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是非常關鍵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學習與生活上的楷模。在幼兒園表現(xiàn)較為良好學生,父母對其的家庭教育也非常良好,可以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引導和糾正。但是很多家長對幼兒家庭教育并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程度,導致幼兒有不良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家長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對自己的家教育理念進行轉變,幼兒園也需要幫助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從而為幼兒良性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園;行為習慣
引言
家庭是幼兒除了學校以外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每一名幼兒的家長都需要明確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并且對自身行為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和約束,從而對孩子進行正確性的引導。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需要形成合力,加強對幼兒的管理,避免家庭教育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造成負面影響。
1家庭教育對幼兒園中行為習慣的影響
1.1幼兒難以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
幼兒在家庭生活中表現(xiàn)較為隨性,沒有時間上的規(guī)定,也沒有內(nèi)容方面的諸多限制。但是幼兒在幼兒園生活學習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相應規(guī)定,與他人友好相處。通過日常觀察可以了解到,一些幼兒在初入幼兒園的階段,經(jīng)常會通過扔東西、哭等行為表達自己的情緒,也希望通過這些 不良行為表現(xiàn)引起教師的注意。此階段教師如果沒有對幼兒進行妥協(xié),而且對其進行說教,那么幼兒會出現(xiàn)更為過激的行為反應。例如:一些幼兒并沒有午睡的習慣,當幼兒園其他學生午睡的過程中,沒有午睡習慣學生不肯聽從教師的要求上床睡覺,而是持續(xù)性的哭鬧。
1.2幼兒家長引導性較差
很多幼兒家長日常工作是非常忙碌的,他們只有在周末的時候才有時間陪孩子,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對于孩子過于寵愛。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很有幼兒在幼兒園生活時便可以自己完成吃飯,但是回到家后,如果父母沒有用勺子喂,孩子便不愿意吃飯。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家長以往對孩子自主動手能力培養(yǎng)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更多的是遷就和放縱孩子。如果幼兒家長重視其行為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也應用一定的標準對其行為進行規(guī)范和約束,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幼兒園的很多教育內(nèi)容通過家庭教育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否則幼兒長期影響下容易養(yǎng)成“雙重性格”。
2改善家庭對幼兒行為習慣教育的對策
2.1家長方面
學前教育工作屬于一項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只有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對于幼兒而言,學校與家庭是他們現(xiàn)階段成長存在的兩個重要場所,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需要相輔相成。只有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工作開展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才能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奠定良好基礎。如果沒有注重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甚至兩者之間存在嚴重的矛盾關系,不僅會導致幼兒教育工作開展成效受到影響,對于幼兒的良性發(fā)展也會造成嚴重影響。幼兒家長需要對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長需要更多的與幼兒園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幼兒園現(xiàn)階段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有深入的了解,使得幼兒園的眾多教育內(nèi)容可以在家庭環(huán)境中進行延伸和鞏固。一些幼兒家長起先對幼兒教育較為關注,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就開始逐漸疲憊和厭倦,家長需要明確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健康成長的影響。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雙向互通機制建設,家長對幼兒在幼兒園中的日常表現(xiàn)有深入了解,同時還可以將幼兒在家庭中的行為表現(xiàn)向教師進行反饋,與教師溝通找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依據(jù)教師的建議和意見對家庭教育活動開展進行改善。教師了解到學生家庭環(huán)境中的表現(xiàn)后,也可以對后續(xù)行為教育活動開展進行調(diào)整。
家長需要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現(xiàn)階段抖音上有著這樣一個視頻廣泛流傳,一名幼兒看到媽媽叫的代駕為了接單將吃了一半的泡面直接扔進了垃圾桶,隨后愧疚的哭了,并且詢問媽媽我們要不要再給代駕師傅買一碗泡面。幼兒的這種行為表現(xiàn)主要是在家庭以及幼兒園中對于幼兒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理念教育成效良好,父母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對幼兒行為造成影響。家長要引導幼兒日常生活中要養(yǎng)成愛護、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父母之間不能存在較多的爭吵,即使無法避免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持續(xù)爭吵,否則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2.2幼兒園方面
幼兒園需要幫助幼兒家長明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兒教師的幫助下不斷提升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使其可以更好的開展幼兒家庭教育。幼兒園教師需要及時將幼兒在幼兒園的不良行為習慣告知幼兒家長,同時還需要告訴家長這種不良行為習慣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調(diào)整,最終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為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園教育成效、家庭教育成效,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家長需要進行良好合作關系的建設,共享教育方面的經(jīng)驗和心得。幼兒園可以開展一些專家講座以及幼兒園親子娛樂活動,幫助幼兒家長懂得家庭環(huán)境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使其可以掌握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各項親子活動得開展可以縮減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可以使得父母可以在幼兒心里成為良好的學習榜樣。
結語
幼兒良好成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性、持續(xù)性的過程,此過程中家庭與幼兒園都需要付出努力。家長需要明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以及教育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要對幼兒進行良好的規(guī)范和約束,并且通過自己的正確行為對幼兒進行引導。家長與幼兒園教師需要更多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深入了解幼兒在幼兒園與家庭環(huán)境中的行為偏差,避免幼兒養(yǎng)成“兩面性格”。幼兒園教師需要對家長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斷提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力度,為幼兒未來健康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邵紅. 如何在家園共育中提升家教指導水平[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12)
[2] 張淑芳.? 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 2010(03)
[3]田雪霞,谷英. 淺談教師言行對幼兒的影響[J].? 改革與開放. 2009(10)
[4]李春花. 如何引導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J].? 山東教育. 2009(27)
作者簡介: 王月1990.11.20 性別:女 民族:滿族 籍貫:遼寧省 最高學歷:大專 職稱: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家庭教育對幼兒園中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影響研究
單位:開原市里仁幼兒園郵編: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