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作雷
車到杭州市已是傍晚時分,天誠路華燈初上,感覺有點兒累,吃其他的東西也沒什么胃口,還是去找碗面條吃吃吧!
這是一家安徽阜陽老鄉(xiāng)開的牛肉面館,掌柜是一位30 多歲的皖北漢子,圓臉小眼睛,笑起來好看。
“老板,來一碗牛肉面!”
“好嘞!要不要加牛排?”他指著一大鍋燉好的牛排說。
“可以,那就弄一塊不辣的給我。”香噴噴的牛排勾起了我的食欲。我告訴他,我去過安徽省的很多地方,皖北地區(qū)亳州、阜陽、利辛、蒙城……這位朋友一聽也來勁兒了,海闊天空地和我聊了起來。當(dāng)然,三句不離本行,說得最多的還是面條,北京炸醬面、蘭州拉面、山西刀削面等傳統(tǒng)面條,如數(shù)家珍。一邊吃著牛肉面,一邊聽著他吹牛,我又加了一塊牛排,味道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看著店里賣的一碗碗面條,我想起了在金華市與朋友一起吃的鱔段牛肉面。
浙江金華有我們公司的一個客戶方經(jīng)理,他交給的任務(wù),我都會分析通透,并加以創(chuàng)新,做進一步的藝術(shù)加工,產(chǎn)品深受他的喜愛。在他看來,只要把圖紙交給我們做,放心!合作十幾年下來,我們結(jié)下了良好的供銷關(guān)系,按照當(dāng)下流行的詞語叫:雙贏。為了表示謝意,我總覺得要請他們吃個飯,喝一杯,以增進雙方的友誼,可每次請方總吃飯他不是說忙,就是客氣地婉拒了。
有一次我做客金華,辦完公事,又到了飯點,我邀請他吃飯。這次他興致好,沒有拒絕,并叫總經(jīng)辦助理小鮑駕車陪同,說是一起到郊外去轉(zhuǎn)轉(zhuǎn),請我們吃面條。
車子沿著鄉(xiāng)間小路,開到了金華市郊一個叫雅畈鎮(zhèn)的地方,沿街有一家面館,店里熱氣蒸騰,伙計們正在忙碌著燒面,他們先在一個鐵鍋中注入食用油燒熱,放上一把生姜、洋蔥、蒜泥過油,只聽見“轟”的一聲,鍋上火苗躥出,隨即放下切好的新鮮牛肉和黃鱔段爆炒,炒鍋和鋼勺在廚師的手中揮舞,發(fā)出“咚咚”悅耳動聽的聲音,鍋中的鱔段和牛肉不停地翻轉(zhuǎn)。一會兒受力騰空而起又落下,一會兒在鍋底抱團旋轉(zhuǎn),使作料和食材在高溫的油鍋里受熱均勻,牛肉和鱔段很快變色,像是裹上一層艷麗的外衣。那動作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一分鐘不到,再倒入另一個正煮手搟面的鍋里,然后放上一把香菜和蔥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爆炒鱔段牛肉面正式出鍋了。
我們也和其他顧客一樣,拿著小票依次排隊等候,每碗25 元,方總說自己不放鱔段,只需要15 元就行了。
冒著熱氣的大碗鱔段牛肉面,香氣撲鼻,好吃不貴。手工現(xiàn)搟成的面條口感極佳,再配上火候正好的爆炒鱔段和牛肉,兩種高貴的食材在舌尖兒上交融,味道特別鮮美!難怪會有這么多人來這里排隊吃面。
我一邊吃一邊郁悶,請客戶吃飯,就一碗面條,未免太小氣了一點兒,總是覺得不好意思。小鮑吃得津津有味,看我若有所思,好像明白我的心思,湊到我耳邊輕輕地對我說:“余老師,這已經(jīng)很好啦!方總很少陪客戶吃飯的,他不僅是尊重你,還是在給你們省錢呢!”
我恍然大悟,趁著方總不注意,悄悄地往他碗里塞了一塊最大的黃鱔段!
三碗面條的錢加一起總共才幾十元,還不夠大酒店里的一個菜。越平常的交往越真,越淡的友情越深??!
朋友,如果你問我,拿什么美食來招待遠方的你?我一定笑著說:“請你吃面條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