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焖?趙 華
(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天津 300457)
山藥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渡褶r本草經》云:“薯蕷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本草綱目》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癱涎、潤毛皮”[2]。山藥具有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的功效[3-4];臨床研究顯示,山藥還具有促進細胞增殖,抑制微生物活性,降低血糖,預防心肌梗塞等多種重要藥理作用[5-9]。鐵棍山藥的主要組成成分為水分、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淀粉含量豐富,易糊化,有利于進行微生物發(fā)酵。
本文利用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對山藥糖化條件進行優(yōu)化,確定最佳預處理條件,為山藥發(fā)酵酒的研究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鐵棍山藥:河南焦作;高效液化酶,諾維信公司;高效糖化酶,諾維信公司。
EX125DZH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常州)有限公司。
1.2.1 工藝流程
鐵棍山藥→去皮、清洗→蒸煮→按1∶1.5料液比打漿→酶解液化→糖化→發(fā)酵→離心→山藥汁
1.2.2 淀粉水解程度測定
稱取15 g搗碎的山藥樣品于250 mL容量瓶中,采用直接滴定法檢測山藥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10],計算公式見式(1)。
水解程度(%)=C1/C0/×100
(1)
式中:C1為糖化后待測樣品中還原糖質量濃度,g/L;C0為酸水解后樣品中還原糖質量濃度,g/L。
1.2.3 山藥液化單因素實驗
將新鮮的山藥清洗干凈后,去除山藥皮,在105 ℃的高壓鍋內蒸煮15 min,按照料液比為1∶1.5進行打漿,制備山藥漿。以淀粉水解程度為主要參考標準,分別以液化酶的添加量(1、2、3、4、5 U/g),液化溫度(80、85、90、95、100 ℃)和液化時間(15、30、45、60、75 min),再加入150 U/g的糖化酶,在60 ℃下糖化2 h后進行單因素實驗,確定最佳的液化條件。
1.2.4 山藥糖化單因素實驗
將新鮮的山藥清洗干凈后,去皮,使用高壓鍋在105℃下蒸煮15 min,再按照1:1.5的料液比進行打漿,制備山藥漿。在山藥漿中加入2 U/g的液化酶,在95 ℃下液化60 min,分別以糖化酶的添加量(100、150、200、250、300 U/g),糖化溫度(50、55、60、65、70 ℃)和糖化時間(1、1.5、2、2.5、3 h)進行單因素實驗,以淀粉水解程度為主要指標,確定最佳的糖化條件。
1.2.5 正交實驗
以單因素實驗的結果為基礎,以糖化后的淀粉水解程度為主要標準,利用正交實驗對山藥漿的最佳液化與糖化條件進行優(yōu)化,液化和糖化條件的正交實驗設計表見第17頁表1和表2,以確定最佳的山藥預處理條件。
表1 液化條件正交實驗水平表
表2 糖化條件正交實驗水平表
2.1.1 糖化酶添加量對淀粉水解程度的影響
將處理過的山藥漿,按照2 U/g的液化酶添加量加入山藥漿中,在95 ℃下分別保溫60 min,待溫度降低到60 ℃左右,加入100、150、200、250、300 U/g的糖化酶,60 ℃保溫2 h,檢測樣品中的還原糖含量,確定最佳液化時間。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糖化酶添加量對水解程度的影響
由圖1可知,糖化酶的添加量明顯提高了山藥淀粉的水解效率,隨著糖化酶添加量的增加,淀粉水解程度也在逐漸提高,當糖化酶添加量達到200 U/g時,再繼續(xù)增加糖化酶的添加量,水解程度幾乎沒有變化??赏茢啵斕腔傅牧窟_到200 U/g時,糖化酶已和多糖、糊精等充分反應,糖化的效率已接近最大值。因此,選擇最佳糖化酶添加量為200 U/g。
2.1.2 糖化溫度對淀粉水解程度的影響
將處理過后的山藥漿,按照2 U/g的液化酶添加量加入山藥漿中,在95 ℃下分別保溫60 min,待溫度降低到50 ℃左右,加入200 U/g的糖化酶,分別在50、55、60、65、70 ℃下保溫2 h,檢測樣品中的還原糖含量,確定最佳液化時間。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糖化溫度對水解程度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糖化溫度的升高,淀粉水解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當糖化溫度達到60 ℃時,淀粉的水解程度達到最大值,再提高溫度,淀粉的水解程度降低??赡茉蛟谟冢瑴囟冗^高,糖化酶的活性降低,使酶部分失活。因此,選擇最佳糖化溫度為60 ℃。
2.1.3 糖化時間對淀粉水解程度的影響
將處理后的山藥漿,按照2 U/g的液化酶添加量加入山藥漿中,在95 ℃下分別保溫60 min,待溫度降低到50 ℃左右,加入200 U/g的糖化酶,在60 ℃下保溫糖化1、1.5、2、2.5、3 h,檢測樣品中的還原糖含量,確定最佳液化時間。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糖化時間對水解程度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一定糖化時間范圍內,糖化時間與淀粉的水解程度幾乎可成正相關關系,隨著糖化時間的延長,水解程度在不斷提高。當糖化時間為2 h時,水解程度達到91.25(±0.89)%。隨著時間的延長,當糖化時間為3 h時,淀粉水解程度達到92.31(±1.35)%,增長了1.16%,增幅較小。在實際生產中,可能存在糖化與發(fā)酵同時的情況,再考慮生產周期等因素。因此,選擇最佳糖化時間為2 h。
以淀粉的水解程度為主要考察指標,以單因素實驗結果為基礎,設計L9(34)正交實驗對山藥的糖化工藝進行優(yōu)化,確定最佳的糖化條件。正交實驗分析結果如第18頁表3所示。
由表3和表4可知,以淀粉的水解程度作為主要考察指標,在這3個影響因素中,對淀粉糖化的影響主次糖化時間>糖化溫度>糖化酶的添加量,即糖化時間對淀粉糖化的影響程度最大。且通過方差分析,糖化時間對淀粉水解程度具有顯著影響(0.01
0.05),通過分析比較,最佳糖化條件組合為A2B2C3,即,糖化酶的添加量為200 U/g,糖化溫度為60 ℃,糖化時間為3 h,此時山藥中淀粉的水解程度達到最大,糖化效果最好,并在此實驗條件下進行3次驗證實驗,淀粉水解程度為96.26(±2.89)%。
表3 正交實驗結果分析
表4 方差分析結果
本實驗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對山藥中淀粉的糖化工藝進行優(yōu)化,最終確定最佳預處理條件為糖化酶的添加量為200 U/g,糖化溫度為60 ℃,糖化時間為3 h。再進行驗證實驗,在此最佳預處理條件下,山藥的淀粉水解程度可達到96.26(±2.89)%,為進一步利用山藥酒調配復合飲料的開發(fā)與研究提供參考與理論依據。