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錚錚
(河南省鄭州市中醫(yī)院內科 鄭州450007)
冠心病心絞痛是以冠脈結構或功能異常引發(fā)心肌缺血、缺氧的常見心血管疾病[1]。 雙心醫(yī)學模式可通過針對性心理干預,舒緩心理壓力,最大限度消除影響疾病的心理因素,改善疾病預后,因此逐漸成為心血管疾病管理的研究重點。但實踐中發(fā)現(xiàn),僅通過心理壓力舒緩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較大的精神壓力,導致軀體呈現(xiàn)緊繃狀態(tài),不利于疾病的改善。 放松運動訓練是通過控制意識改變身心活動的物理舒緩方式,在雙心醫(yī)學模式干預下開展放松運動訓練值得研究。 本研究探討將雙心醫(yī)學模式干預下放松運動訓練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價值。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我科110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以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33 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65.50±2.19)歲;病程3~9 年,平均病程(6.52±1.01)年;心絞痛分級:Ⅰ級34 例,Ⅱ級21例。 觀察組男23 例,女32 例;年齡46~71 歲,平均年齡(65.77±3.41) 歲; 病程2~8 年, 平均病程(6.41±1.03)年;心絞痛分級:Ⅰ級32 例,Ⅱ級23例。 兩組上述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2];溝通交流正常;心絞痛分級為Ⅰ~Ⅱ級;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近期出現(xiàn)過嚴重心力衰竭。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雙心醫(yī)學模式綜合干預護理。(1)建立信任關系:主動和患者溝通交流,注意溝通方式,采用合理的溝通技巧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滿足其需求,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2)定期開展知識講座:以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冠心病相關知識宣教,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同時開展同伴教育和病友教育,以鼓勵患者多交流,強化對疾病知識的認知度。(3)評估和反饋:密切監(jiān)測各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并及時調整。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放松運動訓練。(1)講解放松運動訓練原理和注意事項,邀請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目標的制定,激發(fā)其主動參與動機。(2)肌肉放松訓練:在安靜環(huán)境下,指導患者跟隨音樂背景,配合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從足部到頭部,依次感受肌肉高度放松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運動耐力,制定合適的運動方案,循序漸進開展運動,以轉移患者注意力。 兩組均干預2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心功能指標:采用運動心肺測試儀(型號:COSMED)測定代謝當量(ME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DW-T6)測定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采用6 min 步行實驗(6MWT)評價心功能,步行距離越長則心功能越好。(2)心絞痛程度:從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治療滿意程度、疾病認識程度5 個維度評價心絞痛程度,各維度分數(shù)均轉化為0~100 分, 得分低則心絞痛程度重。(3)負性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總分80 分,得分高則負性情緒越強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錄入SPSS22.0 軟件中分析, 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 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MET、LVEF 較對照組高,6MWT 距離較對照組長(P<0.05)。 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干預前對比,*P<0.05。
LVEF(%)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MET[ml/(kg·min)]干預前 干預后6MWT(m)干預前 干預后55 55 t P 2.35±0.23 2.37±0.25 0.436 6 0.663 3 5.34±1.33*4.41±1.05*4.070 2 0.000 1 308.26±19.12 309.89±19.13 0.446 9 0.655 8 395.69±30.89*348.14±29.65*8.235 9 0.000 1 40.05±3.56 40.06±3.61 0.014 6 0.988 4 56.95±4.03*50.96±3.59*8.230 9 0.000 1
2.2 兩組心絞痛程度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SAQ 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 見表2。
表2 兩組心絞痛程度對比(分,±s)
表2 兩組心絞痛程度對比(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對比,*P<0.05。
疾病認識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干預前 干預后發(fā)作頻次干預前 干預后軀體受限程度干預前 干預后治療滿意度干預前 干預后55 55 t P 29.23±2.63 29.19±2.68 0.079 0 0.937 2 72.36±10.63*67.95±9.25*2.321 0 0.022 2 30.20±7.23 30.32±7.31 0.086 6 0.931 2 80.23±10.25*72.58±9.68*4.024 1 0.000 1 31.26±8.98 31.31±8.97 0.029 2 0.976 7 84.25±9.85*78.95±9.87*2.818 8 0.005 7 45.23±8.95 46.01±8.89 0.458 6 0.647 5 85.23±8.74*71.01±8.97*8.420 6 0.000 1 42.18±8.57 42.11±8.61 0.042 7 0.966 0 88.95±8.65*65.01±8.79*14.396 6 0.000 1
2.3 兩組負性情緒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SAS、SDS 評分均較對照組低(P<0.05)。 見表3。
表3 兩組負性情緒對比(分,±s)
表3 兩組負性情緒對比(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對比,*P<0.05。
組別 n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干預前 干預后55 55 t P 45.26±8.96 45.31±9.01 0.029 2 0.976 8 19.01±4.23*26.35±3.95*9.405 6 0.000 1 47.05±2.63 47.01±2.59 0.080 4 0.936 1 20.69±3.54*29.35±2.82*14.151 3 0.000 1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受病痛、疾病認知度低等因素的影響,易產(chǎn)生負性情緒,而負性情緒會加重軀體疾病的進展,進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3]。 雙心醫(yī)學模式干預下放松運動訓練是基于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社會-心理-生物)下產(chǎn)生的新型干預模式,將雙心醫(yī)學和放松運動結合,雙管齊下,同時解決心理與心臟兩方面問題,不僅強調診治生理疾病,同時也探究由生理疾病引發(fā)的心理疾病,通過一系列措施緩解患者負性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同時放松運動訓練可降低患者植物神經(jīng)興奮性,有效控制心理疾病,使患者主動參與疾病管理,改善心功能水平。
冠心病心絞痛因冠脈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導致心肌細胞出現(xiàn)供血和供氧不足,心肌收縮不同步,造成循環(huán)血量減少,引發(fā)心前區(qū)疼痛不適,進而對心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使MET、LVEF 水平降低,心肺運動功能下降[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MET、LVEF 水平及SAQ 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6MWT 距離較對照組長(P<0.05),提示雙心醫(yī)學模式干預下放松運動訓練可改善患者心絞痛程度,提高心功能。雙心醫(yī)學模式是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重要體現(xiàn),從心臟、心理兩方面著手,不僅關注患者身體狀況,同時強調患者心理健康,針對冠心病心絞痛疾病特點,及時科普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到自身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原因,提高其認知度,從而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從各方面杜絕不良生活習慣,建立康復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控制心絞痛發(fā)作,改善心功能。 同時在該模式下進行放松運動訓練,通過轉移注意力、意念等形式改變植物神經(jīng)興奮性,可對機體內臟器官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進而降低交感神經(jīng)張力,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動脈,達到緩解心絞痛、改善心功能的目的[5]。
本研究中, 觀察組干預后SAS、SDS 評分均較對照組低(P<0.05),說明雙心醫(yī)學模式干預下放松運動訓練可改善患者負性情緒。 雙心醫(yī)學模式以治療護理、行為干預、運動療法、健康教育為一體實施干預措施,并以改善患者心功能作為中心點,通過實施發(fā)散式心理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重視行為改變對疾病治療和預防的重要性, 進而主動參與疾病管理和自我行為約束,以緩解負性情緒。同時在該模式下開展放松運動訓練, 可通過增加內啡肽分泌,減少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舒緩全身肌肉,使患者達到心理上的松弛,進一步改善負性情緒[6]。 雙心醫(yī)學模式干預下放松運動訓練將心理舒緩和物理放松相結合,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在提高患者對疾病管理的重視程度,積極參與疾病管理中,堅持合理用藥、 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等基礎上, 配合放松運動訓練, 將注意力轉移至肌肉放松中, 通過調節(jié)軀體活動,擴張動脈血管,改善局部血流量,消除影響疾病進一步發(fā)展的不良因素。
綜上所述, 雙心醫(yī)學模式干預下放松運動訓練可緩解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負性情緒, 減輕心絞痛程度,改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