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死在沙漠里,一定要走回延安”
突然有幾個人從樹叢中跳出來,不容分說地將兩人捆綁起來,
審問中,對方無意間問道:“你倆是不是馬匪軍的探子?”
王樹聲一聽這話,心里反倒有了底兒
王樹聲(1905-1974),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家,我軍軍械裝備建設(shè)和軍事科學(xué)研究事業(yè)的重要奠基人和領(lǐng)導(dǎo)人。曾任國防部副部長、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病逝,享年69歲。
王樹聲晚年曾對家人提起找黨的經(jīng)歷,臨終前還囑咐家人一定要找到當年護送他回延安的恩人俞學(xué)仁。據(jù)王樹聲的女兒王宇紅后來回憶:“解放以后我父親一直在找這個人,有名有姓的,當時托蘭州軍區(qū),托部隊找這個人,一直沒有找到。到我父親1974年去世以后,我母親還在找這個人,也找不到,找不到這個人,也找不到他的家人。有的人就說,(父親)當時可能是神仙救的?!?/p>
“人在,火種是不會滅的!”
在開國大將王樹聲輝煌的軍事生涯中,有三次令他終生難忘的失利。其中之一,是兵敗河西走廊。
1936年11月,西路軍西渡黃河。因不適應(yīng)與馬家軍騎兵作戰(zhàn),首戰(zhàn)古浪便遭重大損失。此時,大病初愈且在長征中被張國燾剝奪了實際指揮權(quán)的王樹聲臨危受命,任紅9軍軍長。西路軍將士雖然浴血奮戰(zhàn),但由于沒有根據(jù)地作依托,缺糧少彈,兵員無法補充,損失慘重。紅9軍幾乎拼光了。
1937年3月,為保存實力,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決定分散突圍。王樹聲率部轉(zhuǎn)戰(zhàn)茫茫祁連山,所部由300余人戰(zhàn)至11人,最后只剩下8人。李新國是其中之一,據(jù)他回憶:他們走出了祁連山,又來到河西走廊。這一天大家格外有勁,行軍速度特快,近百里寬闊的平原地帶,他們一個夜晚就穿越過去了。天亮?xí)r,找到一家老百姓討飯吃,老鄉(xiāng)待人很好。飯后沒有停留,繼續(xù)向東偏北方向前進,越過幾座小山梁,便進入民勤縣境。當日下午,在一個騾馬店暫住下來,恰好碰到一支來自定邊、鹽池的駱駝隊……他們得知定邊、鹽池一帶駐有紅軍隊伍,心里都很高興。就在這時,王樹聲召集大家開會,說越是在勝利的時候越不能掉以輕心,集體行動目標太大,為了安全起見,可分為兩個小組分頭行動。其中,李新國帶領(lǐng)三個人為一組。臨別時,王樹聲一再叮囑他:“你們的政治表現(xiàn)和黨籍問題,等回到部隊以后,大家可以互相證明?!崩钚聡恍兴娜?,就此單獨踏上歸程。
王樹聲和杜義德、譚云保、饒金才四人一組,當晚沒有起程,而是在騾馬店住下。誰知就在這天夜里,他們睡著后,突遭土匪包圍搶劫。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就要交火。生死攸關(guān)之際,王樹聲冷靜地收起了手槍,對其他三人說:“都把槍放下,放下!”三人不解,王樹聲解釋道:“他們?nèi)硕鄤荼?,我們?nèi)说貎缮?,打起來只能遭受無謂的犧牲。我們的使命是回到陜北,找到大部隊,向黨中央報告情況。革命戰(zhàn)士不怕死,可死在這里值得嗎?”
經(jīng)過一番交涉,在土匪保證不殺人并予以放行的前提下,王樹聲等人將隨身的槍支彈藥和之前繳獲的金條等財物交出。臨走時,土匪給他們留了點兒東去的路費。
“人在,火種是不會滅的!”這是王樹聲在祁連山中講過的一句名言。
他暗自加油:我不能死在沙漠里,一定要走回延安
王樹聲一行人沿著騰格里沙漠的邊緣地帶,夜以繼日地向東奔走。到了寧夏中衛(wèi)縣境內(nèi)準備東渡黃河時,為了進一步縮小行動目標,他們又分成兩組:王樹聲和饒金才從南面過河,杜義德和譚云保從北面過河。不久,杜義德和譚云保順利過河,沒幾天就趕到了援西軍駐地,回到了紅軍隊伍之中。而王樹聲卻險些落入敵手。
那一晚,王樹聲和饒金才來到一個靠近黃河邊的村子,正要找老鄉(xiāng)探尋渡口時,突然碰上了防守渡口的敵兵。慌亂中,兩人分頭奔逃,失去了聯(lián)系。
春末夏初,正是騰格里沙漠多風(fēng)的季節(jié),天氣變化無常。王樹聲穿著破爛的衣服向東行,孤身一人闖入茫茫沙海中。時有狂風(fēng)卷著沙石飛舞,天昏地暗,王樹聲在沙漠里連滾帶爬地前行。精疲力盡時,他常常掙扎著爬起來,仰躺在沙坡上,想起西路軍失敗的慘況,許多患難與共的戰(zhàn)友犧牲時的遺言:“首長,你要為我們報仇!”一股無窮的力量鼓舞著他。他暗自加油:我不能死在沙漠里,一定要走回延安,找到黨中央,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
他又餓又渴,又累又困,后來只能奮力地向東爬行,最終昏倒在沙漠里。所幸有一位路過的老鄉(xiāng)俞學(xué)仁搭救了他。俞學(xué)仁不僅見過紅軍隊伍,還聽說西去河西的紅軍吃了大虧,被馬家軍打散后,大部分人都往陜北方向逃跑。他還曾接濟過兩個落難的紅軍。俞學(xué)仁對王樹聲說:“紅軍都是好人,是咱窮人的隊伍。我一定把你帶出騰格里大沙漠,送你到延安去!”
俞學(xué)仁讓王樹聲改名為李炎生,扮作自己的女婿,兩人以走遠親為名結(jié)伴而行。由于口音不對,途中遇到軍警盤問時,王樹聲就假裝啞巴。
在俞學(xué)仁的護送下,王樹聲直奔隴東。數(shù)日后,兩人經(jīng)由固原以北轉(zhuǎn)向東去。有一天傍晚,兩人從一個村子路過,正要找個住處歇上一宿,突然有幾個人從樹叢中跳出來,不容分說地將兩人捆綁起來,急急忙忙押到村子里。
審問中,對方無意間問道:“你倆是不是馬匪軍的探子?”王樹聲一聽這話,心里有了底兒,提出要與他們的負責(zé)人會面。恰好有一位特派員認出了王樹聲,這才消除了一場誤會。事后,這位特派員將王樹聲兩人護送到中共固北縣委所在地三岔鎮(zhèn)。在這里,王樹聲平平安安地休養(yǎng)了一些日子。隨后,在幾名騎兵的護送下,經(jīng)由隴東曲子鎮(zhèn)、華池等地,回到了延安。
饒金才、李新國、曹丕堂、秦傳山等人歷盡坎坷,也先后找到黨組織。
毛澤東:“你回來就是勝利”
毛澤東聽說王樹聲脫險歸來,很快會見了他。王樹聲匯報了西路軍遭受失敗的有關(guān)情況,并檢討了自己的過失和應(yīng)負的責(zé)任。他說:“主席,我們西路軍打了敗仗,我對不起黨和人民。我是來負荊請罪的,西路軍的失敗我有責(zé)任,甘愿受黨紀、軍紀處分?!?/p>
毛澤東微笑著說:“你回來就是勝利。西路軍失敗你沒有責(zé)任,你不要背思想包袱,你要繼續(xù)前進?!睍姾螅珴蓶|還親自給王樹聲寫了介紹信,讓他進入抗日軍政大學(xué)學(xué)習(xí)。
此后,王樹聲一直將此次戰(zhàn)敗銘記于心,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時刻提醒自己,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王樹聲被稱為“寫檢查最多的大將”,他總是不斷檢討和反省自己。在《王樹聲軍事文選》中,新中國成立前的文章有46篇,文章標題中帶有“經(jīng)驗教訓(xùn)”“檢討與反省”的,就有6篇之多。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仍在檢討自己:西路軍失敗,自己給黨和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王樹聲晚年對家人提起找黨的經(jīng)歷,臨終前囑咐家人一定要找到當年護送他回延安的恩人俞學(xué)仁。據(jù)其女王宇紅后來回憶:“到解放以后我父親一直在找這個人,有名有姓的,當時托蘭州軍區(qū),托部隊找這個人,一直沒有找到。到我父親1974年去世以后,我母親還在找這個人,也找不到,找不到這個人,也找不到他的家人。有的人就說,(父親)當時可能是神仙救的?!薄?/p>
(責(zé)編/陳小婷 責(zé)校/黃夢怡 來源/《王樹聲、杜義德千里回歸延安記》,盧振國/文,《黨史博覽》2000年第1期;《長征時期共產(chǎn)黨人執(zhí)著找黨記》,史真/文,人民網(wǎng)2016年12月9日;《女兒憶王樹聲:為了找到黨一個人翻越沙漠》,佚名/文,人民網(wǎng)2016年4月8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