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朱春蘭,唐虹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yī)院,上海 200137)
目前西醫(yī)主要采用氯米芬、促性腺激素等藥物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有助于患者排卵,雖然對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有一定的提高,但容易導致多胎、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等不良反應發(fā)生[1]。多囊卵巢綜合征在中醫(yī)學中屬于“月經少”“月經后期”“不孕”“癥瘕”等范疇,與腎-天癸-沖任-胞宮軸調節(jié)失常有關[2]。中醫(yī)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具有獨特優(yōu)勢,不僅能調節(jié)患者月經周期,促進患者妊娠率提高,減少西醫(yī)治療產生的不良反應[3]。目前臨床中中藥治療從腎臟入手,堅持補腎助陽、活血調經、疏肝健脾原則。艾灸操作相對簡便,具有溫腎暖宮、調經助孕的功效,相關研究證實,艾灸與中藥聯合治療能發(fā)揮補腎作用,有助于患者受孕[4]。本文旨在研究艾灸聯合紫仙助孕湯加減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為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yī)院就診的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80例,按照隨機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每組40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6±6)歲,平均不孕時間(3.6±1.2)年;聯合組平均年齡(26±5)歲,平均不孕時間(3.7±1.1)年。兩組患者平均年齡、平均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鹿特丹國際會議制定關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腎虛血瘀型的診斷標準。主癥為月經不規(guī)律,不孕,腰膝酸軟,月經量少,經血為黯淡、紫黑,畏寒;次癥為夜尿增多,面色表現為晦暗,精神萎靡,伴有頭暈耳鳴,性欲降低;舌苔暗淡,瘀點,苔白,脈沉。
①符合診斷標準;②患者婚后無避孕、正常性生活未受孕;③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子宮畸形、遺傳導致的不孕者;②因男方精液異常導致不孕者;③心肺、肝腎等器官損傷者;④對本文研究藥物過敏者;⑤在3個月內使用過激素治療者。
月經周期第 5天給予枸櫞酸氯米芬[MEDOCHEMIE LTD(塞浦路斯),批準文號H20140688]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需要連續(xù)治療5 d,無排卵患者每周期每日增加50 mg,每日最大劑量<150 mg。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艾灸聯合紫仙助孕湯加減治療。采用陳艾條對患者給予懸灸法,取腎俞、長強、腰俞、命門穴,每次20 min,每日1次,患者在經期停止治療。紫仙助孕湯加減方組成為仙靈脾、白術各20 g,紫石英、巴戟天、香附、柴胡、茯苓、三棱、莪術、川牛膝各10 g,熟地黃、炙黃芪、當歸、丹參各15 g。頭痛心煩者加鉤藤15 g,白蒺藜10 g;胸悶煩躁,乳房脹痛者加廣郁金9 g,綠梅花 5 g,醋炒青皮6 g;夜寐差、心慌心悸者加合歡皮10 g,青龍齒10 g。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服用。
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經周期。
3.1.1 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指標
抽取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 5 mL,離心處理(3000 r/min,15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 B(INHB)水平,通過超聲診斷儀統(tǒng)計竇卵泡計數。
3.1.2 血清性激素水平
采用化學發(fā)光分析法,檢測睪酮、雌二醇、促黃體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
3.1.3 卵巢體積、子宮內膜厚度觀察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德國西門子,G50),在患者月經第5天觀察患者雙側卵巢直徑2~9 mm卵巢體積以及子宮內膜厚度。卵巢體積(cm3)=0.5×長×寬×厚。
3.1.4 排卵率和妊娠率
統(tǒng)計兩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制定。
痊愈:患者連續(xù)3個月經經期、周期、經量等規(guī)律和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性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排卵和妊娠恢復。
顯效:患者月經經期、周期恢復,經量增加1/3,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性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排卵恢復。
有效:患者月經經期、周期、經量均得到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排卵、妊娠未恢復。
無效:患者月經經期、周期、經量無明顯變化,排卵、妊娠未恢復。
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1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由表 1可見,兩組治療前竇卵泡計數、血清 AMH和INH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竇卵泡計數低于治療前,血清AMH和INHB水平高于治療前(P<0.05);聯合組治療后竇卵泡計數低于對照組,血清AMH和INHB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儲備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
組別 例數 竇卵泡計數(個) AMH(ng/dl) INHB(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25.85±3.62 15.52±4.161) 5.43±0.89 7.52±1.551) 112.25±10.22 136.62±7.661)聯合組 40 25.88±3.60 9.77±2.571) 5.49±0.84 8.89±1.251) 112.62±10.18 146.30±15.201)t - 0.037 7.437 0.310 4.351 0.162 3.597 P - 0.970 0.001 0.757 0.001 0.872 0.001
3.4.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由表2可見,兩組治療前血清睪酮、雌二醇、LH、F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睪酮、LH水平低于治療前,雌二醇、FSH水平高于治療前(P<0.05);聯合組治療后血清睪酮、LH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雌二醇、FSH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
組別 例數睪酮(nmol/L) 雌二醇(pmol/L) LH(IU/L) FSH(I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30±0.36 1.09±0.201) 125.59±19.10 130.35±10.471) 17.56±3.90 11.45±3.601) 5.98±1.20 6.13±1.191)聯合組 40 1.32±0.44 0.75±0.161) 125.86±19.52 137.22±14.421) 17.95±3.96 8.05±2.151) 5.96±1.23 7.066±2.101)t - 0.223 8.396 0.063 2.438 0.444 5.128 0.074 2.437 P - 0.825 0.001 0.950 0.017 0.658 0.001 0.941 0.017
3.4.3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體積、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由表3可見,兩組治療前卵巢體積、子宮內膜厚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卵巢體積低于治療前,子宮內膜厚度高于治療前(P<0.05);聯合組治療后卵巢體積低于對照組,子宮內膜厚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體積、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卵巢體積、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
組別 例數 卵巢體積(mL) 子宮內膜厚度(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0.55±3.12 9.79±2.731) 6.38±1.52 7.95±2.151)聯合組 40 10.59±3.10 7.15±2.351) 6.44±1.47 9.80±1.011)t - 0.058 4.635 0.180 4.926 P - 0.954 0.001 0.858 0.001
3.4.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由表 4和表5可見,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5.230,P=0.022),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5 兩組排卵率和妊娠率比較 [例(%)]
紫仙助孕湯中主要包括紫石英、仙靈脾、熟地黃、香附、茯苓、當歸等藥物,其中紫石英具有溫腎暖宮助孕的功效,仙靈脾、巴戟天能發(fā)揮補腎壯陽作用,熟地黃能滋補腎水,香附和柴胡能疏肝解郁,茯苓、白術以及炙黃芪能補氣健脾,丹參、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當歸能活血,三棱、莪術有祛瘀效果,促進患者行氣消積[6-7]。紫仙助孕湯全方具有標本兼治的作用,有助于補腎助陽,疏肝健脾,發(fā)揮活血調經功效。艾灸選取命門穴,具有培元固本作用,腎俞穴能補腎壯陽,在治療月經不調、腎陽虛衰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腰俞穴與長強穴配伍,能有效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等疾病[8-9]。
AMH、INHB是轉化生長因子-β家族中的重要成員,AMH通過卵巢顆粒細胞產生,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水平較高,是由于無排卵下,大量竇卵泡顆粒細胞合成分泌能力也隨之提高[10-11],AMH水平異常升高會抑制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發(fā)育[12]。INHB是通過早期竇卵泡、竇前卵泡中顆粒細胞產生,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顯示高表達,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有一定的負反饋作用,抑制卵泡發(fā)育,也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不排卵的主要原因[13-1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竇卵泡計數降低,AMH、INHB水平升高,說明經過治療后患者卵巢儲備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聯合組治療后AMH、INHB、竇卵泡計數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艾灸聯合紫仙助孕湯加減能促進患者卵巢儲備功能恢復。
鐘秋竹[15]研究認為,針灸聯合中醫(y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有助于補腎益精,暖宮助孕,氣血充足,為受孕提供條件。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與患者內分泌紊亂有關,其中生殖激素、HPO軸功能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16]。有研究證實,高LH水平會刺激卵巢泡膜細胞發(fā)生增殖,引起功能亢進,最終導致卵巢多囊性變[17]。本文研究中,聯合組治療后睪酮、LH水平降低,雌二醇、FSH水平升高,說明艾灸聯合紫仙助孕湯加減能改善患者體內性激素水平,從而改善HPO軸功能,調節(jié)機體內分泌環(huán)境。
月經周期中患者子宮內膜厚度的變化能有效反映患者子宮內膜的功能,從而對子宮內膜受性有預測能力[18]。也有研究指出,在排卵期子宮內膜厚度越薄,患者妊娠率越低[19]。本文中,聯合組治療后卵巢體積降低,子宮內膜厚度升高,說明艾灸聯合紫仙助孕湯加減通過養(yǎng)血活血功效能改善患者子宮血供,從而促進子宮內膜血循環(huán)改善,為受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聯合組患者總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均升高明顯,說明艾灸聯合紫仙助孕湯加減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羅瑾等[20]研究也指出,養(yǎng)精種玉湯聯合艾灸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排卵障礙性不孕效果顯著,患者臨床妊娠率較高。本文與其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上,艾灸聯合紫仙助孕湯加減能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卵巢儲備功能和性激素水平,促進成熟卵泡發(fā)育和子宮內膜生長,有助于提高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