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
電影《懸崖之上》工作照
導演張藝謀二話不說直接把臉撞進雪里,一抬頭滿臉雪花。
“腦袋進到雪里,砰!這樣才算是殘酷的?!鄙焓植恋裟樕系难?,他繼續(xù)向演員示范,“掙扎!”他揚起眉頭,作出扭曲的表情。這是即將于4月30日在全國公映的諜戰(zhàn)電影《懸崖之上》的拍攝現場。
這是張藝謀執(zhí)導的第一部諜戰(zhàn)電影,電影改編自編劇全勇先的原創(chuàng)故事,集結張譯、于和偉、秦海璐、倪大紅等一眾實力派演員。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哈爾濱,共產黨特工深陷敵人包圍,依舊堅持執(zhí)行秘密任務、絕境逢生。
這是一個緬懷抗戰(zhàn)時期無名英雄的故事。時值建黨百年,影片將革命先烈不畏犧牲、忠誠果敢的高尚品質寄予故事中,讓觀眾尤其是年輕人更理解歷史。
但塑造群像極為考驗導演功力。開拍前張藝謀和編劇全勇先等人討論了大半年,2019年12月13日,電影在黑龍江牡丹江雪鄉(xiāng)舉行開機儀式,當天氣溫零下17攝氏度,下著小雪。
張藝謀今年71歲了,但跟演員討論劇本時,也會像年輕小伙一樣“針鋒相對”。東北雪鄉(xiāng)的帳篷里,于和偉曾和張藝謀唇槍舌劍,兩人語速飛快。
此后的178天里,劇組幾乎都在冰天雪地里拍攝,張藝謀在沒過膝蓋的積雪中穿梭,講戲、調度、指揮,掌控著全場。劇組分享的一張工作照里,面對漫天大雪,站在攝影機前的張藝謀興奮地望向遠方。
最冷的時候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擔任電影主演的演員于和偉回憶拍攝經歷:倒吸一口氣感覺快炸肺了,大概能保持30秒的冷靜,但很快就控制不住地發(fā)抖,太冷了!在張藝謀看來,真實的雪花、雪地、雪堆有著人造雪無法比擬的質感。演員臉上的雪化成水再結成霜,只有大銀幕才能體現出這種小細節(jié)。
“觀眾走出電影院時不會兩眼發(fā)直?!背蔀閷а莸娜嗄陼r間里,張藝謀一直努力地把故事講好。觀眾熟知的電影《紅高粱》《活著》《秋菊打官司》《金陵十三釵》等,成為他身上的標簽之一。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反復提及,故事中有豐富的情節(jié)和人物,要牢牢地跟著故事走。
拍出好故事需要好演員。張藝謀認為演員需要修煉,生活和作品的歷練讓演員擁有個人魅力。《懸崖之上》正式開拍前,張藝謀心中的“特工”是“隱忍、低調、酷酷的”。演員張譯拿到劇本后,為“張憲臣”這個人物哭了很多次,演員于和偉拍完戲后還沒有抽離人物,難受了很多天。
一同接受媒體采訪時,兩位演員分享了張藝謀不為人知的一面。于和偉用“謙謙君子”來形容這位年過古稀的導演,“不知道他體內有什么樣的力量在支撐著他,能夠帶動整個拍攝現場?!?/p>
張譯則透露,在張藝謀身邊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每天大概睡三四個小時,每天只吃一頓飯,早飯和午飯一起吃?!八刻熳诒O(jiān)視器前,或者奔跑在現場,從來沒見過他打盹兒。”
編劇全勇先有一次去劇組探班,當時為了拍攝刮大風的空鏡頭,張藝謀和劇組工作人員足足等了一兩個小時,他還爬到架子上,“當時真的很擔心,他也是快70的人了。”
張藝謀今年71歲了,但跟演員討論劇本時,也會像年輕小伙一樣“針鋒相對”。東北雪鄉(xiāng)的帳篷里,于和偉曾和張藝謀唇槍舌劍,兩人語速飛快。
于和偉事后反思:我是不是沒有足夠尊重導演?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借機問張藝謀。張藝謀笑道:“不要因為我是張藝謀,也不要因為我比你大幾歲而放棄討論,有碰撞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敬業(yè)的導演成為戲骨們的“強心劑”。張譯坦言,《懸崖之上》的每一場戲都很難,但他信任導演,每次遇到困難就覺得會有一個人告訴他怎么做。于和偉也有同樣的感受,在他看來導演就像是一面鏡子,讓他飾演的人物更有力量。
很多戲,張藝謀會尊重演員的意見?!霸谖业穆殬I(yè)生涯中,導演與演員的互動都是最重要的。人物是由演員來完成的,演員思考得很細致,他們提出的想法讓我‘勝讀十年書。”他這樣對記者說。
這部電影幾乎全程都在下雪。張藝謀認為,雪是一種美學的支撐,冷酷、寒冷襯托著熱血、信仰,影像的反差和人物內心的反差構成一種電影美學。
“時代變了,觀眾要求也高了,我們必須精益求精?!睆埶囍\不敢松懈。
電影的結尾,雪終于停了。坐在監(jiān)視器前的張藝謀緊握著對講機,像往常一樣發(fā)出充滿力量的聲音:“停!”
他把故事講完了。
電影《懸崖之上》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