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煒
國家二級美術師。1988年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后就職于四川省內江市文化館?,F(xiàn)為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內江市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西藏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蜀都書畫院理事。作品絲網(wǎng)版畫《國家與政治》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同時發(fā)表于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畫藝術》第二十九期,而后作品被四川美術學院收藏。曾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美術作品展并獲獎,多件作品先后刊登于《四川美術》《西藏人文地理》等主流期刊,另有作品被政府機構收藏。
1997年以后我曾無數(shù)次進出西藏,少則幾月多則數(shù)年,先后有十余年在藏時間。起初并不只是為了畫畫,但在此期間高原那偉大狀景,大自然的次序感、史詩感、永恒感,總是令我心潮澎湃,仿佛有一個聲音一直在召喚著我。我在工作之余,又或是說我將工作與體驗相結合,耗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盡量地走,盡可能地看,無邊際地想象著,行走于西藏各地。像是在尋找著什么,或許是大自然的說明書,或許是人生的某些東西。
西藏真是一個神圣而潔凈的地方,當我每次來到這里時都如同步入了天堂。陽光將我的身體洗凈,同時也驅散我心中的煩憂與雜念,使我變得氣定神閑,一身松爽。
我常驅車到某一處靜坐,貪婪的凝視著天宇和大地、越看越遠;靜靜地聽,越聽越深、似夢似醒。
在蒼天與大地之間,高原的風將雪山打磨成它需要的樣子,崖邊的樹木也留下風掠過的形狀,鷹展翅飄浮在天空一動不動,像是瞄準了什么。在無垠的草原上,撒滿了斑斑點點的牛羊,如云朵般緩緩移動,我也似是隨之飄浮起來。眼前的一切真實又虛幻,祥和又平靜。
峰回路轉,移步換景,一景一畫面,處處有詩情,時時飛歡歌。然而當我們要想盡情地表現(xiàn)這一切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所有的表現(xiàn)都顯得那樣無力和微不足道。無論運用什么色彩,在此也會黯然失色,因為自然不能模仿;無論用怎樣的構圖,都難以體現(xiàn)出它的博大和雄偉,因為這跟胸懷有關;即使用最高亢的歌喉也啞然無聲,因為天籟之音已勝于一切凡響;面對大自然我們那點藝術思維和情緒顯得如此貧瘠、蒼白。在光明之下沒有虛無,沒有空白。這里存不下煩擾與矯情,狂野與豪邁同在,人們心中只存蒼天和佛陀。
大自然是恩慈的、是充滿智慧的,以最節(jié)能的方式維持著生靈的次序,滋養(yǎng)著所有的生命。同時大自然又是暴虐的,我感受過它那不動聲色而碾壓一切生命的力量。在這偉大的青藏高原之上,在蒼穹與大地之間是沒有說明書的,孔子曾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頑強的生命必須與天意相緣,我們只能頂禮膜拜,只能用心去傾聽大地的脈動,在行走自然之中吸取一定的養(yǎng)分,如讀萬卷之書。
我在高原上的尋覓,不只是對自然風光的迷戀,更重要的是我通過對大自然的理解,提升了我對世界的認知能力。 “天生萬物以養(yǎng)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我是想通過我對自然的尋找,悟出那種“崇高”和“永恒”之類的精神,并將這些感受盡可能地體現(xiàn)到我的高原山水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