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莉
(河南省濮陽市中醫(yī)院兒科 濮陽457003)
輪狀病毒(Rotaviruse, RV)是引起小兒腹瀉的重要病原體。 RV 感染會損傷小腸上皮細胞,引起腹瀉。 RV 感染性腹瀉多流行于秋冬季,主要表現(xiàn)為滲透性腹瀉、急性胃腸炎,病程6~7 天,嚴重患兒可出現(xiàn)脫水,甚至造成死亡[1]。 除常規(guī)治療外,應實施高質量護理干預,加快患兒康復。 護理程序是以滿足患者身心需求為目標,對患者實施計劃性、全面性的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快速康復[2~3]。 本研究探討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在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5 月~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94 例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按照入院時間分為基礎組和護理程序組,各47 例。 護理程序組男25 例, 女22 例; 年齡4 個月~5 歲, 平均(2.63±0.89)歲;病程1~3 d,平均(2.09±0.36)d。 基礎組男27 例, 女20 例; 年齡3 個月~5 歲, 平均(2.48±0.91)歲;病程1~4 d,平均(2.13±0.42)d。 兩組基線資料(性別、病程、年齡)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RV 感染性腹瀉診斷標準;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其他原因所致腹瀉;嚴重嘔吐;伴全身中毒。
1.3 護理方法
1.3.1 基礎組 予以基礎護理干預。觀察患兒體溫、脈搏等生命體征變化,指導患兒科學飲食,進行輸液護理。
1.3.2 護理程序組 在基礎組基礎上予以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1)評估腹瀉程度。 收集RV 感染性腹瀉患兒疾病資料,并分析其病情。(2)護理診斷。進行RV 檢測,評估檢測結果。(3)制定計劃。 根據(jù)RV 感染性腹瀉患兒病情、身體狀況、治療情況等,明確護理重點、順序。(4)護理干預。補液護理:輕、中度脫水患兒進行口服補液,輕度脫水患兒口服補液50~80 ml/kg, 中度脫水患兒口服補液80~100 ml/kg,少量頻服約10 h,糾正脫水。 重度脫水、腹脹或嚴重吐瀉患兒進行靜脈補液,第1 天補液以糾正脫水和補充鈣、鎂、鉀為目標,以后補液以供給能量、補充繼續(xù)損失量為主,繼續(xù)損失量丟多少補多少。 病情好轉后,可口服補液,若腹瀉尚未改善或口服補液量不足,可繼續(xù)靜脈補液。 皮膚管理:使用尿布患兒選擇柔軟尿布, 保持尿布干爽, 患兒大便后,使用溫水擦洗患兒臀部,晾干;皮膚發(fā)紅處涂抹5%鞣酸軟膏,并輕柔按摩;局部淺潰瘍患兒進行燈光照射,涂抹油劑,加快創(chuàng)面干燥;女性患兒清潔陰部,防止尿路上行感染。 飲食護理: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哺乳前予以少量熱水,縮短哺乳時間;人工喂養(yǎng)的患兒先予以少量牛奶、 米湯等流質食物, 逐漸加量加稠。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退熱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腹瀉緩解時間。(2)比較兩組舒適度,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評估兩組舒適度。 0~5 分,評分越高,舒適度越低。(3)比較兩組并發(fā)癥(肺炎、濕疹)發(fā)生情況。(4)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價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 95 分為非常滿意,76~94 分為滿意,57~75 分為一般滿意,38~56 分為不滿意,19~37 分為非常不滿意;將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納入護理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退熱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腹瀉緩解時間比較 護理程序組退熱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腹瀉緩解時間短于基礎組(P<0.05)。 見表1。
表1 兩組退熱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腹瀉緩解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退熱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腹瀉緩解時間比較(d,±s)
組別 n 退熱時間 嘔吐緩解時間 腹瀉緩解時間護理程序組基礎組47 47 1.51±0.32 1.69±0.37 1.88±0.39 2.46±0.48 2.71±0.56 2.55±0.51 t P 11.290 10.418 7.154<0.001<0.001<0.001
2.2 兩組舒適度比較 護理程序組舒適度優(yōu)于基礎組(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舒適度比較[例(%)]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護理程序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基礎組(P<0.05)。 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4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程序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高于基礎組(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RV 為雙鏈核糖核酸病毒,可經(jīng)糞口傳播,感染小腸上皮細胞,損傷上皮細胞,損害小腸黏膜水、電解質吸收能力,腸腔積聚腸液,導致腹瀉[4]。 據(jù)統(tǒng)計,RV 感染性腹瀉每年可造成全球約65 萬名嬰兒死亡,嚴重威脅嬰幼兒生命安全。臨床暫無治療RV 感染性腹瀉的特效藥物,治療時需結合有效護理干預,以緩解患兒癥狀。 常規(guī)護理干預以輔助RV 感染性腹瀉治療為主,對患兒護理缺乏重視,不利于患兒快速康復。 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是依據(jù)護理程序對患兒實施整體化連續(xù)性護理,保證護理措施的科學性、有效性,有利于快速緩解癥狀[5]。RV 感染性腹瀉患兒營養(yǎng)吸收少,易脫水,通過飲食護理、補液護理,可滿足患兒營養(yǎng)需求、水分需求,避免脫水加重[6~8]。 此外,頻繁腹瀉會對患兒局部皮膚產生刺激,造成臀部發(fā)紅、潰瘍等。 實施皮膚管理可保持患兒皮膚干爽,避免皮膚糜爛、感染。 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對RV 腸炎患兒實施系統(tǒng)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兒癥狀,改善臨床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程序組退熱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腹瀉緩解時間短于基礎組,舒適度優(yōu)于基礎組(P<0.05),提示對RV 感染性腹瀉患兒實施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可縮短患兒退熱時間、嘔吐緩解時間、腹瀉緩解時間,提高舒適度。本研究還顯示,護理程序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基礎組, 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高于基礎組(P<0.05),說明對RV 感染性腹瀉患兒實施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能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應用于RV 感染性腹瀉患兒, 可加快患兒癥狀緩解,提高舒適度,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