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家萱,陳朝軼,李軍旗,王林珠,申園園
(1.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貴州貴陽,550025;2.貴州省冶金工程與過程節(jié)能重點實驗室,貴州貴陽,550025)
鈦具有比強度高、密度小、耐熱性及耐腐蝕性強的特點,應用廣泛[1-2]。工業(yè)上采用Kroll 法生產(chǎn)海綿鈦,需經(jīng)過氯化與鎂熱還原等過程[3],工藝復雜,生產(chǎn)周期長,導致金屬鈦的價格高昂。TiCl4制備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含鈦廢渣[4],由于顆粒粒度小,返回冶煉爐熔煉易于產(chǎn)生堵塞,其添加量不能超過15%,使得回收利用率較低,這些含鈦廢渣中鈦含量較高,具有回收價值,若直接堆棄,則會造成資源浪費,并環(huán)境污染[5-6]。因此,尋求綠色環(huán)保、高效回收利用新途徑顯得尤為重要。
陳林等[7]等采用酸法處理含鈦煙塵,將TiO2質量分數(shù)從38.3%提高到58.5%,起到一定的富集效果;趙海濤[8]對TiCl4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種廢渣提出了處理方案,但未能提供具體實驗結果,回收效果有待驗證。WANG等[9]采用電解脫氧工藝,以不同質量比例的TiO2和GeO2混合物為前驅體,在電壓為3.0 V、溫度為800°C 的電解條件下,制備Ti-Ge(TixGey)金屬間化合物。劉美鳳等[10]提出CaCl2熔鹽中TiO2電極直接電解還原過程中,首先被還原成鈦的低價氧化物,再還原生成金屬鈦,由高價到低價再到金屬逐漸進行。WENG 等[11]以NaCl-KCl-TiClx為電解質,以海綿鈦為原料進行熔鹽電解提純制取高純鈦粉。由于熔鹽電脫氧法(FFC法)具有流程短、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近年來研究廣泛,學者們選擇以純的金屬氧化物以及一些復合礦與高爐渣[12]為原料,利用熔鹽電脫氧法制備金屬鈦[13]、鈦合金及電解其他稀有難熔金屬與合金[14]等呈現(xiàn)出較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以某鈦廠氯化過程產(chǎn)生的含鈦廢渣為原料,采用FFC法對其進行電還原制備金屬鈦,重點考察電解時間和槽電壓對電解效果的影響,并利用SEM-EDS,XRD以及循環(huán)伏安法分析產(chǎn)物元素分布與雜質的電還原行為。
實驗采用的含鈦廢渣取自貴州某鈦廠,主要元素質量分數(shù)見表1。從表1可知:Ti 質量分數(shù)為49.74%,雜質主要為Al,Si,Ca和Fe等。其XRD譜如圖1所示,雜質與鈦以類質同晶形態(tài)存在。
表1 含鈦廢渣的元素質量分數(shù)Table 1 Element mass fraction of titanium containing slag %
圖1 含鈦廢渣的XRD譜Fig.1 XRD pattern of titanium slag
采用液體石蠟為黏結劑,將含鈦廢渣壓制成片,經(jīng)XD-1200N馬弗爐在1 050 ℃燒結后制成陰極,碳棒作為陽極,鐵鉻鋁絲為電極引線,以CaCl2熔鹽作為電解質,在氬氣保護下進行電脫氧。電解結束后,持續(xù)氬氣保護降至室溫,取出電解產(chǎn)物,用蒸餾水和體積分數(shù)為1%的稀鹽酸對其進行沖洗,干燥后待檢測。利用德國XEPOSX 熒光分析儀對含鈦廢渣進行元素分析,烘干后對陰極產(chǎn)物進行XRD 分析(島津XRD-7000,Cu Kα靶,掃描速率為10(°)/min,2θ為10°~85°),利用SEMEDS(JSM-6700F)分析其陰極表面形貌以及元素分布。利用High Score plus(荷蘭飛利浦)對含鈦廢渣樣品進行XRD圖譜分析。
在溫度為900 ℃,槽電壓為3.1 V,電解時間為0.5,1,6,9 和12 h 條件下,陰極產(chǎn)物的SEM形貌如圖2所示,對應的元素分布如表2所示。由圖2和表2可知:隨著電解時間延長,陰極產(chǎn)物中Ti質量分數(shù)明顯增加,O質量分數(shù)明顯降低;當電解時間為0.5 h和1 h時,顆粒粒度較??;當電解時間達到6 h時,陰極顆粒粒度明顯增大,呈海綿形態(tài);繼續(xù)延長電解時間,顆粒粒度增加不明顯,但產(chǎn)生燒結作用,出現(xiàn)聚集現(xiàn)象,孔隙率增大,金屬化率提高。
表2 不同電解時間的陰極產(chǎn)物元素質量分數(shù)Table 2 Element mass fraction of cathode products at different electrolysis time %
在上述電脫氧條件下陰極產(chǎn)物的XRD 譜如圖3所示。由圖3和表2可知:當電解時間為0.5 h時,產(chǎn)物主要為CaTiO3和Ti2O3,這與表2中Ca 質量分數(shù)較高的結果相吻合,說明經(jīng)CaCl2熔鹽浸泡及電解初期主要生成CaTiO3;隨著電解時間延長,CaTiO3被電解為Ti 的低價氧化物;電解1 h 后,CaTiO3的衍射峰消失,經(jīng)EDS 分析Ca 質量分數(shù)為0;當電解時間超過6 h時,出現(xiàn)金屬Ti的衍射峰,且衍射峰的強度隨時間延長而增加;當電解時間達到12 h時,產(chǎn)物主要為金屬Ti和微量TiO,其中金屬Ti質量分數(shù)為94.23%,O質量分數(shù)降至3.50%。
圖2 不同電解時間的陰極產(chǎn)物SEM形貌Fig.2 SEM morphologies of cathode products for different electrolysis time
圖3 不同電解時間的陰極產(chǎn)物XRD譜Fig.3 XRD patterns of cathode products for different electrolysis time
電解電流-時間曲線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電解1 h 以內(nèi),電流急劇下降,產(chǎn)物由CaTiO3向Ti2O3轉變;電解1.5 h 后,電流趨于平緩,產(chǎn)物以Ti 的低價氧化物為主;電解3.5 h 后,電流略為增加,經(jīng)分析認為,金屬Ti 開始析出,增加了導電性;當電解時間達到9 h 后,產(chǎn)物以金屬Ti 為主;電解后期,電流出現(xiàn)增大趨勢,這是由于碳棒陽極發(fā)生了粉化現(xiàn)象,碳粉浮在電解質表面,產(chǎn)生了部分電子導電作用。結合圖4與XRD分析結果,獲得電脫氧歷程為:CaTiO3→Ti2O3→TiO→Ti。
電解過程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方程為:
圖4 電流-時間曲線Fig.4 Curve of current with time
在溫度為900 ℃時陰極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在槽電壓低于1.5 V 時,未出現(xiàn)還原峰,說明陰極未發(fā)生電脫氧反應;當槽電壓高于1.5 V時,開始出現(xiàn)還原峰,但不明顯,這是導致電還原速率慢、電流低的原因。實際開始發(fā)生還原的槽電壓應該高于1.5 V。
圖5 陰極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圖Fig.5 Cyclic voltampere of cathode
在溫度為900 ℃,電解時間為15 h,槽電壓分別為1.2,1.6,2.0和2.8 V條件下的陰極產(chǎn)物SEM形貌如圖6所示,對應的元素分析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當槽電壓低于1.6 V 時,Ca 和O 質量分數(shù)高,還原程度低;隨槽電壓升高至2.0 V,顆粒粒徑開始增加,Ti 質量分數(shù)明顯增加,而Ca 質量分數(shù)明顯降低,但O 質量分數(shù)較高,電還原程度仍然不明顯;當槽電壓升高至2.8 V時,顆粒的粒徑明顯增大,呈典型海綿形態(tài),金屬Ti 質量分數(shù)達到97.79%,Ca 質量分數(shù)為0,O 質量分數(shù)降至0.71%,還原程度較為徹底,其他雜質元素含量也大幅降低。
在上述電脫氧條件下陰極產(chǎn)物的XRD 譜如圖7所示。從圖7可知:當槽電壓為1.2 V時,該電壓未達到CaTiO3的分解電壓,陰極產(chǎn)物主要為CaTiO3;當槽電壓升高至1.6 V 時,部分CaTiO3發(fā)生分解生成鈦的氧化物,Ca 質量分數(shù)降低;當槽電壓升高至2.0 V時,Ca質量分數(shù)明顯降低,僅為2.20%,CaTiO3的衍射峰消失,鈦的氧化物發(fā)生脫氧,降至更低價態(tài),產(chǎn)物主要為TiO;當槽電壓升至2.8 V時,只有金屬Ti的衍射峰。
不同槽電壓條件下陰極電流-時間曲線如圖8所示。從圖8可知:電流隨槽電壓升高而升高;電解時間在1~20 min 時,電流急劇下降;當槽電壓為1.2 V和1.6V時,由于電壓較低導致整體電流較小;當槽電壓為2.0 V 時,電解時間在20~50 min時,出現(xiàn)電流平臺,之后電流迅速降低,經(jīng)分析認為,這是CaTiO3發(fā)生分解所致;而當槽電壓低于1.6 V 時,CaTiO3較為穩(wěn)定,幾乎不發(fā)生分解,沒有出現(xiàn)電流平臺現(xiàn)象;當槽電壓升至2.8 V 時,脫氧速率較快,電流明顯增加,電流趨于穩(wěn)定后,出現(xiàn)3個電流平臺。經(jīng)分析認為:在第一和第二電流平臺,CaTiO3發(fā)生分解,并還原為Ti 低價氧化物;第三平臺電流略有增加,是析出金屬Ti、伴隨碳棒陽極粉化現(xiàn)象所致。
圖6 不同槽電壓的陰極產(chǎn)物微觀形貌Fig.6 SEM morphology of cathodes at different voltages electrolysis
表3 不同槽電壓的陰極產(chǎn)物元素質量分數(shù)Table 3 Element mass fraction of cathode products at different cell voltages %
圖7 不同槽電壓的陰極產(chǎn)物XRD譜Fig.7 XRD patterns of cathode products at different bath voltages
圖8 不同槽電壓陰極電流-時間曲線Fig.8 Current-time curve of cathode under different electrolytic voltage
含鈦廢渣中主要雜質為Fe,Si 和Al 等元素,雜質與金屬鈦的分離主要是由于析出電位差不同,電位差越大,精煉效果越好。在電解過程中,相比于TiO2,電極電位更低的雜質優(yōu)先在陰極析出。表4所示為雜質元素的物理化學特性。由表4可知:Fe,Al 和Si 的氯化物沸點均小于900 ℃?;瘜W方程式(6)~(8)計算所得標準吉布斯自由能ΔGΘ如圖9所示。在900 ℃生成FeCl3,AlCl3和SiCl4的ΔG均遠大于零,不能自發(fā)進行。
表4 金屬的物理化學特性Table 4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tals
CaO在CaCl2熔鹽電解質中具有一定溶解度[15],使得廢渣中Ca全部進入熔鹽,F(xiàn)e,Al和Si等雜質被還原為單質,大部分起到熱還原作用,最終進入熔鹽,小部分與電解產(chǎn)生的少量氯氣生成氯化物揮發(fā),反應方程見式(9)~(11)。AlCl3的沸點低,更易于揮發(fā),隨著電解時間及槽電壓的增加,產(chǎn)物中鋁的含量大幅下降。而產(chǎn)物中鐵含量變化不大,1.6 V 電解過程中出現(xiàn)FeTiO3,F(xiàn)e和Ti產(chǎn)生類質同晶現(xiàn)象,有形成TiFe合金的傾向[16-19],由于產(chǎn)物中其含量不高,未能發(fā)現(xiàn)對應的衍射峰。由于廢渣中Si 含量較低,電解過程主要在陰極孔隙中進行,產(chǎn)物中含量變化的規(guī)律性不強。
圖9 標準吉布斯自由能隨溫度變化曲線Fig.9 Standard Gibbs free energy with temperature curve
1)在溫度為900 ℃和槽電壓為3.1 V 條件下,隨著電解時間延長,Ti 質量分數(shù)增加;電解3.5 h開始析出金屬Ti,電解6 h后,陰極顆粒粒度明顯增大,呈海綿形態(tài);電解12 h 時,金屬Ti 質量分數(shù)達到94.23%,產(chǎn)物為金屬Ti 和微量TiO;電脫氧歷程為:CaTiO3→Ti2O3→TiO→Ti。
2)在900 ℃下電解15 h,槽電壓為2.0 V 時,CaTiO3發(fā)生分解,產(chǎn)物主要為TiO;當槽電壓升高至2.8 V 時,Ti 質量分數(shù)達到97.79%,O 質量分數(shù)降至0.71%。
3)電極電位更低的雜質優(yōu)先被還原為單質,大部分起熱還原作用,在陰極孔隙中進行擴散與遷移過程較復雜,使得產(chǎn)物中殘留微量的Fe,Al和Si等雜質,而Ca全部進入熔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