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茂
摘要:目的:分析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ET方案治療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青海省第五人民醫(yī)院乳腺癌患者76例,治療時間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用抽簽法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n = 38例) 采用ET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n = 38例) 增加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分析兩組臨床療效。結(jié)果:觀察組臨床緩解率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P < 0.05) ,腫瘤標志物水平低于對照組(P < 0.05) ,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P < 0.05) ,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 < 0.05) ,生存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 < 0.05) 。結(jié)論: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提高患者療效,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促進免疫功能的提升。
關鍵詞:復方苦參注射液;表柔比星;多西他賽;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發(fā)生于乳腺上皮或?qū)Ч苌掀さ膼盒阅[瘤,嚴重威脅女性身心健康[1]。乳房腫塊是疾病早期最為典型的癥狀,若進展至晚期可發(fā)生癌細胞遠處轉(zhuǎn)移[2]。臨床針對乳腺癌的治療,主要遵循綜合性治療的原則,化療是這類患者常用的干預手段之一[3]。隨著醫(yī)學模式的進步,多種化療藥物在本病治療中已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為患者采取兩種治療方式聯(lián)合應用,并分析對患者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隨機抽簽法,將患者隨機分入至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38例。觀察組年齡38~65歲,平均年齡(47.53±3.54) 歲;對照組年齡40~67歲,平均年齡(48.36±3.62) 歲。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P >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 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2) 未發(fā)生遠處轉(zhuǎn)移;(3) 未接受過放療;(4) 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 合并重要器官嚴重疾病;(2) 嚴重精神異常者;(3) 化療禁忌癥;(4) 多種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對照組:為患者采取ET治療方案,選用表柔比星(國藥準字H20041211) 70 mg/m2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3 d,每月1次;并聯(lián)合多西他賽(國藥準字H20093092) 75 mg/m2對患者進行靜滴,連續(xù)治療6周后停2周。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增加復方苦參注射液(國藥準字Z14021231) 進行治療,取20 mL復方苦參注射液加入氯化鈉注射液200 mL,對患者予以靜脈滴注,連續(xù)10 d。所有患者應堅持4個月。
1.3 效果判定
(1) 療效判定:①病灶消失,無可觸及腫塊為完全緩解(CR) ;②腫瘤體積縮小≥50 %為部分緩解(PR) ;③ 腫瘤體積縮小 < 50 %,或體積增大 < 15 %為疾病穩(wěn)定(SD) ;④腫瘤體積增加≥15 %為疾病進展(PD) 。
(2) 分別于患者治療前后取其靜脈血,通過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檢測其腫瘤標志物水平,包括糖類抗原153(CA153) 、糖類抗原125(CA125) 、癌胚抗原(CEA) 。
(3) 檢測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因子水平,包括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
(4) 采用SF-36量表于8個方面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存質(zhì)量進行評定,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生存質(zhì)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臨床緩解率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P < 0.05) 。詳見表1。
2.2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治療后觀察組腫瘤標志物水平低于對照組,(P < 0.05) 。詳見表2。
2.3 兩組免疫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差異較小,(P > 0.05) ;治療后觀察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 < 0.05) 。詳見表3。
2.4 兩組生存質(zhì)量對比
治療前兩組生存質(zhì)量評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治療后觀察組生存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 < 0.05) 。詳見表4。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緩解率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腫瘤標志物水平低于對照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生存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 < 0.05) 。分析如下:腫瘤的發(fā)生與機體免疫能力具有直接的聯(lián)系,CD4+、CD8+細胞亞群在抗腫瘤免疫應答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反映機體抗腫瘤能力;CA153是乳腺癌重要的特異性標志物,其含量變化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CA125是一種糖蛋白性腫瘤相關抗原,乳腺癌患者CA125水平會呈現(xiàn)上升趨勢[4]。本研究通過對比單一ET方案以及聯(lián)合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得出ET治療方案的療效并不理想,聯(lián)合復方苦參注射液可提高患者遠期療效;經(jīng)聯(lián)合治療后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明顯降低,提示為此治療方案可增強機體抗腫瘤能力;通過聯(lián)合治療有助于提高機體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提升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癌細胞的能力,以促進疾病轉(zhuǎn)歸,最終使得患者生存質(zhì)量得以提升[5]。因此,ET方案聯(lián)合復方苦參注射液可安全用于患者臨床治療中。
綜上所述,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提高患者療效,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促進免疫功能的提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君,任毅.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ET方案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9,34(7):2137-2141.
[2]戴玉娜,劉偉光,熊悅,等.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復方苦參注射液對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20,47(6):121-123.
[3]戴玉娜,馮曉旭,劉偉光,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新輔助化療對三陰型乳腺癌患者不良反應的分析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20,47(10):83-85.
[4]曹蘇娟,周定中,李丹,等.ET方案新輔助化療對三陰乳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及細胞因子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7):2849-2850.
[5]馬志強,雷威,王文勝,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對乳腺癌術(shù)后患者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21,48(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