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陽
(河南省登封市中醫(yī)院 登封45247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病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以氣道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為特點。 由多種因素,如感染、大氣污染、有害氣體及職業(yè)性粉塵的長期吸入、過敏等有關(guān)。 目前,臨床醫(yī)生及患者都重視COPD 發(fā)作期的病情控制,卻忽視了緩解期的肺康復。西醫(yī)對慢阻肺緩解期患者采取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 可以獲得一定治療效果, 但是單一用藥效果并不理想[1]。近幾年,中醫(yī)和西醫(yī)相結(jié)合治療方式用于慢阻肺緩解期患者逐漸被推廣,獲得良好用藥效果[2]。本研究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中藥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合玉屏風散加西藥治療方法用于慢阻肺緩解期患者的臨床療效。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3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6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比組,各32 例。 參比組男20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65.39±2.58)歲;平均病程(7.42±1.23)年。實驗組男18 例,女14 例; 平均年齡(65.41±2.33) 歲, 平均病程(7.35±1.41)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通過CT、肺功能檢測等確診為COPD,且屬于緩解期;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合并有肺結(jié)核;存在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合并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1.3 治療方法 參比組給予西藥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注冊證號H20150325)1~2 次/d,50 μg/ 次,1 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3 個療程。實驗組給予中藥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合玉屏風散加西藥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 西藥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方法同參比組,中藥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合玉屏風散藥方組成:白芍10 g、黃芪20 g、杏仁12 g、桂枝10 g、川樸12 g、防風12 g、白術(shù)12 g、甘草6 g、大棗6 g、生姜6 g,水煎后1 d 服用1 劑, 早晚各服一半藥汁,1 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3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2)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肺功能變化。 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和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如心悸、皮膚過敏、頭痛等。(4)比較兩組治療前后6分鐘步行試驗(6 MWT)檢測步行距離長度。
1.5 評定標準 痊愈: 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除;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顯著改善;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緩解;無效:不具備以上所述指標[3]。 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 FEV1、FEV1/FVC 及6 MWT 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yīng)等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88%,高于參比組的78.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FEV1/FVC 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FEV1/FVC 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且實驗組優(yōu)于參比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n參比組實驗組FEV1(L)治療前 治療后 t P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t P 32 32 1.38±0.20 2.50±0.36 75.26±3.10 1.35±0.30 2.87±0.50 15.384 14.746 0.000 0.000 84.90±4.18 18.787 26.699 0.000 0.000 t P 0.470 3.397 10.478 0.639 0.001 62.30±2.37 62.15±2.40 0.251 0.802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為3.13%,低于參比組的18.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比較
2.4 兩組治療前后6 MWT 比較 治療前,參比組、實驗組6 MWT 分別為(251.20±9.52)m、(250.36±9.33)m,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治療后,參比組、實驗組6 MWT 分別為(323.62±11.20)m、(359.60±13.56)m, 兩組6 MWT 均較治療前提升,且實驗組較參比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 緩解期患者多存在咳嗽、 咳痰等或有喘息、氣短等癥狀,干擾其日常生活[4]。 臨床上常對慢阻肺緩解期患者給予西藥治療,如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等可舒張氣道、緩解病癥,但長期使用存在藥物不良反應(yīng),且單一用藥存在藥物治療局限性[5]。
COPD 可歸入中醫(yī)“喘證、肺脹”等醫(yī)學范疇[6]。中醫(yī)學認為,COPD 病機主要是標實而本虛,標實為痰和瘀相結(jié),引發(fā)氣道受阻,本虛為肺虛、脾虛、腎虛、氣虛[7]。 治療主要是固表益氣、平喘化痰[8]。 中藥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合玉屏風散藥方中含有的桂枝具有衛(wèi)陽及溫通、祛風并解肌之功效;厚樸具有平喘降氣、導滯化濕之功效;杏仁具有降風并泄苦、定喘和止咳之功效;白芍具有平抑肝陽、補血養(yǎng)陰之功效,與甘草合用,起到化陰酸甘、合營養(yǎng)陰之效;生姜具有促使桂枝化陽之效,大棗和白芍一起使用具有和營之效;黃芪具有固表益氣止汗之功效;白術(shù)具有健脾及補氣之功效;防風具散邪并祛風之功效。 諸藥并用,共奏化痰降氣、止咳定喘、營衛(wèi)調(diào)和之效。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治療后,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88%, 高于參比組的78.13%(P<0.05); 兩組FEV1、FEV1/FVC 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實驗組優(yōu)于參比組(P<0.05);兩組6 MWT 均較治療前提升,且實驗組較參比組高(P<0.05)。
表明COPD 緩解期患者采取中藥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合玉屏風散聯(lián)合西藥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在平喘化痰、固表益氣基礎(chǔ)上,促使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肺功能指標得以改善, 積極改善其氣道炎癥反應(yīng)狀況。 且治療后實驗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為3.13%,低于參比組的18.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lián)合用藥可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提升用藥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給予COPD緩解期患者選用中藥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合玉屏風散加西藥治療方法存在較佳藥物治療效果, 可以促使患者治療有效性提升,有助于改善肺部功能,降低不良反應(yīng),具有重要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