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琦
你聽慣了人類關于你的美麗傳說,有關你的遐想浮成片片云彩。中國的民間神話記載,“天地開辟,陽清為天”;在西方,圣經(jīng)中寫道,“神創(chuàng)造天地”。你沉默著、微笑著,不給出一個確切的回應。然而,其實你都知曉。
“我愛天空是因為它笨?!?/p>
我想齊奧朗說這句話時,一定帶著幾分無奈的微笑。他愛你的笨拙與無言,是否因為他比我更早料想到,你在沉默背后不顯山不露水的高明?
先人比我們更早懂得大智若愚,所以他們悟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反而是世人公認的智者,愈發(fā)不愿強調(diào)智慧??鬃臃Q自己“空空如也”,梁啟超講話的開場白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你看,他們是這樣坦誠地面對智慧的缺失。天空,他們與你如此相似。
你本可以了解一切,但你又寧愿選擇無知。
天空,原本沒有人比你知道的更多,但你明白多知與多智并不能畫上等號?,F(xiàn)代人每日接收來自天南海北的新聞,再加以三兩句不痛不癢的點評,便自以為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墒撬麄兊闹腔矍宦桑橇魉€上的劣質(zhì)工藝品。
天空,沒有人不羨慕你,你不必思考,便可擁抱風月雨雪;你無需言語,卻已道盡滄海桑田。因為你是天空,人類經(jīng)歷的戰(zhàn)火與變革,在你的時間軸中僅是火苗一熄。你不曾苦惱于炮火又會降臨在哪一片村莊,硝煙又會從何處升起,你只是靜觀其變,亙古不變地映照著人類飽經(jīng)苦難的容顏。我們未曾知曉一個偶然的念頭會有怎樣的殺傷力,卻已深受其害。智慧帶給我們的和讓我們失去的,可能一樣多。
總是這樣,人類自己的智慧讓自己陷入泥淖,又用自己的智慧將自己拯救。你籠罩這片土地上,看到的多是自作聰明的人。過度的思考將破曉回溯到黃昏。愚公移山,智叟笑其蠢笨。孰智孰愚,誰又能辨明?
人類天生是敏感而脆弱的,所以我們想了許多,但兜兜轉轉,發(fā)現(xiàn)自己仍然只不過滄海一粟。我們所擁有的智慧,探求出了大自然的奧妙,能夠托舉我們飛離這個星球。然而天空你可曾知曉,其實無論我們飛出多遠,都仍徘徊在你的懷抱里。我們害怕出走太遠,又懼怕從未離開。我們的智慧在平庸與過度之間難以平衡,所以患得患失,惶恐于過猶不及。
像我一樣的人應該還有許多吧,他們也意識到人是這樣的矛盾體了嗎?你瞧,不知不覺間我的思緒又已經(jīng)飄散開去。或許,我的思考是時候告一段落了,于是就此停筆。
(素材來源:《作文與考試》本期47頁《我愛天空是因為它笨》 指導教師/錢湘?。?/p>
編輯/ 華放 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