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佳,夏衛(wèi)軍,張 羽
(南通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婦科,江蘇226361)
卵巢癌是致死率極高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婦女生命健康[1]。多數(shù)卵巢癌患者確診時病情已屬于中晚期[2],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3],預后差。很多學者認為檢測CA125 水平可有效預測患者的預后[4],但有研究表明CA125 在良性組織中也有所表達,對卵巢癌診斷的特異性較低[5],因此,對于卵巢癌新的生物學標志物以及藥物治療靶點的探索仍然是臨床研究的重點。
CD200 分子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在生理情況下主要分布在CD3+T 細胞、多數(shù)B 細胞、樹突狀細胞以及CD56+NK 細胞[6],而在病理情況下CD200 表達較紊亂,主要通過免疫調節(jié)作用發(fā)揮免疫抑制效應[7]。在炎癥反應中CD200 的表達隨著免疫功能的激活而增強[8],且在抑制腫瘤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D200 在胰腺癌、膀胱癌、結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腦瘤等惡性腫瘤中表達增高[9-10]。本研究收集我院2012—2017年卵巢癌手術切除標本40 例,檢測卵巢癌組織中CD200 表達水平,并探討CD200 與患者臨床病理參數(shù)及預后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卵巢癌患者40 例,年齡31~76 歲,平均54.28 歲;內膜樣癌10 例,漿液性癌16 例,粘液性癌14 例;FIGO 分期:Ⅰ~Ⅱ期14 例,Ⅲ~Ⅳ期26 期;分化程度:Ⅰ級4 例,Ⅱ級15 例,Ⅲ級21 例;腫瘤直徑<4 cm 12 例,≥4 cm 28 例;無腹水16 例,有腹水24 例?;颊呔新殉舶┠[瘤細胞減滅術,術前未進行化療、生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手術獲取的新鮮組織標本立即置于液氮中冷凍,然后保存于-80 ℃標本庫待用。卵巢癌組織蠟塊經病理證實所含腫瘤組織超過50%,腫瘤組織中無出血、壞死。隨機選取25 例同期手術切除的卵巢良性腫瘤標本為對照。
1.2 CD200 蛋白表達的檢測 采用免疫組化法(IHC)檢測CD200 蛋白在組織中的表達,根據著色深淺進行評分,細胞不著色為陰性,記0 分;細胞膜呈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淡黃色記1 分,棕黃色記2分,棕褐色記3 分。按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記分,<5%為0 分,5%~25%為1 分,26%~50%為2 分,≥51%為3分。將以上兩項分數(shù)相加即為著色程度的積分:0~1分為陰性(-),2 分為弱陽性(+),3 分為中陽性(++),而≥4 分則為強陽性(+++)。由2 位高年資病理科醫(yī)生獨立評估CD200 的表達情況。對卵巢癌患者每3個月隨訪1 次,隨訪3年,以出現(xiàn)因卵巢癌死亡作為觀察終點。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免疫組化檢測CD200 蛋白表達情況 40 例卵巢癌組織中26 例CD200 表達陽性,陽性表達率為65.00%,著色呈深褐色,25 例卵巢良性腫瘤組織中2例CD200 表達陽性,陽性表達率為8.00%,卵巢癌組織CD200 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卵巢良性腫瘤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385,P<0.001)。見圖1。
圖1 CD200 在卵巢癌組織及卵巢良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
2.2 CD200 蛋白表達與卵巢癌患者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 CD200 表達與FIGO 分期、腫瘤分化程度有關(P<0.05),而與年齡、腫瘤大小、腹水、病理類型無關(P>0.05)。見表1。
表1 CD200 表達與卵巢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 n(%)
2.3 CD200 表達與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關系 隨訪3年,26 例CD200 高表達的卵巢癌患者存活9例,3年生存率為34.61%;14 例CD200 低表達患者存活10 例,3年生存率為71.43%;CD200 高表達的卵巢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低表達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45,P<0.05)。
卵巢上皮性癌好發(fā)于45 歲以上女性,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步上升,占原發(fā)性卵巢腫瘤的50%~70%[11]。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患者預后與腫瘤分期、病理類型、組織分化程度及治療手段等密切相關。晚期卵巢癌患者大多預后較差,即使早期卵巢癌也可能出現(xiàn)復發(fā)及轉移,主要與組織病理類型、手術的徹底性及術后輔助治療的選擇有一定的相關性。
CD200 屬于白細胞分化抗原,為Ⅰ型膜糖蛋白[12],CD200R 是已知的唯一配體,兩者相互作用,在免疫功能抑制和調節(jié)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KAWASAKI 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CD200 在腸癌干細胞中表達,是潛在的免疫抑制因子,推斷腸癌干細胞可能通過CD200 蛋白的表達來逃避免疫監(jiān)視,認為CD200 在腸癌干細胞與腫瘤免疫系統(tǒng)之間起到獨有的橋梁作用。SUN 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CD200R 在肝癌細胞中高表達,而且與患者預后密切相關。侯睿達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CD200 和CD200R 在腎、膀胱腫瘤中也有一定表達,但未分析CD200、CD200R 與臨床病理各參數(shù)及預后的關聯(lián)性。此外,有研究表明CD200 在血液系統(tǒng)腫瘤干細胞上也有所表達,且表達水平與預后存在一定的相關性[15]。DOUDS 等[16]也發(fā)現(xiàn)在多發(fā)性骨髓瘤中CD200 過表達,并與疾病預后相關。
本研究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CD200 在40例卵巢癌及25 例卵巢良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結果顯示卵巢癌組織陽性表達率為65.00%,高于卵巢良性腫瘤組織的陽性表達率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卵巢癌組織中CD200 表達與FIGO 分期、腫瘤分化程度有關(P<0.05),而與其他臨床病理參數(shù)無關;CD200 高表達的卵巢癌患者3年生存率34.61%,明顯低于低表達患者的71.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CD200 可能是影響卵巢癌患者預后的潛在生物標志,檢測CD200 表達可能在卵巢癌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阻斷CD200 也許是抗腫瘤治療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