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游,陶紅平(通訊作者)
(1 武漢濟和醫(yī)院神經內科 湖北 武漢 430100)
(2 武漢市第五醫(yī)院急診科 湖北 武漢 430050)
慢性腦供血不足(CCCI)是一種臨床常見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動脈循環(huán)障礙引起的頭暈、頭痛、煩躁易怒等癥狀,缺乏局灶性神經表現,頭顱CT 等檢查均無器質性病變[1]。CCCI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會導致腦組織出現慢性缺血,影響患者認知功能[2]。長春西汀主要提取于夾竹桃植物,可以選擇性的抑制腦血管平滑肌鈣依賴性磷酸二酯酶,改善腦血流量,擴張腦血管,對血壓及心臟影響較小。基于此,本文選定本院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住院治療的102 例CCCI 患者,分兩組給予不同治療方案,報道如下。
選定本院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住院治療的102例CCCI 患者,已得到倫理委員會審批,以“單盲隨機抽樣法”分組,實驗組(51 例):女性19 例、男性32 例;年齡在42 ~79 歲,平均(60.62±5.44)歲;病程在1~8 年,平均(4.52±2.34)年;疾病嚴重程度:18 例輕度、22 例中度、11 例重度;體重在49 ~97 kg,平均(73.62±8.64) kg。參照組(51 例):女性21 例、男性30 例;年齡在44 ~78 歲,平均(60.52±5.37)歲;病程在2 ~7 年,平均(4.55±2.29)年;疾病嚴重程度:17 例輕度、21 例中度、13 例重度;體重在51~95 kg,平均(73.57±8.52) 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慢性腦缺血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3]中關于“CCCI”診斷標準。②年齡≥18 周歲。③均存在不同程度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嘔吐、耳鳴、頭暈、惡心等癥狀。④意識清醒、對答切題。⑤均知情,已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腔隙性腦梗死等疾病者。②處于哺乳及妊娠期女性。③多器官臟器損害者。④中途從此項研究退出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⑥合并嚴重軀體合并癥者。⑦未開展前接受過對癥治療者。⑧合并帕金森、人格分裂癥者。⑨對本次藥物過敏不適者。
參照組:給予銀杏達莫注射液20 mL 溶于5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 次,連續(xù)用藥14 d。
實驗組:給予長春西汀20 m g,溶于500 m 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 次,連續(xù)用藥14 d。
兩組均在用藥14d 后評價治療效果,觀察指標包括:(1)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頭暈、頭痛等癥狀消失為顯效。頭暈、頭痛等癥狀減輕為有效。頭暈、頭痛等癥狀無變化、無好轉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4]。(2)動脈血流速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RVA(右椎動脈)、LVA(左椎動脈)、BA(基底動脈),均測量3 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tǒng)計潮紅、皮膚瘙癢、眩暈、惡心、嘔吐發(fā)生率。
以SPSS26.0 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動脈血流速度)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96.08%)高于參照組(74.5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對比結果[n(%)]
治療前比較兩組RVA、LVA、BA 血流速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動脈血流速度對比結果(±s,mL/min)
表2 動脈血流速度對比結果(±s,mL/min)
組別 n RVA LVA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51 25.49±3.51 31.62±5.16 26.55±2.59 32.62±4.84參照組 51 25.41±3.66 26.62±4.62 26.52±2.62 27.92±4.62 t 0.113 5.155 0.058 5.016 P 0.911 0.000 0.954 0.000組別 n BA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51 23.34±1.29 36.62±5.82參照組 51 23.16±1.33 25.62±2.64 t 0.694 12.292 P 0.489 0.000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84%)與參照組(9.8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結果[n(%)]
小動脈彌漫性硬化是CCCI 的主要病理變化,由于斑塊生成、血管狹窄等造成微動脈玻璃樣病變、腦動脈粥樣硬化[5]。長期性CCCI 會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增加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缺血性腦卒中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CCCI也是血管性癡呆、腦白質疏松、Binswanger 病的危險因素[6-7]。CCCI 患者腦組織血液供應較差,會引起腦細胞缺血、缺氧,通過細胞凋亡、氧化應激、損傷血管內皮功能、免疫炎性反應等導致神經元凋亡、壞死、腦細胞氧自由基增加、神經功能受損等。腦部生理功能復雜,代謝旺盛,耗氧量較大。有研究表明:CCCI 疾病早期發(fā)展是可逆的,可以通過提高氧濃度、提高腦組織含量等發(fā)揮保護受損神經功能、改善腦部血液灌注等作用。腦血流中斷30 s 之后,腦細胞就會出現可逆性的損傷,血流中斷3 ~5 min,就會出現嚴重的不可逆損傷,中斷30 min 之后,腦部組織會壞死,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銀杏達莫可以提高腦組織缺氧以及缺血的耐受性,促進受損神經功能恢復。但用藥之后患者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醫(yī)生應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酌情用藥。長春西汀的藥理作用與長春胺類藥物相似,可選擇性的擴張腦血管,解除腦血管痙攣,誘導紅細胞變形,改善腦組織攝取葡萄糖的功能。長春西汀屬于吲哚類生物堿藥物,具有較強的脂溶性,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神經遞質轉化、釋放,就快腦動脈血流速度,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發(fā)揮促進受損神經功能修復的作用,緩解頭暈、頭痛等癥狀。本文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96.08%)高于參照組(74.51%),實驗組治療后RVA、LVA、BA 血流速度均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84%)與參照組(9.80%)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長春西汀在CCCI 治療中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腦部血液供應,且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即便是用藥期間出現面紅、皮膚瘙癢、眩暈、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停藥后即可恢復,患者耐受性較強。
綜上所述,CCCI 患者采納長春西汀治療,可有效緩解頭痛、頭暈等癥狀,加快腦動脈血流速度,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