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劉 麗,何俊梅,代 雪,金蘭花,周 慧,杜小曦
(云南省個舊市人民醫(yī)院,云南 個舊 661000)
慢性濕疹是皮膚科常見的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疾病,臨床癥狀包括紅斑、丘疹、斑塊、抓痕、滲出及苔蘚樣變等,并且大多伴隨劇烈的瘙癢癥狀,難徹底治愈,且反復發(fā)作,在診療中比較棘手,給病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帶來影響及正常的生活[1、2]。筆者采用白芍總苷膠囊聯(lián)合鹵米松乳膏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本院門診診治的慢性濕疹病人180例,診斷標準參見文獻[3],隨機分成A、B、C三組,每組60例。病程(1~9)年,平均病程(4.02±1.85)年。其中A組患者男性29名,女性31名,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3.22±10.75)歲;B組患男性者28名,女性32名,年齡(24~57)歲,平均年齡(41.78±8.61)歲;C組患者男性33名,女性27名,年齡(25~59)歲,平均年齡(42.22±9.52)歲。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 診斷為慢性濕疹的患者;②年齡(18~60)歲。排除標準:① 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精神疾病者;② 肝腎功能不全者;③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 已參加同類研究或接受相關(guān)治療停藥時間<2周;⑤ 因其他疾病需要長期服用其他藥物者;⑥ 拒絕參加本研究者。
1.2 治療方法 三組病人均同時內(nèi)服氯雷他定片劑(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410),10mg/d。在此基礎(chǔ)上,A組:內(nèi)服白芍總苷膠囊(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058)2粒(0.3g/粒),3次/d。鹵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藥廠,國藥產(chǎn)品注冊證號HC20100039),2次/d。B組:僅內(nèi)服白芍總苷膠囊,2粒/次,3次/d。C組:僅外用鹵米松乳膏,2次/d。三組均治療15d,觀察判定療效,并隨訪觀察1個月、3個月、6個月的復發(fā)情況。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清總IgE值 治療前后予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患者的血清總IgE值。
1.3.2 濕疹面積和嚴重指數(shù) 濕疹面積大小評分。① 將全身分為四個部位,即頭/頸(H),上肢(UL),軀干(T),下肢(LL)。上肢包括腋外側(cè)和手。軀干包括腋中部和腹股溝部。下肢包括臀和足部。② 皮損面積大小,以患者手掌為1%進行估算。③ 用(0~6)分范圍來進行估算皮膚損傷程度,0分為無皮疹,1分為<0%,2分為10%~19%,3分為20%~49%,4分為50%~69%,5分為70%~89%,6分為90%~100%。嚴重指數(shù)(EASI)評分:頭/頸(H)E+I+Ex+L×皮損面積占各部位面積的比例分值×0.1;上肢(UL)E+I+Ex+L×皮損比例得分×0.2;軀干(T)E+I+Ex+L×皮損比例得分×0.3;下肢(LL)E+I+Ex+L×皮損比例得分×0.4。EASI積分為各部位分值相加之和。療效指數(shù)=(療前EASI積分-療后EASI積分)÷療前EASI積分×100%。治愈:療效指數(shù)>90%;顯效:效指數(shù)為60%~89%;進步:療效指數(shù)為20%~59%;無效:療效指數(shù)<20%。
1.3.3 臨床癥狀評分 臨床表現(xiàn)分為四項,即紅斑(Erythema,E),硬腫(水腫)/丘疹[Induration(edema)/papulation,I],表皮剝脫(Excoriation,Ex),苔蘚化(Lichenmcation,L)[4]。每一臨床表現(xiàn)的嚴重程度分值在(0~3)分,體征詳細觀察后也不能明確代表無,為0分;體征的確存在,但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到為輕,體征可以看到為中,2分;體征非常明顯為重,3分。若以上所訴的癥狀介于其中兩種之間,可以計為半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數(shù)據(jù)納入SPSS 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IgE數(shù)值 三組病人治療前血清總IgE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三組病人總IgE值均顯著下降,A組下降幅度高于其他兩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B、C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詳見表1。
表1 三組病人治療前后血清總IgE數(shù)值對比(x±s)
2.2 嚴重指數(shù)評分 三組患者治療前EASI評分對照,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三組患者EASI評分均明顯下降,A組與其他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C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詳見表2。
表2 三組病人治療前后EASI評分對比(x±s)
2.3 治療效果 三組濕疹病人在治療半月后總有效率分別為86.7%、60.0%、65.0%,A組療效顯著高于B組及C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C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詳見表3。
表3 三組病人醫(yī)治后效果觀察(n,%)
2.4 復發(fā)率比較 對三組療效治愈、顯效的病人在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隨訪發(fā)現(xiàn),A組復發(fā)率為6.7%、5.0%、0.0%,B組復發(fā)率為30.0%、25.0%、15.0%,C組復發(fā)率為20.0%、23.3%、13.3%,A組低于B組及C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C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詳見表4。
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發(fā)的疾病,而慢性濕疹因其病程較長[5-7],疾病反復發(fā)作、經(jīng)長期醫(yī)治后無法治愈,常搔抓皮損,致破潰,從而繼發(fā)感染,因而影響疾病治療后臨床效果。故,在疾病治療早期予采用積極、有效診治,使皮損治愈及減少并發(fā)癥及復發(fā)[8]。在診治慢性濕疹中,可予抗組胺藥、鈣劑等,但該病易復發(fā)。有文獻報道,白芍總苷有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細胞因子、抗炎等療效[9]。鹵米松乳膏有抗炎、減輕過敏反應(yīng)、控制瘙癢等臨床效果,內(nèi)服和外用共同作用,對于慢性濕疹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表4 三組病人醫(yī)治后復發(fā)情況對比(n,%)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聯(lián)合使用兩組藥物比單獨使用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血清IgE分值、慢性濕疹EASI評分均降低,總有效率上調(diào),復發(fā)率下調(diào)。白芍總苷膠囊和鹵米松乳膏結(jié)合使用,對于慢性濕疹的治療有不錯的效果,可使皮損恢復正常,還可以明顯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復發(fā),是一種較優(yōu)的慢性濕疹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