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林
(青島市李滄區(qū)中心醫(yī)院骨科,山東 青島 266041 )
由于外力如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墜落等原因可能會造成脊柱骨折,脊柱骨折患者需要及時接受有效治療才能減少對機體機能的損傷。胸腰椎段脊柱由于正常活動需要,受到損傷的幾率較大,且患者多伴隨其他并發(fā)癥,使治療的難度系數(shù)增加。胸腰椎段脊柱患者的治療主要通過手術手段進行,治療方案的選取仍舊缺乏標準。已有研究表明,Load-sharing評分可以用于指導選擇手術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在臨床治療中已經被逐漸應用認可。本文對Load-sharing評分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治療中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2.23歲。納入標準:(1)診斷為胸腰部脊椎骨折并在我院手術的患者;(2)認知功能正常;(3)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次研究;(4)手術前脊髓受損的患者。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2)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3)具有陳舊性骨折病史以及出現(xiàn)多節(jié)段骨折的患者。見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況
2 方法:根據(jù)患者手術前的Load-sharing評分從而確定患者的手術方案。Load-sharing評分4-6分的患者為A組,共40例,對A組患者進行后路內固定術的治療。評分大于6分且不存在脫位的患者為B組,共20例,對B組患者患者進行前路內固定、椎體次切術及前路植骨術的治療。評分>6分且存在脫位或者受損部位椎后方結構缺失的患者為C組,共26例,對C組患者進行前后路聯(lián)合結合骨折椎體次切術及前路植骨術進行治療。
3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1)影像學檢查結果。統(tǒng)計2組患者的后凸角、椎體壓縮體積、椎管內骨塊占位的改善情況。(2)手術效果及神經功能恢復狀況。對手術效果進行評分,總分越高表明狀況越好。對神經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分為ABCDE5個等級,等級依次表明恢復情況越好。
5 結果
5.1 3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對比:3組患者術前術后的后凸角、椎體壓縮體積、椎管內骨塊占位的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3組影像學檢查結果比較
5.2 3組手術效果對比:3組患者手術前后的效果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手術方案的治療效果顯著。見表3。
表3 3組患者手術效果評分狀況比較
5.3 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手術前E神經功能評級患者人數(shù)為0,手術后半年復查結果顯示E神經功能評級患者人數(shù)為13。且整體人數(shù)往等級升高的趨勢變化表明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較好。
表4 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情況較為常見,與日?;顒拥淖兓潭认嚓P。脊柱骨折往往會引起神經功能受損傷,給治療帶來困難[1-2]。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治療,但是對于手術方案的科學選取標準一直存在爭議性。對于指導手術方案的選取手段,如何通過科學選定提高治療效果也得到了關注。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病情急迫,需要及時制定手術方案提供及時手術治療,才能提高治療效果。因此Load-sharing評分可以作為首先方案。Load-sharing評分的方法能根據(jù)檢查結果迅速得到評分結果,進行手術分型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案。其操作簡便。不同脊柱損傷情況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案,前路手術減壓較好,但損傷大,對醫(yī)師技術要求高[3-5]。后路手術對醫(yī)師要求相對低,損傷較輕,但是減壓效果相對差。前后路手術適用于受損嚴重的患者,創(chuàng)傷大且手術危險系數(shù)較大[6-7]。因此根據(jù)Load-sharing評分評分進行手術方案選定也是基于科學依據(jù)的。手術后3組患者的后凸角、椎體壓縮、椎管占位改善情況優(yōu)于手術前,治療分數(shù)評分優(yōu)于手術前,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良好。
綜上所述,Load-sharing評分能夠正確指導手術方案的選定,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