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春紅
【摘? ? 要】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通過初中語文學習,學生由對文章的淺顯理解到深度理解轉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分析學生的學習特征,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合適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策略?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177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基于這個原因,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氛圍的營造與教學方式應隨著教育理念的變化而變化,這就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課堂注入新鮮的內容與活力,在教授課程內容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一、完善教學課堂內容,豐富教學理念
教師除了教授學生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外,還需要對學生教材以外的課外知識和學習理念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并教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同時,在課堂上完善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對于自身的教學能力缺乏重視,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同時,由于教師對教學信息獲取較少,自身的教學方法難以跟上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主流、先進的教育方法脫節(jié),課堂的教學質量就難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豐富自身的知識能力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新穎的教學方式,使語文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有意識地調動課堂氣氛,盡可能讓所有人都融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古詩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圖畫、視頻等形式為古詩文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意境創(chuàng)設相符合的課堂情境,讓學生置身在這樣的情境之中,被這樣的教學情境包圍,學生便可以更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學習和提升自我,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努力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的教學中對語文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
我國是尊師重道的國家,學生尊重教師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必須要比學生的地位高,教師應樹立師生平等的觀念。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有著個人的標簽與特點,教師需要充分理解學生的想法與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想法,同時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與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語文是一門主觀性較強的學科,某些問題的答案并不唯一。所以教師在針對某個問題進行提問的時候,應當允許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身的理由和見解,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的觀點,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面對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更應該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心得,使學生能夠完全參與到其中。例如,在講到《背影》這篇文章的時候,關于作者對父親背影的描寫,學生一定會有自己的見解。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讓學生在思維與觀點的碰撞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也能夠在傾聽他人觀點的同時彌補自身思維上的不足。
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營造出的學習氛圍,是建立在平等條件下的分享與溝通,將自己學習的體驗與他們進行分享。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才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必須要學會獨立思考與分析,這樣才能夠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愈發(fā)順暢。
三、充分運用先進教學設備
與教學方式共同進步的是先進的教學設備。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所謂的教具就只有幾張圖片和模型,這樣的教具很難引發(fā)如今信息時代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據(jù)研究表明,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時,無論是在學習的主動性,還是學習的效率上,都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好當下先進的教學設備,最大程度地跳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時候,學生無法通過語言和想象將這段路程刻畫出來,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相關內容的視頻,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文章內容形成一個具體的概念。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升了課堂效率。
四、嚴格把控教學時間
學生保持專注度是有時限的,一節(jié)課40分鐘左右,學生有20分鐘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就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情況了。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嚴格把控課堂教學時間,充分利用好學生注意力較為集中的這段時間,把課堂上需要給學生教授的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教授完畢。同時,教師也要將課堂內容合理地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要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向學生灌輸需要多節(jié)課才能夠教學完畢的內容。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教學關鍵內容,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許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喜歡將課堂的重點內容放在課堂的前20分鐘,剩余的時間是學生發(fā)表觀點和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分配比較合理,但是教師需要注意在課堂開始的時間段做好引導工作,將學生的思緒與課堂需要講解的內容聯(lián)系到一起,為整堂課的教學打好基礎。
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雖然不像以往是課堂教學絕對的中心,而是更多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反而要比以往更加重要。教師需要時刻注意學生學習的動向,及時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糾正和補充,充分發(fā)揮出“引路人”的作用。
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未來語文學習中的態(tài)度。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使學生對語文科目有自己的認識,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相信在全體教師的不斷努力下,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會更加成熟、有效,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動力也會日趨增強。時代在不斷地發(fā)展與進步,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生更迭,教師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跟隨時代的腳步,將教學方法不斷完善,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趙彥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4(04):64-65.
[2]李碧金.關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000(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