硬膜外麻醉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血流動力學參數,致使部分患者出現低血壓、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5]。該麻醉方式可控性較差,安全性也相對較低,應用效果達不到理想預期,因而制約了其臨床應用的范圍[5]。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是利用腦脊液對脊神經根發(fā)揮作用,具有劑量小、起效快等特點,對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無明顯影響,且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是將藥物注射在蛛網膜下腔后直接作用于脊神經根,對機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較小[6]。在本研究中,麻醉30 min和手術停止時,觀察組HR、SBP、DBP均高于對照組,這與上述研究結果[6]基本一致。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采用管內針技術,避免了與皮膚的直接接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該麻醉方式可以有效松弛腹肌,有利于胎兒娩出。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出生1分鐘和5分鐘的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這表明應用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的效果較好,對新生兒的影響較小,還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剖宮產術中應用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麻醉,有助于減輕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對新生兒的影響也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