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菊
摘要:我們已置身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信息化教育時代,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模式注定要跟隨時代的腳步進行變革。在信息化時代,不論是教育者還是學習者都應把握時代的脈搏與節(jié)奏,盡快融入并適應新的環(huán)境與要求。在這個知識迭代、技術更新迅速的時代,唯有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人,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終身學習、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時代要求。
關鍵詞:信息時代;自主學習;教學理念;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11-0166-03
近年來,作為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愈來愈強烈地感覺到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知識的傳授的低效與匱乏感,這種低效與匱乏感不是來自專業(yè)知識的深度與廣度,而是學生接受、領悟的低效和知識轉化能力的匱乏。在與同事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這種感覺具有普遍性,在高等職業(yè)教育中這個問題尤其突出。雖然教育部在“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fā)〔2019〕4號)明確提出“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生源素質偏低是不爭的事實,這里提出的“生源素質偏低”主要指高職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高高職教育教學效果是當前我們要思考和解決的關鍵問題。
1 信息化時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作為教育工作者認清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設計與實施,“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發(fā)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fā)展之路”,這是英國教育家懷特海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提出的教育理念。中國自古以來都把啟智教育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依然應該把啟智教育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教學改革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基礎,我國近年來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也是要求教育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首要任務。盡管“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還是各教育階段廣大教師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率較低,學生知識轉化能力匱乏的教育現(xiàn)狀。探索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每一位教師的首要職責;是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的首要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適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時代要求。
2 高職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了解現(xiàn)階段高職生自主學習情況,筆者帶領“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培養(yǎng)”項目組成員多次開展師生座談會,并制定了“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在不同專業(yè)、年級開展調查,通過對300余份調查問卷結果分析,總結出目前高職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2.1 自主學習意識薄弱
在向教育信息化時代轉型的過程中,高職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薄弱顯得尤其突出。大部分學生學習主要依賴課堂,課前課后沒有預習、復習、查找資料、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這一代高職生由于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缺乏良好的引導,習慣了被動接受,大部分同學沒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2.2 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自主學習是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首先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其次要根據(jù)學習目標做好學習規(guī)劃,并能做好自我管理,積極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等。自主學習目標及計劃的制定對于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探究并進行持久、有效的自主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1]?,F(xiàn)階段大部分高職生來自農村,在童年時代多為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未能得到良好的引導,生活學習及自身成長發(fā)展等都處于迷茫狀態(tài),自我規(guī)劃和管理的能力十分薄弱。
2.3 缺乏知識點整合及遷移應用能力
信息時代自主學習主要通過網(wǎng)絡資源,網(wǎng)絡資源的最大特點是知識碎片化,高職生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了自主學習,但是由于缺乏知識的整合能力,造成為學而學,很難學以致用,無法將所學內容延展應用。
3 信息化時代對教與學的新要求
未來,我們已置身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信息化教育時代,傳統(tǒng)的教育學習理念與模式注定要跟隨時代的腳步進行變革。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大背景下,各階段教與學的信息化進程得到飛躍式的大普及,線上教與學的能力得到了大發(fā)展。不論是教育者還是學習者都應把握時代的脈搏與節(jié)奏,盡快融入并適應新的環(huán)境與要求。在這個知識迭代、技術更新迅速的時代,唯有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人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求。
3.1 信息化時代對教的新要求
(1)深入學習研究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學習,正確認識與解讀新時代倡導的教學新理念。近年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在各種場合被反復強調,但是在很大一部分教師心中這些大力倡導的教學理念好像只是“口號”,并未真正思考這些理念的特點、作用及優(yōu)勢,更不用講將這種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去了。導致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是復雜的,有教育大環(huán)境的問題,也有教學任務繁重,缺少教研時間的問題。但是,對于大部分甘于現(xiàn)狀的教師來說,最主要的原因是畏懼改變帶來的困難和壓力,在固化的灌輸式教學舒適圈里“如魚得水”,任由課堂沉淪在“網(wǎng)游”“補覺”“放空”的低效能困頓里;還有一部分教師有強烈的改革意識,但是缺乏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學習和深入研究,對新的教育理念一知半解,在教學改革的路上艱難前行,時常在“變”與“不變”的糾結和抉擇中。是否能正確理解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改革起關鍵性的指導作用,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對教學理念的理解認知水平。
(2)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
雖然在職業(yè)教育領域大力倡導項目化、案例驅動式、情景式、沉浸式等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大量教材也朝著項目化、案例式的教學模式靠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的想象依然是主流,在單一教師講授、演示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加入一些調味料,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在進行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更多的是站在教的角度去設計,而非站在學的角度。教學過程重點不在于怎么教,教什么,而在于學生怎么學,學什么?!案鲗W科教學模式的選擇應遵循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的原則,服從于具體的教學目標和總體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2]”。
(3)做好全過程教學設計。
我們很多教師在備課時,只是做課堂教學的設計,如何進行知識點的引入,講解、實訓、作業(yè)等,甚至精確到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用時,一節(jié)課下來內容充實,知識點過渡流暢,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效果良好,這種教學設計歸根結底就是教案的撰寫,一趟一趟看怎么上,教學設計思想只是在“灌輸式”教學的基礎上,做到細致入微,實質上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姿態(tài)在傳授知識?!耙詫W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應該是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而任何知識的學習都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上,作為引導者應做好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引導,也就是教學全過程設計,這種貫穿全過程、跨越時空限制的教學設計是推進“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模式的基礎保障[3]。
3.2 信息化時代對學習者的新要求
(1)正確認識學習階段,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
高職生處在16-22歲的年齡階段,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基礎,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觀,有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作為受教育者,應明確各階段學習的目標和特點,高職教育主要是面對職業(yè)崗位的專業(yè)技能教育,本階段作為受教育者應明確專業(yè)技能學習的目標,為了職業(yè)方向與追求,激發(fā)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
(2)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學習者首先要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制定階段性學習計劃,分階段去學習一門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學習資料的收集整合與篩選,在系統(tǒng)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提升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注重專業(yè)知識的方法學習,培養(yǎng)自主解決問題、獨立學習的能力。
(3)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提高學習效率,自主學習過程中應根據(jù)個人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作息時間等,養(yǎng)成規(guī)律的飲食、運動、作息習慣,是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基礎,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是一切活動的保障。
4 信息化時代高職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我們反復的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是“授人以漁”的過程?!白灾鲗W習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空間,針對現(xiàn)階段高職生的學習現(xiàn)狀,通過一年多的研究與實踐,總結出要提升高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從以下幾點入手的經(jīng)驗。
4.1 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針對高職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的現(xiàn)狀,要提升高職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應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從學院(系部)領導、基礎課教師、??普n教師、輔導員、教官等各方在入學教育、專業(yè)發(fā)展認知教育、課程教育、班會等各種場合反復強調高職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把“重視自主學習”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使每一個學生充分認識到自主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自主學習的優(yōu)勢和特點等。只有領悟了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激發(fā)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動力。
4.2 加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高職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中發(fā)現(xiàn),影響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學習目標不明確,“目標缺失會導致學習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自主學習也就無從談起[4]”。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在開課前期指導學生根據(jù)專業(yè)課程學習內容制定階段性學習任務,明確階段性學習目標和任務,促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自主學習;其次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利用現(xiàn)有條件進行學習資源的檢索、分析與篩選,培養(yǎng)學生合理利用學習資源的能力;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知識點的整理歸納和拓展應用能力;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了解自主學習進展情況,指導學習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保障自主學習活動順利推進。通過多角度、多課程、多階段的反復練習,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定能得到提升。在學生初步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后,逐步放寬學習目標與任務的范圍,引導學生自主制訂學習計劃,逐步開啟自發(fā)式、自主式的學習之路。
4.3 制定合理的管理與督學機制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控能力也是高職生存在的普遍問題,要培養(yǎng)高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和督學機制。以宿舍為單位建立“以點帶面”的學習互助小組,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職生以組集體宿舍為主,每個宿舍4~6人,每個宿舍選一名學習能力、責任心較強的同學為“學習小組組長”,負責帶領、督促、幫扶小組成員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反饋自主學習情況,可保證自主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同時可加強團隊合作意識,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4.4 做好教學全過程設計及跟蹤指導
教師應該認識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應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全過程指導上,不能把教學活動僅局限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主動探索,自主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課中應以學習成果匯報、重難點解析、學習方法分享與交流、知識點拓展為主要任務;課后應引導學生做好知識點的梳理與總結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以“引路人”的視覺,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思考并解決問題。
4.5 做好教學成果的評價與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教與學兩方面的評價與反饋,首先對教學設計做好過程評價,根據(jù)評價及時進行反思,并對教學設計進行動態(tài)調整;其次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針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問題,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做好教與學兩方面的評價,才能不斷改進教學設計,修正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5 結論
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在這個已經(jīng)到來的“信息化”新時代,面對“00后”這個追求“個性化、自主化、網(wǎng)絡化、務實化、理性化”的新群體,必須時刻保持一顆追求進步的心,時刻洞察教育教學新時代、新環(huán)境、新理念、新要求,不斷革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知識技能水平,才能做好這個“數(shù)媒土著”群體暢游“信息化”知識海洋里的向導。
參考文獻:
[1] 湯冉冉,康霞.“泛在學習”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相關性研究[J].科技風,2020(35):149-150.
[2] 馬瑩.信息化時代高等職業(yè)院校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3(1):22-23.
[3] 顧敏.“學習金字塔”理論在高校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4(21):90-91.
[4] 黃小歐,劉淑慧,孫磊.大學生自主學習狀況調查——以海南高校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50):67-68.
【通聯(lián)編輯:唐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