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彬 單守杰 何進舟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冠狀動脈內易損斑塊破裂或侵蝕繼發(fā)血栓形成導致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冠狀動脈閉塞而引發(fā)的心血管事件。炎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斑塊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斑塊的組織特征和斑塊內炎癥變化。高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可作為斑塊不穩(wěn)定的潛在生物標志物,但hs-CRP不具有組織特異性。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 Lp-PLA2)是特異性血管炎癥因子,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巨噬細胞所分泌,可促進巨噬細胞轉化成泡沫細胞,使斑塊不穩(wěn)定性增加,并加快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進展,在易損斑塊中高表達,其水平增高往往預示斑塊破裂的風險增大。因此,Lp-PLA2有可能成為一種具有預測價值的血管組織特異性的生物標志物。與hs-CRP 相比,Lp-PLA2對ACS的臨床預測價值尚未得到充分評價,本研究旨在通過與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hs-CRP比較,評價Lp-PLA2作為預測ACS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內科住院并計劃行冠狀動脈造影的22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集每位患者的臨床病史、臨床表現(xiàn)、冠心病危險因素和他汀類藥物使用等情況。根據(jù)研究對象的臨床表現(xiàn)分為3組: 76例無明顯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為對照組,穩(wěn)定性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90例患者為SAP組,急性冠脈綜合征62例患者為ACS組。納入患者年齡36~75歲,平均(62.8±10.9)歲,男性155例,女性73例。排除標準:惡性腫瘤、炎癥性疾病、嚴重肝病(丙氨酸轉氨酶≥150 U/L)、慢性腎臟疾病(血漿肌酐≥194 mmol/L),及對造影劑過敏者。
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和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AMI定義為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超過參考值上限2倍以上和持續(xù)性胸痛超過30 min或者新出現(xiàn)心電圖改變;UAP定義為惡化勞力性心絞痛或者靜息性心絞痛;SAP定義為心絞痛發(fā)作的程度、頻度、性質及誘發(fā)因素在數(shù)周內無顯著變化;心力衰竭定義為存在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分級Ⅱ~Ⅳ級,伴心臟增大,胸部X線片出現(xiàn)肺充血,左心室收縮功能降低(射血分數(shù)<50%);代謝綜合征定義采用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專家組(NCEP ATP Ⅲ)標準。本研究得到六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8 mL,置于EDTA-K2抗凝試管,3 000 r/min 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存于EP 管放置-80℃低溫冰箱保存待檢,完成血常規(guī)、心肌酶譜、血脂、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檢測。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 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 LDL-C)、hs-CRP均采用德國西門子ADVIA2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Lp-PLA2選擇酶聯(lián)免疫法、hs-CRP選擇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本研究血清hs-CRP及Lp-PLA2的檢測均采用美國Biorad 公司的質控品。比較3組患者血漿Lp-PLA2水平和hs-CRP濃度的差異,分析Lp-PLA2作為預測ACS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的臨床意義。
P
<0.05)。見表1。表1 3組患者臨床基線特征和實驗室檢測指標比較
2.2 血漿Lp-PLA2水平和血清hs-CRP濃度與ACS的關系 ACS組血漿Lp-PLA2水平高于SAP組和對照組(P
<0.05),SAP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ACS組血清hs-CRP濃度高于SAP組和對照組(P
<0.05),SAP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血漿Lp-PLA2水平和血清hs-CRP濃度之間在ACS組中(r
= 0.061,P
>0.05)或在整個患者群體中(r
= 0.072,P
>0.05)均無明顯相關性。將單因素分析有差異的指標納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心力衰竭和血漿Lp-PLA2水平是診斷ACS的獨立預測因子。見表2。
表2 ACS診斷獨立預測因子的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 3種ACS診斷模型的χ
值比較 血清hs-CRP水平與傳統(tǒng)危險因素(男性、年齡、高血壓和吸煙)比較,χ
值增加(模型Ⅰ為20.512,模型Ⅱ為29.853,χ
值增加9.341),Lp-PLA2與hs-CRP聯(lián)合傳統(tǒng)危險因素比較,χ
值增加(模型Ⅱ為29.853,模型Ⅲ為37.491,χ
值增加7.638)。見圖1。圖1 3種ACS診斷模型的總體χ2值比較
基于Lp-PLA2水平和hs-CRP濃度構建計算得出聯(lián)合診斷因子新參數(shù)進行ROC曲線分析, Lp-PLA2水平診斷ACS的最佳截斷值為387.5 ng/mL,敏感性為72.6%,特異性為78.3%,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為0.793(95%CI:0.734~0.844,P
<0.001)。hs-CRP診斷ACS的最佳截斷值為3.84 mg/L,敏感性為51.39%,特異性為78.3%,AUC為0.609(95%CI:0.542~0.673,P
=0.012)。Lp-PLA2+hs-CRP聯(lián)合診斷ACS的AUC為0.870(95%CI:0.819~0.9113,P
<0.001),敏感性為80.7%,特異性為90.4%。與hs-CRP相比,Lp-PLA2+hs-CRP聯(lián)合診斷ACS的AUC增加0.261(95%CI:0.165~0.357,P
<0.001)。見圖2。圖2 Lp-PLA2、hs-CRP和Lp-PLA2+hs-CRP診斷ACS的ROC曲線
2.4 他汀類藥物的作用 3組中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血漿Lp-PLA2水平均低于非他汀類藥物使用的患者,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表3 3組患者是否使用他汀類藥物對Lp-PLA2水平的影響(ng/mL)
ACS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侵蝕或破裂,導致心肌灌注不足。Lp-PLA2是一種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發(fā)現(xiàn)的酶,其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大量表達,參與炎癥和細胞死亡的進程。血漿中Lp-PLA2水平反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負荷和炎癥活性,并能預測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可能是易損斑塊的一個重要的生物標志物。筆者對152例冠心病患者分析結果證實,Lp-PLA2水平與ACS風險有關,ACS組中Lp-PLA2水平顯著升高,表明Lp-PLA2可能是ACS診斷的生物標志物。
根據(jù)Framingham風險標準,依據(jù)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使LDL-C達標,對于預防包括冠心病在內的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非常重要。對于那些有中等風險的患者,根據(jù)Framingham風險標準,建議LDL-C <130 mg/dL。ATP Ⅲ2004指南推薦,測量促炎生物標志物包括Lp-PLA2,尤其對于中等風險的患者,有助于重新分類和識別相對高風險的患者。
hs-CRP是目前臨床研究中經(jīng)典的炎癥指標,但其缺乏血管特異性。Lp-PLA2水平在ACS患者中更高,而且具有血管特異性,可能是ACS診斷良好的生物標志物。與hs-CRP聯(lián)合傳統(tǒng)危險因素相比,總體χ
值顯著增加,Lp-PLA2水平可以顯著提高ACS的診斷能力。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如LDL-C或HDL-C不能直接用于評估斑塊破裂的風險,Lp-PLA2具有評估斑塊破裂風險的價值,更高水平的Lp-PLA2則表明斑塊不穩(wěn)定。降低Lp-PLA2水平的干預措施,如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可能有助于穩(wěn)定ACS患者的易損斑塊,因此,對于ACS患者應強調強化降脂治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3組中服用他汀類藥物患者血漿Lp-PLA2水平均低于未服藥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血漿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水平升高,OxLDL可誘導人單核細胞中促凝蛋白組織因子(tissue factor, TF)的表達,并能激活凝血系統(tǒng)。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OxLDL水平,從而抑制主動脈和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中誘導的TF表達。降低OxLDL的水平和TF的表達會導致凝血系統(tǒng)失活,抑制血栓前狀態(tài)的發(fā)展。因此,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炎癥反應和血栓形成,降低包括ACS在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積極降低膽固醇的減少心肌缺血試驗顯示,大劑量阿托伐他汀可顯著降低ACS患者的Lp-PLA2水平。 目前,特異性Lp-PLA2抑制劑(darapladib)已經(jīng)開發(fā)出來,其可能對血脂異?;颊叩难h(huán)Lp-PLA2活性產(chǎn)生持續(xù)抑制,阻止斑塊易損的關鍵決定因素——壞死核心擴張。目前,研究darapladib對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預后影響的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本研究為單中心觀察性研究,樣本量有限,分組后樣本量較少,進一步研究需要加大樣本量;對照組患者的冠脈造影雖然未見明顯狹窄,但因胸痛或運動平板試驗陽性而行冠脈造影檢查,微血管心絞痛或X綜合征也可能是其診斷。
總之,Lp-PLA2可用作預測ACS有臨床意義的潛在生物標志物,而與hs-CRP和血脂水平無關。Lp-PLA2水平較高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風險增加,此類患者可能會從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和強化降脂治療中獲益,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