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民 溫懷玉 楊建興 楊 斌
(1.西安近代化學所;2.西北大學化工學院)
物料的管道輸送是化工生產的基本過程,管道作為傳輸?shù)妮d體, 是連接各種化工設備的橋梁。 在生產工藝中不同裝置或過程中的工作壓力有較大區(qū)別,比如前一工藝過程中對物料進行加壓操作,到下一過程或裝置中運行工況又變?yōu)槌?,因此管道輸送過程中需要加裝減壓裝置以完成減壓或穩(wěn)壓操作,保證工藝的正常運行。
減壓閥[1~4]和節(jié)流元件(如文丘里管)[5,6]是常用的減壓裝置,在化工、機械、電力、供暖(汽/水)及市政等行業(yè)都有廣泛應用。 裝置減壓原理主要是改變管道流通面積, 減壓效果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根據(jù)伯努利方程,通過流道面積變化增大流速進而減小壓強;另一方面同樣是由于流道面積的突然變化造成局部阻力減小、速度增加,從而降低壓強。 然而,在細管道中輸送顆粒粒徑較大、濃度較高的液固兩相物料時,常規(guī)減壓閥由于閥門開度和流向變化容易發(fā)生堵塞;雖然文丘里管進出口面積變化較小,不容易發(fā)生堵塞,但減壓幅度較小,更多地用于流量測量場合。 為此,筆者針對顆粒平均粒徑為1mm、顆粒相與液相質量比為1∶10 的液固兩相物料在DN50mm 管道中由3.0atm(1atm=101.325kPa)降壓到1.5atm 的工況,設計一種模塊化變徑段組合的減壓裝置,并通過Fluent 數(shù)值模擬[7]分析了裝置內的壓降過程,確定了最終的組合形式。
為了防止管道內發(fā)生堵塞和顆粒變形,減壓預驅溶裝置采用孔板式節(jié)流單元,通過流道截面積變化實現(xiàn)物料減壓操作。 由于前后壓降比過大,前端管徑為50mm,由理論計算可知如果采用突然縮小結構, 一次性從3.0atm 降壓到1.5atm,則減壓裝置出口管徑要小于3mm;如果采用文丘里管形式的漸縮結構,其阻力損失更小,但出口尺寸要到微米級別。 已知物料中顆粒相粒徑為0.8~2.0mm(平均粒徑1mm),顆粒與水的質量比為1∶10,液固兩相濃度較高,在上述節(jié)流減壓過程中必然會發(fā)生堵塞。 為此,筆者采用模塊化設計, 多個孔板節(jié)流單元組合共同完成降壓過程。設計完成的減壓裝置結構如圖1 所示,底部變徑段用來整流和預減壓,進、出口截面內徑分別為53mm(DN50mm)和28mm(DN25mm),變徑段長度為76mm。由于設計物料上送,采用DN25mm 的90°彎管轉向。 孔板節(jié)流單元尺寸設計為:粗管段內徑28mm,長為54mm;細孔口內徑分別為6、7、8mm,長為20mm;為了防止顆粒在粗管段內堆積造成堵塞,粗管段進出口加有倒角(斜邊)結構,水平夾角為15°。
圖1 減壓裝置結構示意圖
減壓裝置中流動的液固兩相物料, 液相為水, 固相顆粒粒徑為0.8~2.0mm (平均粒徑1mm),相對密度為1.3。 入口處液相水的質量流量為300kg/h,顆粒相與水的質量比為1∶10。
數(shù)值模擬采用結構化網格劃分模型,壁面網格局部加密,如圖2 所示。
圖2 減壓裝置網格劃分
為了分析可能的堵塞情況,對減壓裝置內液固兩相流動進行非定常模擬。 由于顆粒相濃度較高,而裝置結構較為簡單,模型采用歐拉兩相流模型。 由于流動中湍流作用顯著,計算采用各向異性的k-omega 湍流模型[8],該模型考慮了不同方向速度的影響及相互耦合作用,湍流在各個方向的脈動不再是簡單的各向完全正比于速度,故計算結果更為準確。 相間作用按常規(guī)液固兩相流動設定。
計算采用相間耦合的simple 方法,除體積分數(shù)離散采用QUICK 格式外, 其他項均采用二階迎風格式。 時間格式采用二階隱式格式,時間步長為0.5ms。 收斂時殘差等級設置為10-3,滿足該條件即為收斂。
物料入口采用質量入口條件,液相水的入口流量0.083kg/s, 顆粒相入口流量0.008 3kg/s,出口采用壓力出口條件,根據(jù)工況設定混合物相對壓力為0.5MPa。 其他壁面類型按固壁面設定。 初始時刻減壓裝置僅有水存在,模擬持續(xù)進行到減壓裝置出口處固相顆粒流量和進口壓力基本穩(wěn)定,即認為流動達到穩(wěn)定,結束計算。
圖3 給出了不同孔徑下單個孔板結構中液固兩相的速度分布。 由圖3 可以看出,物料在通過小孔時加速減壓,而在擴張段內物料向兩側擴散,進而下落又被入流攜帶,形成環(huán)流,通過突然擴大局部損失進一步降壓。
圖4 給出了3 種孔徑的多級孔板減壓裝置內壓力損失分布(不包含揚程水力損失)。 由圖4可以發(fā)現(xiàn),第1、2 個孔板的損失比較大,后面的孔板損失趨于平穩(wěn),意味著多級孔板減壓裝置可以進行模塊化設計使用,且在應用現(xiàn)場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意組合使用。
假定上送料管道凈高為3m, 揚程損失約為0.3MPa。 如圖4 所示,當孔徑為7mm 時,10 個孔板組合壓降基本可滿足減壓裝置設計要求,此時裝置凈高為0.8m(不含橫向漸縮部分),有足夠的長度余量用于布置其他連接附件。當孔徑為6mm時,4 個單元孔板即可滿足壓降要求, 裝置凈高0.32m, 但每一級壓降較大不易調節(jié)且堵塞的可能性較高。當孔徑為8mm 時,10 個單元孔板壓降僅0.5MPa,按照后續(xù)孔板壓降規(guī)律,總共需要25個左右的單元孔板才可滿足壓降需要,導致結構過于復雜。 綜合比較之下,7mm 孔徑的孔板組合是較為合適的減壓預驅溶裝置結構。
圖3 不同孔徑下單個孔板結構中液固兩相的速度分布
圖4 3 種孔徑的多級孔板減壓裝置內壓力損失分布
采用多級孔板減壓方式可以通過局部阻力損失的疊加,有效地實現(xiàn)細管道中含有較大粒徑的液固兩相物料的減壓操作。 多個孔板節(jié)流單元組合可以在較大孔徑的條件下使物料產生較大幅度的壓降,而且能防止裝置內部堵塞。 針對本工況, 采用10 個DN25mm 管道配合孔徑7mm 的孔板節(jié)流單元, 可以在裝置凈高僅0.8m 的情況下將物料壓強從3.0atm 降到1.5atm。 另外,模塊化設計孔板節(jié)流單元可以在現(xiàn)場靈活組合,實現(xiàn)不同壓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