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濤 蘇幕
我2017年8月退休回到故里,正值嘉祥縣作家協(xié)會換屆,應縣文聯(lián)邀請,我參加了嘉祥縣作家協(xié)會第四屆代表大會,榮幸地當選為作協(xié)主席。我的文學夢在退休后得以延續(xù),而且同全縣160多名會員一道,勤奮練筆,不斷創(chuàng)新,用新作謳歌改革開放偉大的新時代。
最近,我以作協(xié)主席的身份參加了嘉祥二中北極星文學社成立大會和臥龍山中學臥龍山文學社成立大會,會上,我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吹酵瑢W們那可愛純真、聰慧渴求的目光,沉浸在追求文學的意境里,我的思緒猶如奔騰的駿馬,把我拽回30多年前,在嘉祥一中創(chuàng)辦麒麟文學社的青春歲月……
1986年暑假,我非常榮幸地被調(diào)到嘉祥一中任教。此前,在嘉祥九中教初中,一下子來到嘉祥縣最高學府教高中,激動之余,更多的是壓力:能否勝任教學?心里沒底。于是,自接到調(diào)令后,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備課中,認真通讀了高一語文教材,先后寫了兩本教案。開學了,我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現(xiàn)代抒情散文名篇,文章清新優(yōu)美,情景交融。我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氛圍,帶領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文學藝術的美妙意境。后來的很多課,就是這樣在欣賞佳作、剖析名篇的享受里,感染著學生愛上語文,愛上寫作。
那年秋天,我所在的語文教研組結合語文、作文教學實踐,在高一、高二年級中開展了一次手抄報展覽,每個班級、每個學習小組都積極參與,從組稿、排版、書寫、插圖,全部由學生自己動手,最后集中掛在教學樓走廊和四樓閱覽室進行了評比和展覽。小小手抄報,豐富多彩,各顯特色,激發(fā)了學生學語文、愛動腦、賞名篇、練習作的熱情,也為學生表達青春主張、展示才華、張揚個性、塑造自我提供了一個平臺。此后不久,高一年級的李兆喜、王林祥、王輝、孫偉、國鳳菊、姚景福、曹雪真、高雪梅、張強、高航、寧如峰、宋二藏12名同學自發(fā)成立了寫作興趣小組,他們不再滿足欣賞別人的作品,開始嘗試文學創(chuàng)作的苦中樂,一顆素質(zhì)教育的幼芽在高考升學率聞名魯西南的名校里,悄然破土而出。這個寫作小組,后來被定名為嘉祥一中麒麟文學社。
20世紀80年代,文學熱潮如滔滔江水,洶涌澎湃,中學生群體也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全國許多中學生文學社團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麒麟文學社的出現(xiàn),是幾位表現(xiàn)欲較強的文學愛好者創(chuàng)辦,也是嘉祥一中校情所致,更是時代的產(chǎn)物。
實事求是地講,當年在素質(zhì)教育還沒有成為教育主流的大環(huán)境下,應試教育氣氛濃厚,成立文學社并不容易,遭遇了各方面的壓力和非議。有的老師或班主任不支持,是怕學生分心太多,擔心升學率下滑;有的家長不愿意,是怕影響孩子升學前途;有的同學不理解,認為文學社員逞能出風頭……如何保證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同時盡可能地開展文學社活動,是一對很不好把握的實際矛盾。
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熱熱鬧鬧和風吹雨打之后,到1987年春文、理分科時,麒麟文學社和全國同期的許多學生文學社團一樣,已經(jīng)面臨著“自生自滅”的危險和尷尬。如何保護學生可貴的自發(fā)意識,引導志趣昂揚向上而不是滑向歧途、荒廢學業(yè),如何幫助年輕人的沖動變得冷靜對待、恰當處理,顯然需要老師的積極參與和指導。面對這種情況,我毅然申請并征得學校領導同意,擔任了麒麟文學社的指導教師。
我組織社員開了個調(diào)研會,認真總結了文學社創(chuàng)辦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肯定了同學們的熱情、勇氣和寫作成績,也重點指出了客觀存在的盲目性等問題,指導他們制訂了可行的活動計劃,明確了組織章程和社長、主編人選,健全了組織。我反復強調(diào)、不厭其煩地講要擺正學習與活動的關系、“作人”與“作文”的關系。
由于及時恰當?shù)囊龑Вm正了一些原來過激的現(xiàn)象和做法,麒麟文學社此后開始行進在健康發(fā)展的軌道上。
不久,麒麟文學社就有了新的起色和轉機。文學社的活動開始系列化、主題化,影響也開始逐步從校園到校外,開始和外地的兄弟社團有了互動和交流,申請加入的學生越來越多,學年度末,社員已經(jīng)發(fā)展到60多人。
1987年暑假,嘉祥一中首次組織高一新生軍訓,成立了專門的宣傳組,我被抽調(diào)到宣傳組搞寫作。軍訓結束后,學校安排我到辦公室做文秘工作,從此,告別了講臺。雖然離開了課堂,但我沒有離開學生,時間相對寬裕了,指導文學社的活動也就方便多了。
難能可貴的是,麒麟文學社得到了學校的支持和呵護,時任黨總支書記任傳靈、校長李宗文、團委書記王道云等領導,還有一些熱心的老師都不定期地參加文學社活動,給予指導和輔導。麒麟文學社迎來她的重要耕耘期和收獲期:
——舉辦文學知識講座是常規(guī)活動。一般講文學體裁的理論知識,文學寫作技法以及文學發(fā)展史等,重點放在寫作能力的提高上。有時候是教師講,有時選寫作基礎好的同學談體會,大家共同討論創(chuàng)作。當時利用各種資源,還邀請了山東教育社陶繼新老師、吳三元老師、嘉祥縣廣播電視局張傳聲主編、張德泉老師等到校做專題講座。
——編印文學社自辦社刊《萌山》月刊。刊名由鮑廣恩校長題寫。定位每月一期,每期精選文學社社員的優(yōu)秀習作,社員輪流當編輯,學生刻鋼板油印,活動時間大部分是課外活動和晚自習后,有時加班至深夜?!睹壬健吩驴惶K魯豫皖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第九屆年會、上?!吨袑W生知識報》、河南《中學生學習報》等多次評為優(yōu)秀???。后來,優(yōu)秀稿件積多了或有重要征文活動舉辦的時候,還不定期增編《萌山周報》和《征文信息》。
——舉行競賽活動和不同類型的征文比賽。賽詩會、朗誦會、演講會、口頭作文比賽等,既鍛煉學生的口才,又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除了文學社面向全校征文外,還先后舉辦了兩屆“麒麟杯”全縣青少年征文大賽。1988年,由嘉祥一中麒麟文學社、團縣委學少部、嘉祥三中鷹山文學社聯(lián)合主辦了首屆“麒麟杯”文學大獎賽,面向全縣青少年征文,有1180多篇稿件參賽。當時沒有活動經(jīng)費,何林、李兆喜、張培昂3位文學社骨干,利用課余時間,騎自行車到全縣知名企業(yè)拉贊助,12家愛心企業(yè)每家給了100元,這筆1200元的愛心善款保障了大賽搞得紅紅火火。最近,縣作協(xié)到祥城建設集團采風,當年文學社主編何林說:“我還債來了,二十年前欠下的文債,今天用文筆來還?!鳖C獎那天,時任縣委副書記許謙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曹耀華、縣教育局局長任法賜等親自到場為獲獎者頒獎。次年,嘉祥一中麒麟文學社聯(lián)合團縣委、教育局教研室舉辦了第二屆“麒麟杯”文學大獎賽??h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士榮、縣教育局長高福成到場頒獎并講話。這次征文大獎賽結束后,縣教育局牽頭編輯出版了《麒麟情 —— 一中學生優(yōu)秀詩文選》,由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出版。
此后,麒麟文學社迎來一段春華秋實的歲月:
——許多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經(jīng)過文學社的組織參賽或重點推薦,陸續(xù)在全國各地中學生報刊發(fā)表。3年左右的時間,麒麟文學社累計有230余篇學生習作在省級以上中學生報刊發(fā)表或在各項征文大賽中獲獎。特別值得驕傲的是,何林的散文《二月二,料豆噴噴香》,在甘肅《中學生導報》發(fā)表后,又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午間半小時”節(jié)目配樂播發(fā);1991年5月13日的《中國青年報》編發(fā)通訊《他自小城來尋夢》,推介何林同學的成長經(jīng)歷。中學生的習作和事跡登上國家級媒體的大雅之堂,更加激發(fā)了社員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也充分肯定了社員們的能力和水平。文學社第二任主編田新柱撰文《十九年前激情燃燒的歲月——回眸擔任麒麟文學社主編的塵封往事》一文中寫道:“每個黃昏,我踱步走過教學樓前一排排櫥窗,看到三五成群同學圍著報欄閱讀文學社員的作品,幸福感一下子溢滿心頭。”
——多家報刊推出麒麟文學社??I綎|《中學生報》給麒麟文學社出過兩期???,河南《中學生學習報》編發(fā)過專刊,此外,還有數(shù)十家報刊先后登載介紹過麒麟文學社的成長事跡、做法、經(jīng)驗、社員代表習作等。
——文學社先后多次榮獲省級以上組織的集體獎。文學社組織參加了國際華人中學生詩歌大賽、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群體創(chuàng)作大展賽、“春筍杯”“蓓蕾杯”“泰山杯”“渤海杯”等征文大賽,嘉祥一中麒麟文學社均取得優(yōu)秀名次,先后榮獲12個全國優(yōu)勝集體獎,我也隨之多次榮獲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1988年、1989年麒麟文學社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山東省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小組)。
——應邀參加全國的筆會、年會。1989年6月,何林同學應邀參加在河南周口舉辦的“全國青少年作家龍舟筆會”,他在筆會期間創(chuàng)作的抒情詩《1989,相會在周口》,被《中學生學習報》頭版編發(fā);1989年8月,全國中學生文聯(lián)第二屆年會在廣西梧州召開,我和何林作為師生代表應邀參會。會上,我作了《積極疏導,大膽放手—談指導文學社團的幾點做法和體會》的大會發(fā)言,大會《會刊》第三期頭版頭條摘要選發(fā)了我的發(fā)言,后來,陜西《當代中學生》(高中版)全文刊發(fā)。何林在這屆年會舉辦的60分鐘現(xiàn)場作文比賽和“鴛江春泛詩賽”中均獲得二等獎。老作家秦牧與會期間特意給麒麟文學社熱情題詞:“麒麟情”。這屆年會上,麒麟文學社被評為全國12個優(yōu)秀會員單位之一,并被推舉為全國中學生文聯(lián)理事社團,我也榮幸地當選為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指導教師委員會常務理事。
——1989年12月,麒麟文學社成立3周年之際,全國38家中學生報刊社發(fā)來賀信,嘉祥一中老校友、北京大學谷向陽教授特意寫來熱情洋溢的對聯(lián)賀詞。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賀信賀詞曾集中掛在了教學樓前的櫥窗里展示,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大批文學社員走上成才的道路,文學引領了他們的青春人生。當年參加過麒麟文學社的學生,大都圓滿完成了升學的任務,而且有的考上南京大學中文系、山東大學中文系、廈門大學新聞系等,至今至少有數(shù)十人從事著與文學相關的編輯、記者、導演、作家、文秘等職業(yè)。
中學生自辦文學社,豐富第二課堂,活躍校園生活,開展社會實踐,提高寫作素養(yǎng),無疑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體現(xiàn),這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是很潮流很時髦的校園現(xiàn)象。值得高興的是,在那個年代,在全國風起云涌的校園文學熱潮里,有一聲響亮的吶喊,來自我們的嘉祥一中。目前網(wǎng)絡里搜索當年的印痕,還有嘉祥一中麒麟文學社的花絮片段。
重新審視30多年創(chuàng)辦的麒麟文學社,實踐說明,中學生辦文學社具有其獨特的人文價值和示范意義。
當年與同學們一起創(chuàng)辦文學社,社員們有興趣、愛好逐漸成為文學特長,在提升學生文學修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信心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了解社會、認識社會、觸摸社會,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文學社成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和發(fā)展,雖然她的成長離不開當時的特定環(huán)境和背景,但她對語文教改的促進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正面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她不僅為一些文學愛好者奠定了良好的寫作基礎,在一定程度上較早地吻合了今天素質(zhì)教育的主旋律,更主要的是在育人的角度上幫助學生綻放了青春,尋找到塑造自我的方向。
回憶嘉祥一中那段關于麒麟文學社的歲月,是一段關于青春和夢想的美好記憶,也是難以忘卻的寶貴年華。
想起在麒麟文學社和學生們在一起的往事,在那段崢嶸歲月里結下的濃郁的友情,那真是一種幸福!是他們激勵我的學習,促進我的寫作,提高我的組織能力,成就了我的人生之路。我在貴州《少年人生》雜志發(fā)表的《中學文學社團現(xiàn)象探析》,是我對幾年指導文學社的剖析與總結;我的《淺議課堂教學的改革與重建》榮獲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階段性科研成果一等獎,更是來自我當年從教實踐和創(chuàng)辦文學社的啟迪與研究。當年與文學社員養(yǎng)成的勤奮執(zhí)著、練筆不輟的習慣,助我完成了《教育脫貧思考》《經(jīng)營教育之路》等論著的出版,特別是我的職業(yè)生涯受益至深。
人生猶如一篇文,不在短長,而在是否喜愛、有無亮點。
做好一件自己喜愛的事,回憶起來,心里涌動著一種幸福感??吹疆斈甑膶W生今天已成才,看到他們的新作見諸報刊,亮相熒屏,聽到他們時常來電話,叫一聲“張老師”,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打開山東省嘉祥縣第一中學的網(wǎng)站,一則“關于嘉祥一中麒麟文學社納新社員的通知”,撩起我興奮的神經(jīng)。30多年過去了,麒麟文學社依然活躍著!前天,嘉祥一中團委郭書記告訴我,麒麟文學社名字未變,一直繼承當年傳統(tǒng),不斷開展活動。我深感欣慰:這是嘉祥一中歷屆領導的慧眼、胸懷使然,是師生之幸事。作為一名老校友,遙祝學校人才輩出,更加輝煌!
有一種幸福叫回憶,歷久彌香。
有一種青春叫成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