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年伊始,商務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促進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fā)展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進一步促進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fā)展作出部署,對外設計咨詢發(fā)展將迎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
當前,中國設計咨詢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中處于什么樣的水平?“走出去”呈現什么樣的特點?面臨哪些挑戰(zhàn)?未來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帶著這些問題,《中國勘察設計》雜志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袁立。
問:您認為,目前中國設計咨詢企業(yè)“走出去”呈現哪些特點?
袁立:以美國《工程新聞紀錄》雜志2011—2020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國際設計公司排行榜數據為依據可知,對國際工程設計市場環(huán)境及中國設計公司地位做一分析,中國對外設計咨詢企業(yè)“走出去”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中國設計公司在國際工程設計市場增長快但份額小。2011年度ENR TOP200國際設計公司國際營業(yè)額合計594.0億美元,2020年度ENR TOP225國際設計公司國際營業(yè)額合計723.1億美元,10年間國際工程設計市場規(guī)模呈起伏增長態(tài)勢,增長21.7%。同期,中國(含港臺)設計公司在ENR TOP200/225中保持在19—24家之間,國際營業(yè)額合計自2011年度21.6億美元一路上漲到2020年42.9億美元,上漲99%,最高為2019年度的51.1億美元。但入榜的中國設計公司國際營業(yè)額在ENR TOP200/225國際設計公司營業(yè)額中占比很低,2011年度為3.7%,到2020年度為5.9%,最高為7.1%(2018年和2019年度)。將所有入榜的中國設計公司國際營業(yè)額合計,基本上等于ENR TOP200/225第一名營業(yè)額的2/3,最低時僅為2013年度第一名澳大利亞WORLEY的43.8%,最高時為2018年度第一名美國嘉科Jacobs的120%。中國設計公司尚未具備在國際工程設計市場競爭的實力。
二是中國設計公司國際業(yè)務主要在亞非市場。2020年度ENR TOP225國際設計公司數據顯示,歐洲是規(guī)模最大的區(qū)域市場,占比25.8%;第二大區(qū)域市場是亞洲,占比22.2%;第三大市場是美國,占比21.4%。后面依次是中東12.9%、加拿大8.2%、加勒比/拉美5.1%、非洲4.4%。同年入榜的24家中國設計公司國際營業(yè)額42.9億美元,其市場分布為:亞洲以27.8億美元、占比64.8%成為最大市場,非洲以4.2億美元、占比9.8%成為第二大市場,中東市場以3.9億美元、占比9.1%成為第三,其后是歐洲市場以3.3億美元占比7.7%,加勒比/拉美市場以2.6億美元占比6.1%,美國市場以1.1億美元占比2.6%。中國設計公司在亞洲的市場份額17.3%,非洲市場13.1%,其他區(qū)域市場的份額或可忽略不計。中國設計公司主要市場在亞洲和非洲,和歐美市場相比,亞非市場風險較大、利潤率低。
三是中國設計公司在國際能源(電力)行業(yè)優(yōu)勢突出。2020年度ENR TOP225國際設計公司數據顯示,交通業(yè)以174.9億美元保持首位,占比24.2%;第二是石油業(yè)148.0億美元,占比20.5%;建筑業(yè)占比18.7%和能源業(yè)占比11.7%,分別為第三和第四;其他分別為工業(yè)5.8%、給水4%、危險廢物處理3.4%、污水廢水處理2.6%、制造業(yè)2.2%、通訊0.7%、其他6.3%等。和國際市場行業(yè)排序不一樣,能源(電力)是入榜的中國設計公司第一大行業(yè),交通運輸第二,石油第三,符合入榜的中國設計公司排名,中國電建、中國能建和中石油工程進入全球能源(電力)設計公司10強,顯示中國設計公司在能源(電力)行業(yè)的優(yōu)勢。
四是中國設計公司專業(yè)性強、業(yè)務單一。脫胎于部委的中國設計公司帶有明顯的行業(yè)特征,專業(yè)性強,反過來也可以說是業(yè)務單一,需加快多元化進程。2020年度國際營業(yè)額中,中國電建92%來自能源(電力),中國能建99%來自能源(電力),中國交建98%來自交通,而加拿大科進全球(WSPGlobal)56%來自交通運輸、22%來自房屋建筑、10%來自能源(電力)行業(yè),在供水、污水、工業(yè)、石油、廢物處理等其他領域也有涉足。
問:如您分析,中國設計咨詢企業(yè)存在起步晚、市場占有率不高等因素造成的短板。除此之外,您認為目前中國設計咨詢企業(yè)“走出去”還面臨哪些挑戰(zhàn)?應采取哪些對策?
袁立:中國設計咨詢企業(yè)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zhàn),應采取相應對策加以克服:
一是中國技術標準尚未被全球認同。技術標準直接影響設計咨詢企業(yè)在全球業(yè)務的開展,因為技術標準關乎設計理念、規(guī)范、參數、計算,直至產品的準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技術標準從無到有逐漸發(fā)展,目前已經成熟和系統(tǒng)化,中國技術標準隨著中國政府的經援項目、中國工程公司承攬的EPC項目已經走向國際市場,在非洲、南亞和東南亞的一些工程項目中得到采用,如亞吉鐵路和蒙內鐵路均按照中國標準設計、采購、建設、運營。但總體來看,全球工程市場對中國技術標準的認識仍是相對陌生的。
中國技術標準尚未被全球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對外推廣方面力度不足是當下顯見的原因,所以業(yè)內有很多建議都集中于如何推廣中國標準上,包括將中國標準文本翻譯成外文,將外國同行領到中國工地、工廠、大學、研究機構來參觀等。其實,中國標準走出去有更深層次的問題。我曾在參與土耳其和匈牙利鐵路項目談判時,在使用什么標準問題上有過很多糾纏,對方也認為中國標準是好標準,但土、匈鐵路是要和歐洲鐵路網互聯互通的,如果合同文本中明確說項目采用中國標準對他們來說是個大難題,是對方難以接受的,因為這不僅是土、匈兩國,而是整個歐洲鐵路網接受中國標準問題,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技術系統(tǒng)相互兼容問題,其實是涉及產品準入乃至市場壁壘問題。
埃塞俄比亞阿瓦薩國家工業(yè)園
中國設計咨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不能等到中國標準被全球認同的時候。當下,在能夠采納中國標準的國家,我們要竭力推廣中國標準;在只能使用其他標準的國家,我們就按其他標準辦理;在一些中間地帶,我們可以使用“技術規(guī)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來替代“標準(Standard)”。此外,在國際工程領域,除了中國技術標準外,還有許多其他國家、地區(qū)標準,如歐標、美標等,還有行業(yè)標準等。這些標準和中國標準一樣經過長期實踐證明都是好標準,不存在孰優(yōu)孰劣。我們在推廣中國標準時,不宜把中國標準和其他標準對立起來。
二是中國設計人員對國際標準不熟悉。這主要是由于中國設計公司和國際同行之間很少合作實施項目,既很少合作在國際上實施項目,也很少合作在中國實施項目,缺少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機會。在中國技術標準沒有被其他國家完全認可的情況下,如果中國設計人員對國際標準又不熟悉,勢必會影響對外設計咨詢業(yè)“走出去”。
而中國工程公司從“走出去”的第一天開始,就和國際公司、當地公司合作很多,這其中有不少國際和當地的設計咨詢公司。如目前正在實施的中東某鐵路項目、北非某房建項目、南亞某水電站項目,中國工程公司都聘請了西方設計咨詢公司和中國設計、工程公司合作,以彌補自身不熟悉其他國際標準的短板。
在修建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期間,中國公司通過聘請法國咨詢公司、雇傭當地技術人員,包括聘用已退休技術官員等辦法,解決了中國公司對法國公路技術標準不熟悉問題,成功地實施了東西高速公路項目。承擔項目設計任務的中國設計公司在項目結束后撰寫了《歐洲高速公路勘察設計技術與管理——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勘察設計實踐》一書及多篇論文,為今后該公司在阿爾及利亞乃至中西非法語區(qū)國家開展同類業(yè)務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在實踐中學習總結提煉國際標準的做法值得推廣。
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烏本戈立交橋
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
尼日利亞阿布賈機場航站樓
尼日利亞拉各斯火車站
三是中國設計通行的做法和國際通用的做法存在差異。中國設計規(guī)范手冊是在大量工程實踐基礎上的總結,工程師根據技術要求、現場情況,依據規(guī)范進行選用。歐美標準設計注重過程論證和計算,所需參數要求在現場實地勘察、試驗等手段獲取,簡單地說,中國設計和國際設計的差異是查手冊和詳細計算的差異。
由于中國標準化設計和歐美個性化設計理念的不同,在一些中國公司實施的EPC工程總承包項目上,中國設計人員和西方工程師很容易產生矛盾,幾乎所有的中國公司在EPC工程總承包項目上都曾深深地被設計圖紙審批的滯后所困擾。影響圖紙審批的爭執(zhí)不是因為設計方案的優(yōu)劣,而是因為設計理念不同所導致。
其實,中國標準化設計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同時大大降低造價,對一般性工程有利。國際通用的做法突出了個性化需求,強調了精細化和過程論證,對于關鍵性、地標性工程來說非常好。如何在國際工程項目上將中西設計理念結合起來,中國設計咨詢行業(yè)有識之士應對此展開深入研究。
問:您認為,現階段中國對外設計咨詢要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最有效快捷的方式是什么?
袁立:我認為按當下中國設計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實力和市場份額來說,合作是最有效的路徑,而國際并購是最快捷的方式。因此,我的建議是:
一是“借船出海”,走合作發(fā)展的道路。中國工程公司由于“走出去”較早,擁有較多的國際市場資源,這是中國設計公司所缺乏的,而中國工程公司由于實施EPC工程總承包項目、投建營一體化項目,也急需得到設計專業(yè)的支持,兩者之間的合作,將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共贏局面。
中國工程公司和設計單位的合作要解決好合作模式問題,在項目前期費用分擔和中標后設計分包價格上,既要保護設計單位參與的積極性,又要考慮工程單位在項目不中標情況下的成本。
另外,中國設計公司也要加強和西方設計咨詢公司的合作,學習借鑒他們的經驗并貢獻中方的智慧。目前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公司和西方公司合作在第三方市場開展業(yè)務的做法值得中國設計咨詢公司借鑒。如南亞某鐵路項目咨詢監(jiān)理標,當地政府期望能有當地公司參與,又期望能由國際設計咨詢公司牽頭,由于資金來自中國,中國公司參與也是必要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設計公司、當地公司和國際設計咨詢公司就“走到了一起”。又如非洲開發(fā)銀行2019年5月公開招標“埃塞蘇丹標準軌電氣化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咨詢標,有40多家公司表達了投標興趣,在甄選之后,有6家公司獲得投標邀請,最后一家加拿大公司中標。中國有數家公司參加了亞吉鐵路和北部鐵路的設計施工總承包,完全有能力通過合作,甚至獨立參與此項目。
所以說,中國設計公司要擴大和中國工程公司、西方設計公司之間的合作,在合作中發(fā)展壯大自己。
二是國際并購,走跨越式發(fā)展的道路。近年來,國際工程設計市場幾場并購改變了一些設計公司的排名。如2016年蘇交科收購美國最大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公司Test America、西班牙EPTISA工程公司90%的股權,排名由上年的第93增至第45;2017年美國嘉科JACOBS收購美國CH2M,排名由上年的第4上升至第1,加拿大SNC—LAVALIN收購英國阿特金斯,排名從上年的20位上升至第3;2019年澳大利亞WORLEY收購美國嘉科Jacobs下屬工程公司,排名由第7升至第3。
中國公司為了完善上下游產業(yè)鏈條、提升核心業(yè)務能力,或為了進入新市場和新領域,或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已經開始并購國際設計咨詢公司。除了蘇交科的并購外,近年來幾次有影響力的并購還包括:2010年,中國交建收購全球海洋工程移動式鉆井平臺設計商美國F&G公司;2017年,中國交建收購巴西本地最大工程咨詢公司Concremat的80%股權,中國電建收購意大利工程設計企業(yè)Geodata的80%股份;2020年,中國能建收購西班牙EAI和Ghesa工程設計企業(yè)。另外,2017年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公司與新加坡盛邦裕廊合資成立中咨盛裕交通設計研究院,面向全球公路與市政工程市場提供設計和咨詢類服務,這一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工程市場更加困難。可以預料,一些國際設計公司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資金鏈斷裂,被迫尋求破產重組情況或比疫情前更多發(fā)生,中國公司可抓住機遇,擇優(yōu)并購理想的國際設計咨詢公司,以實現跨越式發(fā)展。
成功的國際并購并非易事。并購前,必須明確并購的目的,做好盡職調查,組建專業(yè)的談判團隊,尤其要明確并購后如何管理。由于中外環(huán)境的差異,并購后采用何種公司治理模式和如何克服跨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至關重要。雖然難度和風險并存,但國際并購是打通市場、行業(yè)和標準壁壘,實現對外設計咨詢業(yè)跨越式發(fā)展的唯一途徑。
問:您認為,現階段推動對外設計咨詢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點是什么?
袁立:企業(yè)的內生動力和政府的支持是兩個關鍵點。
中國設計咨詢企業(yè)“走出去”,也受到企業(yè)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中國電力行業(yè)由于國內任務不飽滿,設計和工程企業(yè)“走出去”比較早,已經在國際設計和工程市場占據一席之地,2020年度ENR TOP225國際設計公司數據顯示,當年進入全球能源(電力)設計行業(yè)前10強的3家中國公司: 中國電建以15.32億美元居10強第一位, 中國能建居第二位,中石油工程榜上有名。同樣,化工行業(yè)的天辰、成達和五環(huán)也在國際工程設計市場取得不俗的業(yè)績 。面對比國內市場難度大、成本高、風險大的國際工程設計市場,在國內任務飽滿時,設計咨詢企業(yè)要更好地“走出去”,其擔當精神和內生動力很重要。
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要在政策上、資金上積極支持中國設計咨詢企業(yè)“走出去”,行業(yè)商(協)會也要代表企業(yè)呼吁。中國政府對外經濟援助項目應在當前實體性經援項目,如非盟大廈、非洲疾控中心等的基礎上增加軟性咨詢類項目,拿出專項援外資金支持中國設計公司開展如非洲“三網一化”(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區(qū)域航空網、工業(yè)化)等互聯互通規(guī)劃類咨詢項目,從源頭規(guī)劃著手,在項目建議書中融入中國解決方案,推廣中國成功經驗、中國技術標準。2013年,埃塞俄比亞政府曾聘請中國開發(fā)區(qū)協會幫助編制國家工業(yè)園發(fā)展規(guī)劃,這份借鑒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開發(fā)區(qū)經驗編制的規(guī)劃對埃塞俄比亞工業(yè)園政策制定起到了關鍵作用。埃塞俄比亞是非洲目前唯一由總理主導工業(yè)園開發(fā)的國家,并在全國投資建設了14個外向型國家工業(yè)園,這些國家工業(yè)園自2016年陸續(xù)投入使用以來,已對當地經濟產生積極影響。這個案例表明,中國成功的經驗可以通過咨詢方式對外輸出。
回顧中國對外承包工程42年的發(fā)展歷程,前21年,即1979年—2000年是起步和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2000年以后才進入快速發(fā)展和轉型升級階段。如今,對外設計咨詢業(yè)在國際工程市場也已有20年的實踐積累,具備了加快發(fā)展的條件,只要我們抓住機遇、勇于擔當,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就一定能實現在國際工程市場上競爭力顯著增強、在對外承包工程價值鏈中地位顯著提升等發(fā)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