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苗苗
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主要的兩種形式,兩者相輔相成。相比朗讀而言,默讀是一種無聲的、內斂的閱讀方式,具有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等特點,而且,默讀還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有助于思維空間的拓展,也有助于讀者靜下心來咀嚼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意味?!墩Z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默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第一學段,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對文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第三學段,默讀應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鐘不少于300字;第四學段,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由此可以看出,默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默讀習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那我們該如何做呢?
第一,做好默讀前的準備。開始默讀前,先將自己置身在一個相對整潔安靜的環(huán)境中,把與默讀無關的書籍雜志收拾干凈,這樣,才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二,選擇適合默讀的作品,明確默讀任務。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適合默讀,如《黃河頌》《沁園春·雪》等,朗讀是最適合的方式。而具有一定說明順序的說明文、結構清晰的議論文、篇幅較長且情節(jié)完整的小說等作品,則以默讀為主,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定篇目后,要明確默讀任務,有助于增強我們的注意力。注意力是默讀的核心因素,默讀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注意力越集中,默讀的效率越高。
第三,學會圈點批注。圈點批注法是默讀時最常用的方法。即在閱讀中,用筆在作品的關鍵處、疑難處、精彩處等進行勾畫,再進行相關的文字批注。
很多同學在默讀時容易一目十行,敷衍了事,因此在默讀時要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敝挥醒?、腦、手結合,才能提高默讀效率。葉圣陶先生說:“一篇作品只讀一遍未必能理解透徹。要理解透徹,必須揣摩?!毙枰⒌膬热?,包括文章的重點、難點、疑點、精彩處等地方。
第四,結合自身的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默讀訓練。大家剛開始練習默讀,速度比較慢,為了不影響我們捕捉信息的準確性,應該給予充足的時間,保證默讀的扎實進行。只有保證了默讀的時間,大家才能心平氣和地默讀,才能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有效的批注。我曾聽過某教師執(zhí)教《變色龍》這節(jié)課,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同學們默讀課文,要求學生圈畫出文中主人公“變”了幾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學生默讀的時間不到2分鐘,剛把文章瀏覽完,還來不及思考,老師就迫不及待地打斷學生,導致師生開始交流時,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回答老師的問題。
此外,若想提高自己的默讀能力,可以進行限時訓練。以競賽形式提升默讀速度,可以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梳理文章脈絡,也可以默背精彩句子或段落等,通過這些方式提高自己對默讀的興趣,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默讀習慣。
學會默讀,在默讀中思考、沉淀,掌握默讀方法,會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